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微操大師楊戩

字數:3383   加入書籤

A+A-


    麵對楊嬋的質問,楊戩額間天眼的豎痕驟然迸發出一絲令人心悸的金光,周身神威如山洪般爆發,卻又被強行壓製,整個華山神殿都在微微震顫。
    楊戩沒有因妹妹的頂撞而發怒,反而流露出一種深切的、近乎悲憫的疲憊。
    “三妹!你當真以為,為兄是那等玩忽職守、後知後覺之輩?”
    “哼,那劉彥昌,不過是疥癬之疾,是天道予你的第一道,也是最粗淺的情劫!此等汙濁劫氣,其來龍去脈,清晰如掌上觀紋,為兄早在它凝聚之初便已洞悉!我之所以不來,是因為此劫雖險,卻也是你磨礪道心、自證靈台的必經之路!你若能自行勘破,道基便穩若磐石,你若不能……為兄亦有足夠把握,在你萬劫不複之前,將其一指抹去!它,盡在為兄掌控之中。”
    此刻楊戩表現的十分的自信,甚至是自負。
    其實,這要是讓李風聽到,簡直就要笑死了。
    這楊戩簡直就是自負的微操大師。
    楊戩知道劉彥昌代表的皮相之劫,是妹妹修行路上必須經曆的,最初級的考驗。
    因為楊嬋從未經曆紅塵,如同是富家女從未接觸外界,如同孩子學走路,一定會摔跤,長輩可以在一旁保護,但不能永遠抱著不讓他下地。
    楊戩相信妹妹作為華山正神,擁有基本的辨別能力。
    希望楊嬋能自行勘破這最低級的欲望,從而獲得真正的成長,道心才能堅固。
    如果直接幹預,等於剝奪了楊嬋成長的機會。
    但是楊戩沒有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能夠從劉彥昌這種欲望流於表麵的人給搞走了,直接讓楊戩心態崩了。
    而楊戩的自負跟托大正在於此。
    憑借自身強大的力量,認為一切盡在掌握。
    楊戩以為,就算妹妹一時迷失,也能在最壞的情況發生前強行介入,收拾殘局。
    楊戩算準了劫數的開始,卻低估了情劫一旦引動,其發展速度與對心智的蒙蔽作用會如此迅猛和徹底。
    開始的心態,楊戩自負認為:區區皮相之劫,濁氣不堪,正好拿來給三妹練手。一切盡在吾之天眼監察之下,能出什麽亂子?
    事情發展之後的心態應該如此:“嗯?三妹的心神波動為何如此劇烈?這濁子竟有如此影響力?……無妨,尚在可控範圍。
    到了楊嬋動情後,楊戩的心態:什麽?!三妹竟動了真情!還要觸犯天條!這怎麽可能?!快!必須阻止!
    最後階段的心態:為何會這樣?我都是為了她好!她為何要恨我?甚至動用寶蓮燈與我拚命?!
    這位微操大師,從開始的從從容容,遊刃有餘,最後變成了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但是,李風是知曉未來的,事情未發卻被李風阻止,驅散了,那麽楊戩是不知道未來楊嬋會為了劉彥昌跟他拚命的,所以驅散劫數的是李風,讓楊戩驚慌,匆匆趕來。
    因為楊戩不認為劉彥昌會危害楊嬋,但是卻認為李風已經成為更高級的劫數了。
    未曾發生之事,是不能當做證據的,李風為楊嬋驅散劫數是真,而楊戩自負的認為劉彥昌是鍛煉楊嬋的。
    現在是還沒有讓楊嬋學會走,直接開始跑了,這讓楊戩恐懼跟不安了。
    因為楊戩對於劉彥昌是自負看不起的,而李風質量更高,楊戩就沒有這麽自負了。
    此刻楊戩目光銳利得幾乎要刺穿楊嬋的神魂,聲音陡然變得無比凝重。
    “李風此劫,不同!”
    “李風的出現,他為你驅劫本身,便是這道侶之劫的真正開始!此劫並非由外而來,而是由內而生,源於你自己的認同與向往!它無形無質,不垢不淨,與你自身道途緊密糾纏!”
    “為兄此刻前來,並非因為他幫你驅散了前一個劫,而是因為他幫你驅散前一個劫的這個行為,已然引動了更深、更詭譎、連為兄都無法輕易掌控的新劫!”
    “為兄能在最後一刻斬殺惡徒,卻無法在你心甘情願沉溺於自己幻夢中時,將你強行拉出!前者是驅邪,後者……是誅心!你若心中已認定他是光明,為兄任何警示,在你看來都成了褻瀆與汙蔑,這,便是此劫最可怕之處!”
    “三妹,你看不清?你對我的這番激烈反駁,你這毫無理由的,全然不顧自身安危的維護之心,這本身,就是劫氣已深入!”
    “為兄知曉劉彥昌之劫,故而在灌江口並無絲毫的擔憂,然而今日卻無端的不安,原來今日出現了為兄失控,讓你劫數升級的問題,這是為兄的過失!”
    楊戩這番話,如同九天驚雷,撕開道友,恩人,劫數的區別。
    楊戩長篇大論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後,楊嬋聽完初時心神劇震,但是想起這兩日的相處,想起李風對道的領悟,還有驪山老母的認可,身上帶著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似乎真的跟其他的仙神不同,也跟凡人不同。
    還有白晶晶開始要吃李風,李風從深淵拉出白晶晶,並且給白晶晶尋仙道的這個初心,楊嬋就相信,這根本不是壞人。
    仙神皆是存在高高在上,對於凡塵,甚至妖魔蔑視,而李風則是一種無法形容,緩緩流淌的道,還有那種自己雖然不懂,卻想要知行合一的目標去丈量天地萬丈紅塵。
    此刻,楊嬋看向楊戩反而堅定自己的感覺。
    “二哥,你的話,我聽懂了,但正因為我聽懂了,我才更不能認同!”
    楊嬋向前一步,周身竟也流轉起一層溫潤而不容侵犯的神光。
    “你言說劫是我心中漏洞,外顯為相。那我問你,若按此理,世間萬物,但凡能引動我心神者,豈不皆可稱為劫?照風拂麵,我心歡喜,照風是劫?明月當空,我心寧靜,明月是劫?”
    不等楊戩回答,便自問自答,語氣愈發清晰透徹:“若我心隨物轉,執著於喜惡,那萬物皆是劫!但若我心能轉物,借萬物而明己心,那萬物便是我修行的機緣!”
    麵對楊嬋此話,頓時楊戩被駁斥的無語了,反而不知如何勸解楊嬋,因為劉彥昌跟李風之間有讓楊戩無法駁斥的根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