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玄策,請指教!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二人行至那株虯龍般的老槐樹下,隻見一卦攤清簡,一位青衫老者安然獨坐,正是袁守城。
袁守城見李風與楊嬋前來,眼中並無半分訝異,仿佛早已等候多時!
“二位居士氣度非凡,可是自老君觀而來?老夫已經等候二人,請坐。”
李風心下微驚,麵上卻不露聲色,執禮道:“老先生神機妙算,晚輩佩服。正是李道友引薦我等前來拜會。”
袁守城撫須一笑:“非是算盡,而是今日晨起卜得一卦,卦象顯辰時,有朋自遠方來,乃同道相訪之兆,故在此相候。”
正言語間,一個滿麵風霜的漁夫提著空魚簍,急匆匆奔至攤前,納頭便拜,臉上是壓抑不住的期盼:“袁先生!求先生指點,今日小人該往何處下網,方能得些收獲,養活家小?”
袁守城微微闔目,指節在袖中默默掐算,不過片刻便重新睜眼,眼中清光一閃,淡然道:“今日酉時,徑往涇河上遊,黑石潭下,水漩之東下網,可得盈筐。”
漁夫聞言大喜過望,留下錢,連連作揖道謝,幾乎是雀躍著轉身離去。
李風靜立一旁,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此刻李風知曉,這是西遊已經開始了,那漁夫滿載而歸的喜悅,便是敲向涇河龍王喪鍾的第一記聲響。
李風是知曉這背後牽扯的滔天因果,那是一場注定要震動三界,連人間帝王都不能幸免的棋局,所以李風不會有任何的拆穿。
天機不可輕泄,大勢不可妄阻。
自己這點身份,不能有絲毫的牽扯其中,觀看即可,涇河龍王的生死與自己無關。
不過李風明白,天上仙神下棋,人間帝王盡在局中。
如同是時代的一粒沙,對於凡塵眾生而言,就是一座大山。
仙神博弈,落子無悔,一尊龍王的生死,在天庭的棋局上,或許也隻是一枚需要被吃掉的棋子罷了。
李風的思緒無法停止,如同穿透了雲層,看到了那更高維度的一角。
不是天庭祥和,而是天庭仙神的一個策略,對於凡間王朝而言,就是定了百年的興衰,寫了萬民的命途。
那種爭鬥是如今自己無法領悟的,也不是凡人人理解的鬥爭。
李風將所有的洞察與波瀾盡數壓下,神色如常地轉向袁守城,仿佛隻是一個好奇的求道者,開口詢問。
“先生妙算,令人歎為觀止。隻是不知,先生何以能憑幾個指節掐算,便知那茫茫涇河,何處有魚群聚集?”
袁守城見問,並不藏私,引動周身清微的靈氣,在空中虛點,竟依稀有八卦虛影一閃而逝。
“道友請看,”
“此非尋魚,乃是卜時與位。老夫所算,乃是此刻天地氣機交匯之節點,水流靈氣匯聚之方位。那黑石潭下,水漩之東,正是今日酉時,涇河水域中生機最為勃發、水族最為活躍之所在。”
楊嬋聽後驚歎:“原來如此,佩服!”
楊嬋若是用法力也知曉,但是不用法力之下,自然是佩服這種凡人之中的厲害人物。
袁守城含笑,伸手虛引一旁備好的兩張木凳。
“二位,且請安坐。若老夫所料不差,片刻之後,便有生意上門了。”
楊嬋依言坐下,聽聞此言,眸中好奇之色更濃。
“先生竟連這個也能算到?莫非又是卦象所示?”
袁守城捋須搖頭,目光掃過眼前逐漸增多的人流,語氣帶著一種洞察世情的悠然。
“此番並非依靠卦象,而是觀氣。”
“氣?”
“正是。”
袁守城耐心解釋:“凡開門營生,皆有其場氣。若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則氣機凝澀,如同死水,此謂滯氣。滯氣一成,則形成積累,路人望之便覺冷清,更不願近前,往往一日都難開張。”
“而二位到來,非同一般。這位李道友身負清靈道韻與堂皇正氣,楊姑娘更是……嗯,氣宇不凡。二位在此坐下,雖不卜卦,隻是與我論道交談,本身便是生發之氣。”
“交談一起,聲波振動,氣機便開始流轉,此謂之生發。此氣一生,便能吸引周遭遊離的、潛在的緣與機。路人遠遠望來,見此地有人氣、有談興,便覺此攤有生意,不自覺就會被吸引過來。”
李風聽後不由點點頭:“此乃是氣禦萬物!”
袁守城頷首讚歎李風的話說道:“故而,並非老夫算定有生意,而是二位道友的到來,自身便引動了這生發之氣,生意自然隨之而來。此乃順勢而為,觀氣而動。”
幾乎就在袁守城話音落下的同時,一位麵帶愁容的布衣漢子躊躇著走上前,拱手道:“先生,可否為小人算算……家中走失的黃牛可能尋回?”
袁守城略一推算,指點了幾句方位。
漢子聽後,臉色頓時舒展,千恩萬謝地留下幾枚銅錢。
緊接著,一個接著一個的人開始向卦攤湧來。
有詢問子女婚嫁的婦人,有忐忑不安前來問前程的書生...
一時間,這原本清冷的槐樹下,竟顯得門庭若市,生氣勃勃。
正當袁守城應付絡繹不絕的求卦者時,一位身著洗得發白青衫的書生擠到攤前,執禮甚恭。
“學生……學生想請教老先生,明年科舉,可有幾分際遇?”
袁守城尚未開口,一旁靜觀的李風卻忽然心有所動。
李風雙眸之中清光微閃,直接以自身先天境界,見這書生頭頂之氣雖不磅礴,卻如一條蜿蜒清澈的河流,在陽光下泛著粼粼金光,雖偶有山石阻礙,卻奔流不息,更有一種隱隱的,未曾舒展的浩蕩之勢潛藏其中。
“老先生!”
李風忽然開口,對袁守城微一頷首:“此一問,可否讓晚輩試為一答?”
袁守城目光在李風與那書生之間一轉,捋須含笑:“道友既有心,自然請便。”
李風目光轉向那書生,語氣平和卻篤定。
“閣下之氣,清而不弱,流而不散。若我所觀不差,閣下當生自乙巳丙戌壬子戊申?”
那書生聞言,渾身劇震,仿佛聽到了世間最不可思議之事,眼睛瞪得滾圓,失聲驚呼:“閣下……閣下如何能知曉學生的生辰八字?!此事除卻家中父母,學生從未與外人道也!學生王玄策,還請指教!”
李風微微一楞心道:“王玄策,原來是他,怪不得這五行之氣竟然有如此氣象!有殺有印,有勇有謀!”
李風並不直接回答,而是繼續描繪所見的氣象。
“非是知曉,而是觀氣而得。閣下之命,非凡俗之格,乃是日照江河,水繞青山之象,明年戊辰,壬子歸海,貴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