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5章 人口再增22萬

字數:5065   加入書籤

A+A-


    李凡已經反應過來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或者說是小看了黃耀武這個賣保健品的。
    這得把自己吹成什麽樣子,才能讓一群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產生這麽奇葩又盲目的崇拜。
    燕京安全區來的這十萬人裏麵,絕對有太平會的信徒,而且看這種影響力,比例肯定不少。
    李凡默默的收回了邁出去的腳步,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因為他看見的很多難民眼裏,是一種對生的希望,還有感激。
    對於一群饑寒交迫的人來說,突然能夠吃飽穿暖,穩定生活,就是末日裏莫大的恩賜。
    而身無長物的他們,唯一的感謝方式也就是跪拜了吧。
    這一刻,李凡突然覺得肩膀上多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內心裏,原本常常跳出來否定自己過去和前世的小人,仿佛很久很久都沒有在出現過了。
    周苗苗躲在李凡身後,探出腦袋看著滿地的大人,小小的眼睛裏充滿了大大的問號。
    李凡轉過身,拉著周苗苗,對著徐思雨羅小寶三人揮揮手。
    “走吧,咱們別在這兒添亂了!”
    說罷,就繼續徒步前行,朝著第三防線後的軍區走去。
    那些跪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工作人員看到遠去的李凡,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快,都趕緊站起來!”
    “誰讓你們跪的,看看,惹的我們軍長不高興了吧!”
    那個手裏還端著大碴子粥的女人,一臉的虔誠,可聽見了管理員的話,十分疑惑。
    “焦大姐,真神生氣了嗎?為什麽啊?”
    “你們啊,以後要改一改動不動就下跪的毛病。
    咱們軍長是最不喜歡別人跪他的。
    要是真心的感謝,就好好工作,把基地建設的越來越好!”
    女人看著手裏的粥,再看看自己的兩個弟弟。
    “這才是人過的日子,我們一定會盡快通過考核,脫離觀察籍的!”
    而觀察區內的另一部分人,被管理員叫起來之後,都依舊是一臉懵逼。
    “剛剛那個年輕人到底是誰啊?為什麽大家都要跪拜他!”
    “聽說是什麽真神,救世神?!”
    “呃,這,這,這個畢方城真的有神?!?!”
    “別胡說八道,我打聽了,那個年輕人就是畢方城的城主。”
    “他就是那個宣傳課上,講的那個領袖,是帶著難民輾轉千裏,來到這裏重建家園的人?”
    “就是他!”
    “我的天啊,好年輕啊!”
    “還很帥呢!”
    觀察區的小插曲,很快就成了大家茶前飯後的談資,很多人都沒看到李凡本人,隻是盲目的跟隨跪拜。
    而李凡的傳說,再加上引導課上的宣傳,讓李凡的身上多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
    軍區指揮部裏,坐滿了人。
    肖戰勇、朱子豪、鄭潤澤以及三個師長。
    還有護送難民到來,還沒有離開的呂超,全都在。
    所有人都在強壓上翹的嘴角。
    而李凡看著鄭潤澤遞過來的筆記本電腦,掃了幾個人一眼。
    “想笑就笑吧,別忍著了!”
    “哈哈哈哈!”
    “我是萬萬沒想到,會有這麽勁爆的朝拜畫麵!”
    呂超向著張翰和陳勳伸出手。
    “你倆輸了,趕緊掏煙!”
    兩個人在身上摸索了一下,兩包香煙就塞進了呂超手裏。
    “真是太神奇了,竟然真的會把軍長當成神一樣供奉啊!”
    “萬萬沒想到啊,願賭服輸了!”
    呂超美滋滋的揣進懷裏,然後樂嗬嗬的說道。
    “這點光景算啥,在太平會,你甚至能看見上萬人,跪拜一個多小時,就為了聽黃耀武胡說八道,鼓吹李大哥的呢!”
    “服了,服了,這個黃耀武真是個人才啊!”
    李凡被幾個人吵吵的沒辦法再看筆記本電腦上密密麻麻的報表數字,索性還給了鄭潤澤。
    “你口述吧,這幾個貨吵得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眾人連忙收聲,規規矩矩的坐在兩邊,聽鄭潤澤的匯報。
    “難民招納登記昨天中午就停止了。
    加上燕京安全區轉移過來的難民,共計招納難民221566人。
    其中14歲以下孩童,有4211人,全部送入了文武堂。
    不過文武堂現在容不下這麽多人,工部的人已經在擴建文武堂的校區。
    預計一個月時間就能完工。”
    李凡點點頭,隨即問道。
    “老師和教官的人數夠嗎?”
    “夠的,教官除了王小雨和以前挑出來的畢方軍老兵之外,還有一部分戰場退下來的傷殘士兵。
    文化課老師有一部分是畢方軍老人,還有第二分區的居民。
    文化程度都很高,很多人原本就是教育係統的。
    他們現在成立了一個教材編纂班底,正在編纂一套獨屬於畢方城的教育資料!”
    這個教材編纂的事情之前就聽柯賢文提及過,說是現在的世道,以前的很多教材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需要一套獨屬於末日環境下,畢方城的教育資料。
    沒想到,這麽快就已經開始編纂了。
    “行,這些事情,讓柯賢文和王小雨折騰去!
    這些難民的工作安排的怎麽樣了?”
    這才是李凡最關心的事情,以前的政策是總指部直接分配工作和大隊。
    可新政策推行下去,就是自由勞務市場的模式。
    如果出現勞務分配不均,或者說有人故意挑事,就會讓新政策推行受阻。
    而鄭潤澤聽到李凡的問話,自信的笑了笑。
    “軍長,不用擔心,效果很好。
    人們對新政策的適應速度極快。
    哪怕是第二分區的老住民,隻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工作調整以及糧票更換畢方幣。
    至於新進來得觀察籍居民,也都找好了自己工作。”
    說著話,鄭潤澤翻動著筆記本上的一個表格,找到了其中一頁。
    “新加入了22萬人,交易大廳工程部招走了2萬人。
    農業部分的最多,有9萬人,主要負責把黎鼇河北岸的那十九萬畝良田開荒出來。
    要趕在明年開春之前種上。
    至於黎鼇河南岸的,等到明年下半年再攻克掉。
    還有就是水電工程部招走了三萬人,他們準備在修建三座熱力發電廠。
    還有工業部招走了4萬的人。”
    李凡聽到這兒,眉頭一皺。
    “工業部?不是才成立三個多月嗎?怎麽也招了這麽多人?!”
    對此李凡還真沒太過關注這個工業部。
    因為很多工業所需的簡單的配件全都都是由李凡的材料實驗室提供的。
    比如軍工廠所需的槍械配件,彈殼彈頭,工具配件,全都出自於材料實驗室。
    所以工業部在自己心裏的存在感很低,或者說作用最小。
    至於工業部這幾個月在幹什麽,還真不清楚。
    突然聽到一個不受重視的工業部一次性招了四萬人,就感覺到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