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出發京城!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她把包裹裏的東西一樣樣拿出來,不停的說著:“這是防風寒的,每天泡水喝。這是提神的,讀書累了就聞聞。”
    “這個是治拉肚子的,外麵吃東西不比家裏,萬一吃壞了,用這個煮水一喝就好。”
    “還有這個,是提神醒腦的。會試連著考好幾天,最耗精神,你讀書累了就聞一聞,很管用。”
    她像個小管家婆,把每一種草藥的用法都說的清清楚楚。
    齊文昊看著桌上那十幾個小紙包,心裏一暖,笑著點頭:“都記下了,我們家瑤兒現在是大夫了。”
    一旁的李雲兮也挪了過來,手裏捏著一個嶄新的藍色荷包,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一直沒遞過來。
    “兮兒,你給姐夫準備了什麽?”李雲婉停下針線,笑著問道。
    李雲兮的臉更紅了,這才鼓起勇氣,將荷包遞到齊文昊麵前,聲音小的像蚊子叫:“姐夫,這個……給你路上用。”
    齊文昊接過來,感覺荷包裏鼓鼓囊囊的。他剛想打開看看,李雲兮卻慌忙按住了他的手。
    “別……別看。”她小聲說,“就是……一點心意。”
    原來,李雲兮把自己攢了半年的碎銀,都偷偷縫進了荷包的夾層裏,想給姐夫當盤纏,又怕他嫌少不收。
    李雲兮想把荷包塞進齊文昊的行囊,因為太緊張,荷包上的絲線竟然纏在了齊文昊的手腕上,怎麽也解不開了。
    她越急越亂,小臉憋得通紅,連聲說:“對不起,姐夫,我……我不是故意的……”
    齊文昊看著她手忙腳亂的樣子,不但不煩,反而覺得有些好笑,溫和的說:“沒事,慢慢來。”
    兩人湊在燈下解了半天,那絲線卻越纏越緊。李雲婉和李雲瑤看著妹妹那副窘迫的模樣,都忍不住捂著嘴笑了起來。
    就在這片笑聲中,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突然響起。
    “咚!咚咚!”
    聲音又快又重,來人明顯有急事。
    齊文昊皺了下眉,走過去拉開門。門外站著一個仆從打扮的漢子,滿身風塵,神色卻很嚴肅。他一見齊文昊,就從懷裏拿出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雙手奉上。
    “齊舉人,我家侍郎大人密信,請您親啟。”
    是李侍郎的心腹。
    齊文昊心裏一緊,接過信件。火漆完好,他撕開信封,展開了信紙。
    屋裏的李雲婉三姐妹也圍了過來,看到齊文昊的臉色在看信的時候,沉了下來。
    信上的字不多,筆力卻很強勁。
    內容是提醒他,王禦史背後的勢力是當朝丞相,而這次會試的副考官,也是丞相的人。鄉試沒能得手,對方很可能會在京城會試中,用更陰險的手段等著他。
    這已經不是私人恩怨,而是朝堂上的黨派之爭。他們針對的,恐怕不止是齊文昊一個,而是所有沒背景卻有才華的寒門學子。
    “怎麽了?”李雲婉看著丈夫緊鎖的眉頭,擔憂的問道。
    “沒事,一些官場上的事。”齊文昊將信紙收起,臉上恢複了平靜,但眼神深處,卻冷了下來。
    動手腳?他倒要看看,他們能動什麽手腳。
    他腦海中忽然閃過村裏建學堂時,那堆積如山的石灰。一個念頭,在他心裏閃過。
    他安撫了妻女幾句,隻說想起還有些村務要交代給父親,就借口走了出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裏。
    齊文昊沒有去找齊大山,而是直接去了村外那座廢棄的石灰窯。
    他借著月光,在石灰堆裏仔細翻找,最後用一塊布,包起了一包像麵粉一樣細的石灰粉末,小心的藏進了自己行囊深處。
    做完這一切,他才回了家。
    屋裏,三個女人還在等他,見他回來,才放下心。
    齊文昊將那張寫著警告的信紙,仔細折成一個小方塊,貼身藏進了李雲兮之前送他的那件軟甲的夾層裏。
    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
    京城,丞相,會試……
    齊文昊的眼神,在黑暗中像刀一樣鋒利。
    這趟京城之行,看來,注定不會太平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東邊剛有點光。
    齊文昊推開門,背著塞滿東西的行囊,想悄悄離開。
    可他一抬頭,整個人都愣住了。
    院子外麵,村口的大槐樹下,黑壓壓的站滿了人。
    全村老少幾百口,一個不少,全都在這兒。
    沒人說話,也沒人點火把,就在天亮前最黑的時候,他們安靜的站著,眼睛都望著齊文昊家的方向。
    看到這副場景,齊文昊心頭一震。
    齊文昊鼻子一酸,腳步也沉重起來。
    他一步步走到人群前麵。
    村裏唯一的老秀才顫顫巍巍的從人群裏走了出來。他頭發花白,腰都快直不起來了,手裏卻寶貝一樣捧著一本舊書,書頁泛黃,邊角都卷了。
    “文昊…這是…這是我當年進京趕考時,自己抄的《會試策論解析》。”
    老秀才的聲音沙啞,他把書遞過來,齊文昊看到,上麵用朱砂筆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批注。
    “我沒本事,當年就輸在策論上。”老秀才臉上有點苦澀,“這裏麵,都是我當年答錯的地方,還有一些自己想的心得…你拿去,路上看看,說不定能有點用。”
    這本書裏,是一個讀書人一輩子的遺憾和寄托。
    齊文昊鄭重的接過書,對著老秀才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學生記下了。”
    這時,村裏的王二也抱著東西擠了過來。
    “文昊!餓了吧?俺家婆娘剛烤的紅薯,還燙著呢!”
    他把兩個冒著熱氣的烤紅薯往齊文昊懷裏塞。
    可能是太急了,一個沒拿穩,一塊滾燙的紅薯泥蹭在了齊文昊新棉袍的袖口上,留下了一塊黃色的印記。
    “你這笨蛋!”
    跟在後麵的李雲瑤一看,當場就急了,兩手一叉腰,眉毛都豎起來了。
    “哎,沒事沒事。”
    齊文昊卻笑了起來,他看著袖口那塊汙漬,一點沒生氣,反而大聲對大家說。
    “這叫開門紅!沾點咱們村的煙火氣,到了京城,才好中榜!”
    村民們也跟著笑了起來。
    一個婦人走上前,把幾個熱乎的煮雞蛋塞進他的行囊。
    另一個老漢,把一包硬邦邦的烙餅也塞了進去。
    接著,一個又一個村民默默的走上來,往他的包裏塞東西。
    他們不說好聽的祝福話,隻是用這種最實在的方式,想把全村最好的都讓他帶走。
    齊文昊看著這些樸實的臉,看著那個快被塞爆的行囊,胸口發堵,眼眶也熱了。
    他猛的後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衣服,對著眼前的父老鄉親,深深的彎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