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論跡不論心
字數:5011 加入書籤
“人妻之友?”
淺田直悉和其他幾名弟子麵麵相覷。
不是,這對嗎?
是我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噓!小聲點!”
知情的弟子趕緊壓低聲音。
“我的意思是鳴柱大人很擅長與…呃,成熟的夫人們打交道,關係都處得不錯。”
“你看天音夫人,平日多麽清冷端莊,現在不也和鳴柱先生相談甚歡。”
“這說明什麽?說明鳴柱先生的人格魅力大啊!”
一眾弟子似懂非懂地點頭,看向亮介的眼神多了幾分怪異的崇拜。
片刻,最終考核如期開始。
神社前的人群漸漸稀疏。
天音對亮介頷首一笑,示意他跟上。
亮介跟在其後。
穿過一片繁茂的紫藤花林,視野豁然開朗,庭院幽靜。
這裏是產屋敷家臨時歇腳的地方,隻有在最終考核時才會啟用。
天音吩咐了雛衣和輝利哉幾句。
兩名孩子行禮後相繼退去,隻剩兩人。
天音在壁櫥前一陣翻找。
片刻,
一本保存完好的厚實畫冊取了出來。
“亮介先生,請看。”
亮介深吸口氣,將其接過。
好家夥,原來不是一張,是特麽一套!
畫冊的畫風偏寫實派,線條細膩,色彩柔和。
最初幾頁,畫中的耀哉年齡尚小,約莫七八歲光景。
他穿著精致的女式和服,及腰烏黑用簡單的發帶束著。
相比於雛衣和輝利哉的淡冷,他更柔和溫婉,活脫脫一個氣質恬靜的鄰家大小姐。
這樣徹底顛覆了亮介的認知。
畢竟這是在原著中都未提及的秘聞!
隨著畫頁翻動,耀哉逐漸長大,身形抽長,那份溫婉的氣質越發明顯。
手握老板的來時路,亮介的心情有些複雜。
換做前世,他必定會殫心竭慮,害怕自己曾經有過一份工作。
但現在嘛……
刺激!
真特麽刺激!
天音輕點在一張年齡稍大的畫像上。
“初見之時,耀哉也是這般模樣,不過……”
天音笑了笑:“沒過多久,他便換上了男裝。”
噗!
亮介能想象到,耀哉初次換上男裝時的不適和見到天音的心理壓力。
畢竟當時的他才13歲,還是孩童。
而天音已經17歲,已然是亭亭玉立的半大姑娘。
“神官一族的職責,便是輔佐產屋敷家主延緩詛咒。”
天音的聲音將亮介從想象中拉回。
“那次見麵的目的就是訂婚。”
她頓了頓,目光柔和。
“耀哉當時還對我說,如果我不願意,他會和家族言明,取消婚約,他說我不必被家族身份和責任束縛。”
亮介聞言,心中頗為驚訝。
畢竟這不單單是聯姻,而是關乎於耀哉的性命和整個產屋敷家族的延續。
這樣的壓力下,他卻能說出尊重天音個人意願的話。
換句話說,耀哉尊重每一個人。
無論他們身份貴賤,實力強弱。
他對生命懷有悲憫,對同伴給予信任,對後輩充滿期許。
他的這位老板,身上有一種神性。
一種對世間美好事物的守護欲,溫柔如春日。
可在麵對極致的惡時,他又會展現出極其狠絕果決的一麵。
為了終結千年的宿命,他不惜以身作餌。
原著中,在無限城決戰前,耀哉便已病入膏肓。
屑老板無慘摒棄了他最大的優點逆風不浪,並發揮了他最大的缺點順風貼臉。
最終被耀哉精心設計,上演了一出藝術就是派大星,屑老板無慘也被炸成了稻草人。
耀哉以自己的死,徹底點燃了整個鬼殺隊的鬥誌和怒火,為決戰的勝利奠定基石。
而天音和最大的兩個孩子雛衣、日香,更是陪著耀哉慷慨赴死,無一人退縮。
從家族訂婚,一路追隨輔佐不離不棄,再到共死赴黃泉。
這份情真意切,厚重得令人動容。
“亮介先生。”
天音的聲音再次響起,打斷了亮介的思緒。
“在如今的眾位柱中,你與耀哉最為親近,許多話,許多心思,他都願意與你說,但從未跟我詳細提過。”
亮介:O.0?
啊?
這對嗎哥們?
咱鬼殺隊可沒有潛規則啊!
亮介急忙解釋。
“主公大人抬愛,我做的都是分內之事,主公與夫人鶼鰈情深,有些事不予訴說,應該是不想讓你擔心。”
天音笑著搖了搖頭。
“我的意思是,耀哉總說你和他……很像。”
像……嗎?
&nn啊!
亮介自愧不如。
他沒那麽高的覺悟和天生神性。
身為一個外來者,一個帶著係統,有著明確生存壓力的穿越者。
亮介不變強就得死。
他努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對死亡的恐懼和對自身命運的掌控欲。
他怕死,也是個俗人,品德沒那麽高尚。
會有私心,會吐槽,會使用一些非常手段。
說難聽點,在身邊這群信念純粹,人格幾近完美的同伴中。
亮介最不起眼,也最落於塵埃。
他救人、訓練後輩、拚命提升實力,初衷並不光明偉岸。
可無論如何,有他在,鬼殺隊的現存實力要比同時間線的原著強上太多。
粂野匡近活了下來,香奈惠避開了死劫,時透兄弟擁有了更光明的未來,蜜璃提前入隊……
蝴蝶的翅膀已經扇動,未來的軌跡正在偏移。
論跡不論心。
亮介能做的都做了,並且也盡力去做好。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
隻是一個偶然穿越獲得外掛,不斷阻止悲劇蔓延的普通人而已。
“夫人言重了。”
亮介合上畫冊,遞還給天音。
“我就是我,安井亮介,一個運氣不錯的獵鬼人,遠遠比不上主公大人。”
“我能做的就是多砍幾隻鬼,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輕鬆點。”
“也讓這世界…稍微像樣點。”
天音接過畫冊,妥善收好。
對於亮介的回答,她並未再深究,話題一轉。
“亮介先生,若近期無事,煩請去蝶屋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