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風,鯤鵬論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麵對二人,楊嬋自然也沒有托大,畢竟這二人可是在紅塵之中的道門領袖。
楊嬋亦微微頷首還禮,淺笑道:“兩位道友不必多禮,是楊嬋冒昧打擾了。”
老君觀後院之中,雙方分賓主落座。
袁、李二人心知,楊嬋作為華山正神,香火鼎盛,與坐鎮長安、執掌人間天機律法的二人,乃是相互依存、合作共贏的關係。
楊嬋需要他們的官方背景維持並擴大在人間的影響力,他們也需要借助楊嬋這等正統仙神的力量來穩定地方、彰顯道門威嚴。
故此,對於楊嬋的真身降臨,二人內心是頗為欣喜的。
寒暄幾句後,袁天罡便切入正題,詢問道:“福生無量天尊!不知三聖母娘娘今日親至,所為何事?若有需我二人效勞之處,但講無妨。”
楊嬋神色坦然,說道:“實不相瞞,楊嬋此番前來,是為一位好友請托。此人姓李名風,修為境界與二位道友相仿,更難得的是對大道有極深領悟,連驪山老母亦曾為之講道。如今好友雲遊至長安,暫無落腳之處。楊嬋便想,二位道友這老君觀清幽雅正,正是悟道佳所,不知可否行個方便,讓好友暫居於此?”
袁、李二人聞言,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與濃厚的興趣。
能讓驪山老母為其講道之人,絕非等閑!
更何況境界相仿,正是難得的同道。
李淳風率先笑道:“三聖母娘娘推薦之人,必是俊傑。我老君觀能迎來如此道友,是蓬蓽生輝之事,豈有拒絕之理?歡迎之至!”
袁天罡亦撫須點頭:“正是,觀內西廂正好有清淨雅室,便請李道友安心住下。我等亦可時常論道,豈不快哉?”
楊嬋聽後頓時頗為高興:“如此甚好,我便在此處等李風道友自驪山而來,安排之後,我便上天尋找兄長,李風道友在長安之事,一切拜托兩位道友!”
“不敢,不敢,定然盡心竭力!”
.................
而李風跟白晶晶分別之時,已經是子時十分,很快就禦風進入長安城!
【今日卦象,火地晉,明出地上,大吉,您到長安,將與老君觀認識袁天罡,李淳風二人,因此因果乃有晉升之卦,成就立身之本!】
長安乃是四大部洲之中,最大國家,最繁華的大城,此番來到長安的第一卦!
來到長安第一卦便是大吉,頓時讓李風大為高興,也知曉楊嬋在老君觀,當下李風直奔老君觀而來。
李風隨著道童步入老君觀內堂,袁天罡、李淳風與楊嬋三人早已在此等候。
雙方見禮,寒暄數句,氣氛融洽,互相做了介紹,而李風打量眼前二人也是頗為驚歎。
這二人對於李風而言,當真是大名鼎鼎,兩人合力推演的推背圖,推演未來三千年王朝更替。
當然了,這是四大部洲的大唐,並非是地球的大唐,不過李風相信,這其中兩個世界如此相似,那麽地球應該是某個大仙開辟的小世界!
分賓主落座後,袁天罡目光如炬,仔細打量李風,不由讚道:“李道友年紀輕輕,周身清氣流轉,圓融無礙,竟已踏入先天之境,當真是後生可畏,令人佩服。”
李風連忙拱手,謙遜道:“袁監正過譽了。晚輩不過偶得機緣,略窺門徑,於大道而言,尚在門外徘徊,豈敢當佩服二字。”
一旁李淳風撫須微笑,適時開口:“李道友過謙了。先天之境,乃是我輩修行之重要關隘。而楊嬋仙子言說道友有高論,不知今日對於我等修道之先天境,有何高論?”
楊嬋也沒有說太多,故而兩人也不清楚李風的真正悟道高低。
此問看似請教,實含考較與試探之意,為何求道者最喜論道,正是因為各自有各自的領悟,他人之口,融匯於心。
再者,進入先天境是內丹法的修行,屬於法,其實跟對道領悟,沒有必然關係。
還有就是,兩人也想看看,這位李風的年輕人,是三聖母的關係戶,還是有真正道行。
楊嬋也投來好奇的目光,想聽聽李風如何闡釋。
李風聞言,並未直接回答術語,而是略作沉吟!
對於先天,李風前世在地球是看過很多的論點,演化了諸多的新穎觀點。
此時李風明白,自己來的世界,在王朝更迭大致相似,或許是某個大神開辟的一個道的繁育之處,讓儒釋道乃至西方的道在這裏交匯,融合,產生之所。
如今李風震驚進入先天後,瞬間把曾經那些新穎觀點融匯於心。
問及先天,不如可以借助後世觀點來解讀。
李風看向三人,目光清亮,緩緩說道:“既如此,對於先天,則我等以莊子逍遙遊論之如何?”
“哦?道友請!”
李風當即說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楊嬋更是直接麵露疑惑,問道:“李道友,此言乃是莊周寓言,雖蘊至理,卻與先天之境有何關聯?我等從未聽聞以此闡釋先天之機。”
李風見已引起三人注意,便不再賣關子,清晰而從容說道!
“諸位道友,此非簡單寓言,無,為天地之始,有,為萬物之母,有為陽,無為陰,北冥,在易經卦象之中,對應的便是坎卦(?),北冥,有,則是陽,坎卦上下皆為陰爻,中間一爻為陽爻,這中間的陽爻,便是坎中真陽,也正是逍遙遊中那北冥有魚!”
李風此言一出,如同驚雷炸響!
袁天罡與李淳風猛地抬頭,眼中精光大盛,仿佛一道閃電劈開了他們修行路上的某層迷霧!連楊嬋也屏住了呼吸。
李風繼續道,聲音平和卻帶著無可辯駁的力量!
這三位都是有道行的人,李風稍微一說這個觀念,他們便瞬間透徹了,從前隻不過是沒有想到這點罷了!
聖人之言,或許短短千言,卻如同是一個龐大的壓縮包,悟道在一種境界看到一種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