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多線布局,警方的迷霧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A+A-


    黑石監獄,李遙的意識空間。
    新兌換的三名殺手與張偉、張麗並排站立,五道身影,寂靜無聲。他們的麵容被數據流覆蓋,隨時可以變成街上任何一張平平無奇的臉。
    李遙的計劃,在獲得這股新生力量後,徹底展開。
    他要的,不是一場局限在順城的複仇。
    他要的,是一場席卷全國的清算!
    “張誌成,分派任務。”李遙的指令在意識空間中響起。
    “指令已接收。”
    “張麗,維持‘毒師’的作案特征。下一個目標,城西‘速貸通’老板,王東海。此人放高利貸,逼死三人,手上沾血。用毒,現場處理幹淨,符合警方對‘毒師’的側寫。”
    “確認。”張麗的身影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李遙的意念轉向另一人,“張鳴,你的目標,仁德藥業董事長,周仁德。他是當年構陷徐雯入獄的推手之一。換個方式,不要用毒。我要一場看起來像意外,或者根本無法追蹤來源的謀殺。手法必須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指向性線索,和張麗的案子拉開風格。”
    “確認。”張鳴的聲音同樣機械。
    “張偉,你繼續負責外圍,盯死專案組和趙家。”
    “確認。”
    “張小宇,張龍,立即出發。一個去平城,一個去宿城。抵達後潛伏,等我給你們當地的目標名單。你們的行動,要和順城這邊,在時間上打出配合。”
    “確認。”
    兩道身影應聲後,瞬間化作數據流,從意識空間中消失,奔赴千裏之外。
    五條線,同時啟動。
    順城之內,一明一暗。
    順城之外,埋下兩根引線。
    再加上張誌成這條無影無形的數據線,一張覆蓋範圍遠超所有人想象的巨網,正無聲地撒向全國。
    任務分配完畢,李遙的注意力轉回到從徐雯書房裏拿到的那兩份資料。
    “張誌成,把華康醫院那份‘活人倉庫’的清單,和我當年被栽贓的‘都市連環殺人案’所有卷宗,進行交叉比對。”
    當年他被陷害入獄,背後就有權力幹預的影子。如今看來,或許和這份地獄名單有更直接的關聯。
    “重點分析三個方向。”
    “第一,器官‘出庫’的時間,和我那起案子中所謂的‘被害人’,在時間線上有沒有巧合。”
    “第二,清單上所有客戶的大額資金流向,查清楚他們買命的錢從哪來,又流向了哪裏。”
    “第三,深挖名單上每個人的社會背景和人脈網絡,給我建一個關係圖譜,找出他們之間的共同點!”
    “正在建立數據模型,預計需要七十二小時完成初步分析。”張誌成開始高速處理海量數據。
    李遙的目的很清楚。
    清算名單上的罪人,隻是第一步。
    他真正要做的,是把這張罪惡網絡背後的構建者,那個藏在最深處的幕後黑手,連根拔起!
    ……
    接下來的兩天,順城表麵風平浪靜。
    聯合專案組的辦公室裏,氣氛卻一天比一天凝重。
    趙平安每天準時打卡上班,往那兒一坐,也不說話,就帶著那張標準化的微笑,看所有人忙得團團轉。
    他就像一尊神像,供在那裏,讓畢卓和周覃這些辦案的警察渾身難受,如坐針氈。
    第三天清晨,平靜被一聲刺耳的電話鈴聲撕碎。
    市局指揮中心通報:城西“速貸通”公司的老板王東海,死在了自己的辦公室裏!
    畢卓和周覃火速趕到現場。
    現場勘查的結果,讓每個刑警的後心都竄起一股涼氣。
    王東海癱在老板椅上,臉色發紫,嘴角掛著白沫。
    門窗完好,沒有打鬥痕跡,幹淨得和薑誌責的死亡現場一模一樣!
    方雪峰的緊急屍檢報告隨後出爐,死因是某種罕見的神經毒素,與之前“順城連環案”裏某個地痞的死法完全一致。
    “操!毒師,又是那個瘋婆子!”周覃咬著牙,一拳狠狠砸在車門上,震得車門嗡嗡作響,“她到底想幹什麽?之前殺混混,後來殺薑誌責,現在又回頭殺一個放高利貸的?她的目標到底是誰?媽的,一點規律都沒有!”
    畢卓的臉也黑得像鍋底。
    凶手的動機越來越模糊,一會兒是為民除害的俠客,一會兒是針對上流社會的殺手,現在又變回清理社會渣滓的清道夫。
    這種毫無邏輯的目標選擇,讓警方的所有側寫和動機分析,都成了一堆廢紙。
    就在整個專案組被王東海的案子搞得焦頭爛額時,第二個電話打了進來。
    仁德藥業董事長,周仁德,死了。
    當畢卓和周覃趕到周仁德的郊區別墅時,現場已經被轄區分局封鎖。
    周仁德倒在二樓的家庭健身房裏,脖子上有一道幾乎看不見的細微創口,法醫初步判斷,頸動脈被利器瞬間切斷,秒殺。
    現場,同樣幹淨得讓人絕望。
    監控被技術手段抹掉了關鍵片段,凶手進出的痕跡蕩然無存。
    這手法,幹淨利落,一擊斃命,和王東海的毒殺案,以及薑誌責的注射案,風格截然不同。
    “出現了新的殺手。”
    這個念頭,瞬間鑽進了專案組所有人的腦子裏。
    或者說,“影子殺手”這個團夥裏,有第三個甚至第四個成員,而且每個人的殺人手法都不一樣!
    專案組的會議室裏,白板上新增了王東海和周仁德的照片。
    一整天過去,調查毫無進展。
    薑誌責,王東海,周仁德。
    一個醫學泰鬥,一個高利貸頭子,一個藥企老板。
    社會階層、人際關係、生活軌跡,完全不搭界。
    “等等!”一個年輕刑警忽然抬起頭,他指著白板,“畢隊,周隊!我查過徐雯的案子。當年把她送進去的,除了薑誌責的關鍵偽證,周仁德的公司也提供了所謂的‘敲詐’證據!這兩個死者,都跟徐雯有仇!”
    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周覃立刻追問:“那王東海呢?這個放高利貸的,跟徐雯有關係嗎?”
    那名刑警搖了搖頭:“查過了,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徐雯的社會關係很簡單,出獄後基本就是個隱形人,根本不可能認識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