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這答卷能安邦定國!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貢院之內,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考場裏那種讓人喘不過氣的緊張感,在收卷的鍾聲響起後,終於散去。一張張寫得滿滿當當,或是幹脆空著,又或是塗得一塌糊塗的卷子,被衙役們收了起來,送到了後方的評卷房。
    評卷房裏,燈火通明。
    好幾名考官坐得筆直,麵前的考卷堆得像小山一樣。
    坐在主位上的,是這次院試的主考官,京城來的都察院禦史,張懷德。
    張禦史五十多歲,頭發有些發白,長相嚴肅,一雙眼睛裏全是審視。他跟望江縣的劉大老爺是老朋友,最看重真才實學,一輩子最討厭的,就是那些隻會背書,說空話的讀書人。
    他拿起最上麵的一份卷子,才看了兩行,就皺起了眉頭。
    “王者當行仁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老一套的空話。
    他把卷子扔到一邊,又拿起一份。
    “天災非人力可抗,唯上體天心,開恩科,赦天下……”
    更是胡說八道。
    一份,兩份,十份……
    張禦史的眉頭越皺越緊,臉色也越來越差。他麵前那堆卷子,被他一份份翻過,又一份份嫌棄的丟開。屋子裏這麽多卷子,竟然沒有一份能讓他滿意的。
    大部分都是些“朝廷該如何”、“皇上該如何”的空話,好像他們不是來考試的,是來給皇帝上課的,一個個眼高手低,想的都不現實。
    “唉……”
    一聲失望的歎氣,在安靜的評卷房裏響起。
    “難道我大乾的讀書人,就剩下這點本事了?一個縣的人才,竟找不出一個能用的?”
    他揉了揉發脹的額頭,心裏已經沒什麽興趣了。就在他準備把剩下的卷子交給副考官去批,自己休息一下的時候,他的目光,無意中掃到了一份被壓在最下麵的卷子。
    那份卷子,卷麵特別幹淨,字跡也跟別人不一樣。沒有一點塗改,每個字都寫的剛勁有力,透著一股自信。
    光是這字,就讓張禦史煩躁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下意識的把那份卷子抽了出來。
    當他的目光,落到卷子開頭最顯眼的地方時,他有些疲憊的眼睛,猛的一亮!
    那裏,沒有囉嗦的開場白,也沒有引用古書的廢話,隻有十六個寫的很有力道的大字!
    縣建義倉,鄉設糧點,春貸秋還,以豐補歉!
    短短十六個字,卻好像帶著一股力量,狠狠撞進了張禦史的心裏!
    他那原本靠在椅子上的身子,一下子坐直了。
    “縣建義倉,鄉設糧點……”他低聲念著,那雙本來有些渾濁的眼睛,在這一刻,亮得嚇人。
    好大的口氣!
    一下就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他立刻屏住呼吸,著急的逐字逐句往下看去。
    “竊以為,州縣糧荒,其根有三。其一,土地兼並,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小農破產,淪為佃戶流民,此乃禍根;其二,民間私貸,利滾利,青黃不接之時,一鬥米之貸,秋收或需還一石,百姓被榨幹最後一滴血,此乃病根;其三,官府調控失靈,豐年穀賤傷農,災年糧價飛漲,官商勾結,囤積居奇,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此乃死根!”
    “好!”
    看到這裏,張禦史再也忍不住,低喝了一聲!
    這哪裏是普通的文章,這簡直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亂世的毛病!別的考生,隻會把糧荒怪到老天爺頭上,而這個考生,卻直接指出了土地、高利貸、官府不管事這三個最大的根源!
    禍根、病根、死根!
    這三點,句句都說到了王朝弊病的核心!
    張禦史隻覺得一股熱血往上湧,他強壓下心裏的激動,繼續往下看。
    點明問題之後,文章的寫法一轉,開始圍繞那十六個字,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何為縣建義倉?不隻是為了防備災荒,更為了穩定糧價!豐年,官府用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收購多餘的糧食,防止穀賤傷農;災年,用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開倉賣糧,壓製飛漲的糧價,讓那些囤積糧食的奸商沒錢可賺!”
    “何為鄉設糧點?義倉的糧食,不能隻堆在縣城,要分散到各個鄉裏。每個鄉設一個糧點,由德高望重的鄉紳和官府的書吏一起管理,賬目兩邊核對,每個月貼榜公布。這樣既方便了百姓,也能防止管倉庫的貪汙,讓救命的糧食,能真的到百姓手裏!”
    張禦史看得心頭一震!
    穩定糧價!防止貪腐!這兩個朝廷吵了幾十年都沒解決的問題,竟然被這個考生用這麽簡單明白的辦法,給出了方向!
    他的呼吸,已經開始變得有些急了。
    “何為春貸秋還?這是從那些放高利貸的豪強手裏搶生意的好辦法!每年開春糧食不夠吃的時候,鄉裏的糧點可以開倉借糧。隻要是本村有戶籍的農民,都能憑戶籍文書,借夠一季的口糧。秋收之後,隻要多還一成就行。這樣,老百姓就不用被高利貸剝削,可以安心種地了!”
    看到這裏,張禦史的手,已經開始微微發抖。
    跟豪強搶生意!
    這幾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千百年來,朝廷不是沒想過辦法,但都失敗了。可這個考生的方案,卻把官府的信譽和百姓的需求結合起來,用極低的利息,從根子上,挖斷了那些地方豪強賺錢的路子!
    這辦法太狠了!
    他看到了文章的最後一部分。
    “何為以豐補歉?這是國家大計!天下所有州縣,都用這個辦法。遇到一個地方有災,可以從旁邊豐收的州縣,調運義倉的糧食,平價賣過去救濟。朝廷在中間統一調度,用豐收年的多餘,補上災年的缺少。這樣來回幾次,不出幾年,天下的糧倉就都滿了,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文章的最後,甚至還詳細的寫了推行這個政策時,怎麽定借貸的規矩,怎麽建立監督機製防止官員貪汙,怎麽處理爛賬,甚至連啟動資金怎麽從查抄貪官豪紳的罰款裏出,都考慮得清清楚楚!
    邏輯嚴密,考慮周全,一環扣一環,找不到一點漏洞!
    這哪裏是一個秀才的空想!
    這簡直是一份可以直接送到皇帝麵前,足以安定國家,改變大乾王朝命運的完美奏章!
    “咚!”
    看完最後一個字,張禦史隻覺得渾身熱血沸騰,他再也忍不住心裏的激動,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周圍幾個昏昏欲睡的考官被他這一下嚇了一跳,全都吃驚的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