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大機緣
字數:3613 加入書籤
此時,黑熊精也看出意外來了,按照這個白虎煞的眼中,不可能還能神誌未失,淪落成隻知殺戮的妖魔。
這不是人可以用意誌抗衡的,事實上,在一個這種環境之中,早已成為了習性,而不可能追求改變。
而白晶晶卻有靈智未曾失去,反而想著改變,這就是神奇之處。
白晶晶稍微沉思一番說道:“我出世之時,便有隨身帶的陰陽雌雄雙劍,難道是此劍護我?”
說完之後白晶晶拿出雌雄雙劍給黑熊精觀看,黑熊精看後驚呼:“這劍,有仙氣啊,如此而言,真是這劍護持道友求仙了!”
而李風此刻則是心中清楚,應該是錯不了,白晶晶是仙骨化形,縱然是白虎嶺的煞氣濃重,尚且能夠保留神誌!
不過李風也未有多解釋,反而詢問白晶晶:“晶晶,如今你身上濁陰已去,已經是純陰之身,感覺如何?”
眾人也都看向白晶晶,看看這種變化,會有什麽感覺!
“李道友...這感覺,竟是如此的...陌生。”
白晶晶微微闔目,似在細細品味這全新的生命形態。
“從前,我這身子,感覺是無時無刻不沉甸甸,冷冰冰,像被無數濕冷的淤泥裹著,往下墜,看那月光,也隻覺它慘白。”
白晶晶睜開眼,攤開手掌,一縷純淨的月華自發地匯聚於掌心,如活潑的精靈般流轉。
“可現在...這副軀殼,輕了,輕得仿佛一陣風就能托起。”
“那股拽著我下沉的千斤枷鎖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從內而外的通透感。”
“我如今,能感受到月光流淌的聲音,能感覺到天地間那至陰至靜的力量,如何像溪流匯入大海般,自然而然地融入我的四肢百骸!過去的冷,是死亡的沉寂,現在是月華的涼。”
李風聽後點點頭:“如此太好了,原本你的法力來源是血食跟白虎嶺的煞氣力量,這些力量雖然強,但是帶著強大的腐蝕心智之力,而太陰之力雖然沒有那麽狂暴,但是卻讓你真正的可以去體悟大道了,血食帶來的陰濁之力消失了,身體自然就輕盈了!現在,。我們一起前去東方人族之地,再無顧慮!”
黑熊精也是哈哈笑道:“恭喜白道友重生之喜,我們在行論道,還未聽李道友高論!”
當下,五人再度安坐,而淩虛子首先說道:“白道友如今已經妖氣已散,自然可親近大道!”
白晶晶此刻帶著疑問問道:“究竟什麽是大道?不知幾位道友能否指教?”
這三妖也都是一些半吊子,其實也根本不知道什麽大道,而淩虛子拿出自己不多的見識說道:“首先應該領悟天地奧妙,比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白晶晶聽後好奇問道:“淩虛子道友,這是什麽意思?”
淩虛子立刻解釋道:“要成仙就是脫離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天有五賊便是五行!李道友,是否如此?”
李風聽後點點頭:“不錯,陰陽五行為三界之根本,眾生之命運皆在五行之中,能觀五賊便是知命,便是脫離肉身皮囊看到根本!”
黑熊精聽後,頓時來了性質:“俺參悟佛教典籍,對此也有佛教看法,比如世間諸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李風道友,此兩種是否是殊途同歸?”
李風聽後,不由的感歎,這三妖,已經進入了天道門檻,也就是進入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
而白晶晶則是領悟不了,但是卻帶著求知欲看著李風!
李風當即說道:“兩位道友所言不錯,無論是道家的透過本相看到五賊,還是佛教的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其中所看到的,都是天道運行,所以殊途同歸!”
李風然後看向白晶晶說道:“諸相非相,是五行本源是法則,法則凝聚實體,比如原本的你是濁陰,這是天地之間的濁氣,會引動你的去食人,殺戮,而如今本氣變成了太陰氣,會引動你去追逐月華,這就是其中最根本的本源!”
白衣秀士聽後連忙說道:“對比與佛道兩家,那麽儒家的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李道友,此三家誰最妙?”
李風如今已經是先天境界,對於三教的典籍,原本是不懂的,現在卻已經明白了基本。
“儒家的至誠之道,不是如同佛教的破除外相,也不是道家去窺探天機,而是通過盡性,徹底明了並踐行自身與萬物的本性來真正的看透天地,其實三者都是指向一處,便是天道!以我觀之,並無高低上下之分!”
這一刻,一番解釋之後,李風頓時心中產生了一股感悟,儒釋道三家描述不同,核心相同。
這讓李風不由的沉思起來,而這個黑風山,忽然讓李風發現了一件事,未來西遊之時,三人各自代表了儒釋道三家,結果儒家道家都被打死了,而留下佛家,並且讓其得了正果。
而觀音菩薩也僅僅是指責了猴子,你為什麽要打殺他們。
或許,儒釋道三家的爭端,也會因為取經而爭端爆發!
而李風知曉,未來屬於大唐的,便是佛道在人族的教義大戰,迎佛骨,滅佛,都在西遊之後再大唐產生。
不過,現在李風自然是不會參與這種三界大佬的大戰,而是讓李風有了新的感悟。
黑熊精看向李風在緊皺眉頭頓時好奇的疑問:“李風道友,可是有所領悟?”
李風忽然神色凝重看向三人:“三位道友所言,皆是至理。然則,佛家言諸相非相,敢問,能見這非相的是何物?道家言見之者昌,敢問,能見這五賊的,又是何物?”
“這.......”
一時間,三人全都愣住了。
“能見非相、能識五賊、能盡己性的,不是經書,不是神通,正是你我本自具足的本心,佛家之如來,道家之天道,儒家之至誠,名相雖異,其源皆同,皆不出我心之範疇,所以我認為心即理也。”
這一刻,李風頓時領悟到,或許,自己要成就天仙之路,不在於真正的去跟儒釋道三家爭鬥,而是集合三家之所長,因為後世的聖人,已經給出解法了,而這個西遊時代,不恰好是適合自己的一個成道路!
集合儒釋道之三家大成,一舉成就至高之道,路已經明確了。
此刻,李風忽然發現,此次來到黑風山,可以說徹底打開了自己的求道方向,這兄弟三人,分屬儒釋道三家,卻讓自己領悟到了應該走什麽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