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堵門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A+A-


    “徐豐徐指揮使,你終於肯露麵了。”
    宋審虔騎馬上前,冷冷的看了一眼這個昔日的下屬,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
    徐豐則是不卑不亢的答道“末將見過節使大人,末將接駕來遲,還請監國殿下恕罪。”
    宋審虔則是一擺手道“我已經不是河陽軍節度使,不用再如此稱呼,既然來了,就跟我去見過監國吧。”
    “遵令。”
    徐豐起身剛想上前,卻被幾名內殿直的士兵攔住去路。
    宋審虔回頭,眉頭一皺問道“徐豐,規矩你不懂嗎,你見殿下,帶這麽多護衛幹什麽,讓他們退下。”
    “這……”徐豐有些遲疑。
    雖然如今已經確定是李幼澄親來,應該是沒有識破他的計劃,但凡事無絕對,如果就這麽一個人去,萬一出了岔子被直接拿下可就萬事皆休了。
    但看這情況,自己想要帶護衛覲見也是不太現實。
    要不要冒這個險,徐豐一時有些拿捏不定。
    畢竟如果拒絕覲見等於是公開自己有不臣之心,現在堡門沒有關閉,直接動手李幼澄有不小的概率能夠逃脫。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宋審虔和在馬車裏的永安公主比他更為緊張。
    白超壘居高臨下,對山下的情況一覽無遺,為了防止被看出破綻,所以除了這一百護衛以外其他的兵馬都沒有動彈,隻有等他們進入堡壘之後才會動兵,而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拖延時間。
    時間拖的越久計劃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徐豐立刻翻臉動手。
    同時心中也期望著徐豐能犯一回蠢,如果能直接拿下徐豐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此時副將王成已經走到徐豐身旁,眼神詢問要不要動手。
    徐豐則是一咬牙微微搖頭,事情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絕不甘心失敗。
    不就是冒點險嗎,這麽多年屍山血海都過來了,還怕這點危險。
    他當即對著宋審虔一抱拳道“是末將孟浪了,你們都退下,本將這就去拜見監國殿下。”
    此話一出,宋審虔心中不經狂喜,隻要徐豐進來,那就大事成矣。
    宋審虔一揮手示意攔路的兵士退開,徐豐剛想邁步進去,突然一名士兵從堡牆之上狂奔而來,大喊道“將軍,山下軍隊有異動,上千步兵正沿山道逼近堡壘。”
    “什麽。”徐豐猛地停住腳步。
    而這番話同樣傳到了宋審虔的耳中,當即意識到計劃敗露,明明隻差一步就能抓住徐豐,心中暗暗可惜的同時大喝道“動手。”
    說罷手提長槍直取近在咫尺的徐豐想要擒賊先擒王。
    但徐豐也是曆經多年戰陣的老將,察覺到不妙第一時間後撤,也不管體不體麵一個驢打滾避開了一名攻擊,身後的一名親兵代替他被宋審虔一槍挑飛。
    宋審虔想要追擊之時,徐豐的親兵便已經湧了上來將他護到了後邊。
    宋審虔再次暗歎一聲可惜,隨即開始排兵布陣,指揮手下兵士列陣防禦。
    “快,殺光他們。”徐豐毫不猶豫的下令。
    附近的河陽軍立即手持兵刃蜂擁而至,在這狹小的堡門內外,數百人戰成一團。
    河陽軍的兵力占據絕對優勢,不過好在堡壘大門不大,一定程度上限製了人數優勢,守個一時半刻不是問題。
    現在就看是援軍先行趕到還是河陽軍先把他們殺光。
    “快,調弓箭手過來。”
    徐豐也知道時間的緊迫性,一邊調派弓箭手向堡門內射擊,同時安排人從堡牆上下去,從後方進攻,兩麵夾擊,想要盡快剿滅這百名護衛。
    “保護殿下。”宋審虔一聲令下,十幾名士兵立馬持盾圍攏在馬車周圍。
    這次充當護衛的兵士全是內殿直的人,內殿直專職護衛,自然配備盾牌,但即使如此,這麽狹窄的地方擁擠這麽多人,也時不時有人被箭射而亡。
    再加上後方出現的叛軍越來越多,必須得分散一半人馬前去抵擋,兩麵夾擊之下陣線已經岌岌可危。
    ……
    鐵門鎮北側
    從馬直和左射軍仍在對峙,雙方誰也沒有先動手的打算。
    此時,東側突然有一騎飛奔而入左射軍的隊伍之中。
    哨騎對著周瓌稟報道“將軍,後方奉國軍主力遭到成建製騎兵騷擾,前行困難,奉國軍主將何副都指希望將軍派遣騎兵幫忙牽製。”
    周瓌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從馬直大軍,不經冷笑一聲“原來如此。”
    思索了一下,當即下令調遣兩都騎兵前去支援奉國軍。
    雖然前去騷擾的騎兵有一個營,但奉國軍有幾千人馬,一旦有了騎兵相助,哪怕不多,隻要能夠做到步騎協同,少量騎兵再敢衝陣騷擾就會有危險。
    隨著兩都騎兵離去,對麵的左射軍就隻剩下八百人,開始緩緩變陣。
    就在此時,已經晉升為從馬直都虞侯兼第三營指揮使的馬涼第一時間察覺到了敵陣的變化,並且敏銳發現了機會。
    當機立斷對著身旁親兵吼道“快,你去通知許都指,讓他率第一第二營從正麵進攻,三營的兄弟聽我號令,衝鋒。”
    “這,虞侯,我們不曾事先知會都指大人,私自進攻是不是不太合適啊。”一旁的副指揮使有些猶豫。
    但立馬被馬涼嗬斥道“戰場之上,機會稍縱即逝,哪有這麽多時間請示匯報,出了事責任老子背,你現在要是不聽軍令,老子現在就砍了你。”
    副指揮使神情一凜,他知道這位老上級的脾氣,不敢再多說,率領兵馬就跟了上去。
    從馬直側翼,數百騎兵浩浩蕩蕩向左射軍左翼方向殺了過去。
    第三營的突然出動讓其他兩營包括在中軍的許安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直到馬涼的那名親兵迅速騎馬趕到,向許安稟報了事情的原委。
    如今的四營指揮使之中,隻有這位第三營指揮使馬涼沒有靠關係,完全是靠實打實的軍功從一名騎兵一路升上來的,對於戰爭的經驗也最為老道。
    許安聽完稟報,略一思索,不但沒有去追究馬涼私自出擊的責任,反而果斷選擇相信這名老將,當即下令道“第一、第二營聽令,全軍衝鋒。”
    話音落下,近千騎兵猶如洪流一般組成雁形陣向左射軍發起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