第103章 數據評估(十更)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A+A-


    活體傳送實驗的成功,為陳瑜的跨維度研究計劃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實證數據。
    曼恩小隊的順利往返,標誌著維度傳送儀從理論驗證階段,正式邁入了初步的實用性測試階段。
    然而,陳瑜並未被成功的表象所迷惑。
    他的邏輯核心依然保持冷靜,清晰地認識到,這不過是漫長研究道路上的一個節點。
    前方依然有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技術細節尚待優化。
    返回戰錘世界,親自調查那座發現傳送儀的古代遺跡,並正式處理晉升賢者及相關事務,是陳瑜既定計劃中的重要環節。
    但他深知,此事絕不能操之過急。
    一次成功的實驗,還遠不足以支撐他進行如此重要、且可能長期離開的跨維度行動。
    他需要更充分的技術儲備,以及更周全的安排。
    眼下的首要任務,是徹底消化此次活體傳送所積累的海量數據。
    陳瑜將大部分計算資源投入到對數據流的深度解析之中。
    他一遍遍審視傳送過程中能量注入的每一條曲線、空間諧振的每一次起伏,以及曼恩小隊成員各項生理指標的細微變動。
    主控台上,複雜的三維波形圖與瀑布般的數據列表持續滾動,映照在他猩紅色的光學鏡頭中。
    工坊裏回蕩著他低沉的合成音,像是與懸浮一旁的伺服顱骨交談,又像是思維過程的無意識外化。
    “老夥計,你看這裏。”
    機械手指點向能量曲線上一個突兀的陡峰。
    “第三階段注入時出現了小幅異常溢出,這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費,毫無意義。”
    他略作停頓,仿佛在等待回應,隨後又自行接續。
    “導流結構必須重新設計,現有的方案太過粗糙,承載不了跨維度級別的能量洪流。”
    視線轉向另一組空間諧振穩定性的數據。
    “諧振頻率在維持期間存在周期性衰減,波動幅度超出了模型預測。”
    他繼續自言自語,鏡片微微閃爍。
    “是我們的錨定算法精度不足,還是本地空間本身存在某種尚未探明的‘湍流’?”
    “這個問題不解決,通道的長期穩定就無從談起。”
    最後,他調出曼恩小隊成員的生理報告。
    “神經電信號在重組階段出現大規模紊亂,雖可逆轉,但恢複耗時過長。”
    “這說明現有的生命維持場效果有限。”
    他像是向伺服顱骨陳述結論。
    “看來單純的能量護盾還不夠。”
    “我們得開發一種能同步穩定生物神經網絡的技術,或許……可以從靈能抑製器的原理中逆向推演。”
    他必須從龐雜的信息中梳理出脈絡,識別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與能量損耗點。
    將此次寶貴的實踐經驗,轉化為下一次技術迭代的堅實基礎。
    經過深入分析,陳瑜發現,盡管傳送在宏觀上取得成功,但能量利用效率遠未達到理論最優值。
    大量能量在維持通道穩定和對抗未知空間阻力的過程中被消耗。
    “能量損耗主要集中在相位轉換的臨界點。”
    合成音再次響起,仿佛在與靜默的顱骨對話。
    “超過四成的能量被用於抵消某種我們尚無法量化的維度斥力,效率實在太低。”
    此外,傳送過程對有機生命體及精密設備造成的生理與神經負荷,雖未造成永久損傷,強度卻足以導致短時間內戰鬥力的顯著下降。
    “看這些神經信號過載的峰值。”
    他調出曼恩的生理圖譜。
    “如果傳送後立刻接敵,他們的反應速度會下降三成以上。”
    “這對未來可能需要立即投入戰鬥的兵力投送而言,是不可忽視的缺陷。”
    與此同時,一個此前因信息不足而擱置的推測,再次浮現在他的計算序列中。
    那座發現傳送儀的古代遺跡本身,其結構與材質或許並非普通建築殘骸,而是對跨維度傳送起到了某種輔助或穩定作用。
    “老夥計,我們當初可能忽略了一個關鍵。”
    他對著伺服顱骨,像是重新審視最初的探索記錄。
    “遺跡內部那些不對稱的拱壁和導能金屬脈絡……它們或許不隻為支撐結構,而是一個巨大的諧振腔,或者說能量引導矩陣。”
    也許遺跡的某些構造能夠匯聚或引導特定能量場,從而降低單獨啟動傳送儀所需的能量閾值和穩定性要求。
    但這目前仍隻是基於有限觀察的邏輯推論。
    “沒有實地掃描和能量場測繪,一切就隻是假設。”
    真相究竟如何,必須在他重返戰錘世界後,對遺跡進行周密勘察才能確認。
    因此,在啟動返回行程之前,陳瑜認為必須對維度傳送儀進行至少一輪深度優化。
    他計劃從幾個方向著手。
    一是重新設計能量導流結構,嚐試采用更高效的導能材料,以減少傳輸過程中的逸散。
    “我們需要一種對維度能量親和性更高的介質,或許可以摻入那個世界特有的非晶態金屬陶瓷。”
    二是微調諧振頻率算法,尋找與本地空間結構更匹配的諧振點,以提升通道的固有穩定性。
    “算法需引入動態適應變量,不能再用固定頻率參數。”
    三是為傳送艙加裝針對生命體的輔助穩定場發生器,旨在減輕傳送對神經與肉體造成的撕裂與紊亂。
    “穩定場必須與生物神經電節奏同步,而非粗暴隔絕一切外力。”
    “這需要更精細的生物信號模型。”
    這些改進都需要時間進行模擬計算、材料製備與實體測試。
    另一方麵,確保賽博朋克世界這邊在他離開期間不出亂子,也是至關重要的準備工作。
    廢鎮工坊是他重要的研究基地與退路,不容有失。
    曼恩小隊是他與本地勢力互動、獲取資源的關鍵觸手,必須保持其有效運轉。
    “他們需要更明確的任務指引,以及足以自保的力量層級。”
    他評估著。
    “在我們離開期間,他們必須能獨立應對公司的試探與街頭的威脅。”
    他需要提前做出部署,以維持當前的平衡態勢。
    確保這個臨時基地在他歸來時,依然完整且處於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