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三戰三捷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怎麽可能,他們什麽時候到的我們後方。”
    鄧密有些不可置信的回頭看去,臉上更是感覺一陣火辣辣的疼。
    因為兵力不足,為了確保軍陣能夠抗住上千鐵騎的衝擊,他把絕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前方以及左右兩側,後陣如今確實是最為空虛的地方,陶烈這支奇兵確實打到了他的七寸。
    他慌忙命令軍隊進行變陣,想要堵住後方的缺口。
    但此時許安派出的兩翼騎兵突然改變打法,重新列成攻擊陣勢向著鄧密所部發起衝鋒。
    鄧密無奈,為了確保變陣之時不被敵軍所趁,隻能更小心的調動兵馬,但這無疑減慢了變陣的速度。
    陶烈率領數百騎兵就這麽一頭紮進了匡國軍後陣之中,並且成功在陣線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快,收縮左側陣線,騎兵支援後陣穩住陣型。”鄧密鐵青著臉繼續下達著軍令。
    一番廝殺過後,雖然成功穩住了陣型沒被攻破,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左側數百步兵被迫放棄。
    看著失去陣型保護的三百步兵被眾多騎兵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來回衝殺,鄧密心中竟然生出一種無力感,這將與將之間的差距真就這麽大嗎。
    “撤兵吧。”不遠處,看著已經縮成刺蝟一樣的匡國軍,許安知道已經沒有便宜可占,而且手下兵將已經鏖戰一日一夜,再打下去鐵打的人也熬不住,當即率兵退去。
    目視著敵騎消失在夜色之中,鄧密帶著人追不敢追,撤又害怕許安再殺一個回馬槍,就隻能這麽傻不愣登的繼續在原地列陣。
    直到天光放亮,在派出的哨騎確定方圓十裏之內不見敵軍蹤影之後,這才灰頭土臉的開始撤軍。
    同州城內,安重霸看著這些狼狽不堪的殘兵敗將,年過半百的人當場氣急攻心,一口鮮血從嘴中噴了出來。
    “節帥,節帥,您沒事吧。”周圍的下屬連忙搶上前揉胸捶背,一個個麵色擔憂
    安重霸在下屬的攙扶下艱難坐下,咬牙切齒道“許安狗賊,安敢欺我,我必殺之。”
    沒過多久,許安一日轉戰百裏,三戰三捷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關中。
    ……
    回到河西縣城,在命令大軍休整之後,許安也返回了縣衙住處。
    隨著精神鬆懈下來,疲憊的感覺一陣一陣湧了上來,累的他隻想倒頭就睡。
    但許安知道自己還有事情要處理,隻能強撐精神召來了掌管後勤的度支使。
    “這次大軍繳獲不少武器盔甲,你清點之後盡快分發給新征召的鄉勇,讓他們盡快形成戰鬥力。”
    “是。”度支使點了點頭,突然上前輕聲問道“大將軍,這些鄉勇是不是全部編入侍衛親軍。”
    許安一愣,不過隨即明白度支使此話隱含的意思,略一思索後道“你分一半給陶烈處理,大敵當前,各軍之間還是需要精誠合作。
    不過那些繳獲的馬匹馬具要優先補充親衛營,剩餘的再給保義軍進行補充。”
    “下官明白了。”
    等度支使告退離開,許安再也撐不下去,連衣服都沒脫直接躺在床上倒頭就睡,一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才被餓醒。
    在手下送來飯食之後,一頓風卷殘雲吃了個肚圓,然後又去更衣洗漱,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這才感覺全身放鬆了下來。
    “將軍,郭威將軍求見。”還沒休息多久,就有親兵進來稟報。
    “看來浮生半日閑是偷不到了。”
    許安無奈的搖搖頭,前去縣衙後堂去見了郭威。
    “不好好休息,什麽事這麽緊急。”
    郭威上前道“大將軍,昨日跟蹤方定波的人回來了,說是方定波帶人進了郃陽縣。”
    “郃陽縣?”許安眉頭微微一皺,伸手道“拿地圖來。”
    看著地圖上郃陽縣所處的位置,閉目思索了半晌,敲了敲地圖說道“這郃陽縣位置關鍵,地處華陰縣和河西縣之間,拿下它,我們與相裏金的地盤就能連成一塊,下一個進攻目標就是這裏了。”
    “大將軍,那我們什麽時候出兵。”一聽又有仗打,郭威不經興奮的問道。
    許安搖了搖頭道“蒲津渡至關重要,這裏的兵暫時不能動,而且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像河西縣這次城內官員主動投降獻城可遇而不可求。
    你讓蕭巡去準備一下,帶一都人馬隨我回潼關,你繼續在河西縣練兵,這次得了這麽多武備器械,再加上縣內原有的武庫,湊一湊可以新增三千可戰之兵,這事就交給你了。”
    “末將必然不負大將軍期望。”郭威一抱拳鄭重保證道。
    許安點了點頭,又隨即召來了陶烈,在把河西縣兵馬的指揮權交給郭威以及陶烈共管之後,許安便帶人星夜返回潼關。
    ……
    潼關關城之內,原防禦使府邸被充作了臨時行宮,李幼澄如今就居住在這裏。
    正廳內,原內殿直都指揮使楊彬站在一側正在稟報著什麽。
    自洛陽突圍而來,楊彬的功勞雖然不如許安耀眼,但一路跟隨禦駕跋山涉水也是忠心耿耿,如今已被李幼澄任命為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代行都指揮使之權。
    同樣升職的還有吳昭,在堅守白超壘三天之後,他便帶著剩餘兵馬遁入鬱山逃跑,終於在幾天前到達了陝州。
    不過一千五百忠順軍,除了陣亡的數百人以外,還有將近一半在中途走散了,大概也不會再回來了。
    這就是允許自由逃跑的代價,不過這事在當初下達命令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也沒人怪罪。
    而吳昭也因功被提拔為侍衛親軍步軍都虞侯。
    楊彬對著李幼澄一禮道“殿下,如今我軍成功新募兵員近一萬,其中內殿直五營兵員已經補充完整,並重建了外殿直,還補齊了忠順軍的缺額。
    下一步,臣準備籌備恢複帳前軍,如今已初建了兩個營頭,如今侍衛親軍步兵人數已超過八千人。”
    “楊將軍做的很好。”李幼澄不經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新募兵員缺乏戰鬥力,兵器盔甲更是難以配全,但總比沒有強。
    隨著楊彬退下,等候在一旁的鄭衝就緊接著上前匯報馬軍司的情況。
    在許安的推薦下,鄭衝如今擔任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從馬直都指揮使一職則由馬涼接任。
    本來許安還想推薦馬涼擔任馬軍都虞侯一職,但沒想到宋審虔橫插一杠子,把鐵林都都指揮使程橫給推了上去,隻好作罷。
    得益於這次先後擊敗左射軍以及契丹騎兵,繳獲了大量馬匹和馬軍裝備,如今從馬直和鐵林都都恢複了四營滿編的狀態。
    不過騎兵比步兵更注重作戰經驗,雖然人數恢複了,但想要形成戰鬥力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李幼澄此時臉上滿是笑意,如今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好,雖然大局還未定,但總算能讓她看到希望。
    就在此時,內侍秦繼旻從側門趨步而來,輕聲稟報道“殿下,許大人回潼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