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出村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走出去沒多遠,就是岔路口,不得不停下來辨別方向。
    黎薇拿出馬賢再三叮囑時繪製的簡易地圖,眉頭緊皺,“不對啊,馬賢叔沒有提到這個路口。他說的第一個路口是個三岔路,讓我們向南走。”
    “還沒出村子。”苗慧小聲提醒。馬賢指路說的是出了村後咋走,村子裏麵沒有提。
    “呃,啥時候能走出去?”黎薇轉頭看三嬸,“你來帶路。”
    苗慧搖頭拒絕,“不,我不認識路。”
    三人麵麵相覷,出村的路都找不到,咋辦?
    黎榮撓了撓頭,“你們在這等著,我回去問馬叔。”
    “也好,大哥快去快回。”黎薇汗顏,百密一疏啊。她考慮了所有,唯一沒想到會在村子裏迷路。
    青山村占地頗大,每家每戶離得遠,想問路都找不到人。
    苗慧緊張地道:“村子裏也不安全,咱們找個隱蔽點兒的地躲著吧。”
    “三嬸,這麽大個馬車,怎麽躲,就這走半天碰不到一個人的荒村,躲起來,大哥來了咋找我們?”
    “也是,你說的對。”苗慧畏懼地四處看。這些年,她幾乎不出門,對外麵很是懼怕。
    村子裏的危險無處不在,最大的惡意是來自同村人。剛逃到青山村時的那段經曆是苗慧最不願回想起的。後來幸虧遇到了黎三石,這才有了安穩日子。
    “三嬸,聽說你是外麵來的,是哪兒人呀?”黎薇忍不住打探,她對外麵的世界太好奇了。看過祖傳的地圖後,更是心癢癢。
    苗慧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
    黎薇懂了,這是不想說。
    沒多久,黎榮返回,多了一人同行。是馬賢的大兒子馬駿,人高馬大的,看著就很有安全感。
    黎榮很是感激地解釋,“馬賢叔讓馬駿大哥帶路,生怕我們找不到明義村,耽誤了阿爹和三叔。”
    “馬駿大哥,太感謝了,您可真是及時雨。”黎薇急忙道謝。
    有了向導,趕路順暢無比。
    從青山村到明義村約有一百二十多裏路,路上並非坦途,荒山野外,沒有平整完好的大道,有些路段更是要徒手開道,一直從黎明時分走到傍晚。
    一踏入明義村,黎薇頓時感覺到了鮮明區別,這裏和她記憶中的村子更相似,是聚居在一起的。
    “馬大哥,明義村的人家挨得很近啊,一家能看到另一家,不像青山村,家家戶戶離得很遠。”黎榮像是土鱉入城,看什麽都新奇。
    馬駿擦了把頭上的汗珠子,“明義村比咱們村富裕,人口也多。是青山村太偏僻,大一些的村子都是像明義村這樣的,家家戶戶聚集在一起,有的甚至還規劃出街道,有商鋪飯鋪,吃飯買東西很便利。”
    “啊,還有這樣的地方?”黎榮憨憨地瞪大了牛眼,顯然是第一次聽說。
    馬駿被他的模樣逗笑,“明義村就有,咱們一會兒去開開眼。先把人送去醫館,前麵那一家就是魏家醫館。”
    “魏家醫館是魏醫師開的,造福方圓無數人。魏醫師醫術很好,隻要上門的病人都會仔細診治,收費也公道。”
    說話間,幾人來到了魏家醫館門前。馬駿對著裏麵大喊了聲,很快便有一年輕女子出來詢問病人情況。
    黎薇小聲問:“這是魏醫師?”怎麽看著不像啊,年輕女子看著最多三十多歲,肌膚細膩,是健康的小麥色,穿著長褲半袖,料子像是細棉布,看著就不是窮苦的莊稼人。
    馬駿壓低聲音,“這是魏醫師的孫女兼徒弟,魏盈月。來了病人,都是她先來問過,若是小傷小病,便不必驚動魏醫師。”
    魏盈月問得很仔細,怎麽受傷的,受傷的時間及後續處理過程。輪到小病患黎陽時,她的神色明顯凝重幾分。
    苗慧見狀,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落下,怎麽也止不住。
    “先進去,我去請魏醫師出來。”魏盈月幫著將病患抬進去,安置在病床上。
    魏家醫館的院子挺大,搭建了一排房屋,隔出單間來安置病患。病床用幾塊木板搭建而成,鋪著填充茅草的墊子。
    “馬大哥,魏家醫館還讓病患住在這兒?”黎薇看著一排病房問。
    “是啊,魏醫師看過後覺得需要隨時觀察的病人得住在這兒,直到能離開為止。”
    “那我們能不能住這兒?”昨晚一夜沒睡,又趕了一天路,黎薇覺得腦袋昏沉,又累又餓,想趕快找個地方安頓好,今晚怎麽也得睡一覺。
    “這個我也不知道,等魏醫師來了問問。”
    “魏醫師多大了?”黎薇看著來人,瘦高個兒,慈眉善目的老者,留著一撇白胡子,和她見過的男子都不同,有斯文俊秀之風。
    馬駿搖頭,提醒道:“別盯著人看,小心魏醫師惱了。”
    黎榮和黎薇忙收回目光,看向自家阿爹。魏醫師正在給阿爹看傷,腿上翻開的傷痕血淋淋的,腦袋上的腫塊清晰可見,臉色發青,看著像是將死之人。
    心裏咯噔一下,黎薇忙問:“魏醫師,我阿爹情況咋樣?”
    “先住下來,觀察一天。腿上的傷看著嚇人不致命。麻煩的是腦袋上的傷,可大可小。”
    輪到黎三石,也是一樣的情況。
    黎薇懂了,下手的人很有分寸,知道怎麽打才能達到目的。哼,豐家人,其心可誅啊。
    阿爹和三叔都是家裏的頂梁柱,若是倒了,兩家失去依靠,無親無故,還不是任人宰割。
    黎榮:“我阿爹啥時候能醒來?”
    “說不準,得觀察再看。”魏醫師頭也不抬,認真細致地檢查黎陽小小的身體,眉頭緊皺。
    “小娃過於瘦弱,胎中帶來的病症,養的精細些還有轉機,可惜後天營養跟不上,越來越嚴重。”
    苗慧:“一定還能救,是不是?都怪我,把他生成這樣,害他跟著受苦。”
    “說這些沒用,當下最重要的是要靠貴重藥物養著,受不得累,更不能忍饑挨餓。”魏醫師說著打量家屬,看著就不是養得起的模樣,“先說明一下,小娃治愈的幾率不高,家屬要有心理準備。”
    簡而言之,就是要花很多錢治病,未必能治好。
    黎薇右手緊握成拳,窮才是原罪。黎陽生在黎家,隻能是他的不幸。
    三叔家和自己家一樣,窮得叮當響,哪有錢養著黎陽。
    道理大家都懂,接受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