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各方反應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隨著同州城被破,消息在關中內外飛速開始傳開。
第一個收到消息的地方自然是得到飛馬報捷的潼關。
隨著報捷的信差手持紅色令旗飛馬奔入潼關,整個潼關關城內都沸騰了。
李幼澄的臨時行宮內,進宮賀喜的臣子一波接著一波,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李幼澄更是喜的杯子都碰了,第一時間派人前往同州宣旨嘉獎,並讓許安攜報功文書盡快回潼關獻捷,也好論功行賞。
當然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憂,當天下午,某高姓禦史就被認定為挾私彈事,以瀆職罪入獄,而他就是前些日子帶頭彈劾許安無功糜餉之人。
世間事有時就是詭異,當日他彈劾許安時,朝堂之上一呼百應,風光無兩,今日他下獄,也沒人為他喊冤置言,反而人人唾棄。
緊接著長安那邊也收到了消息,而在收到消息的當天,集結了一個多月都沒準備好的大軍竟然在當日就集結成功了,並且第一時間向著華州方向開進。
河中府,蒲州城內已被劉知遠帶兵接管,如今從各地匯聚而來的兵馬已經超過三萬。
一個月前,匡國軍節度使安重霸派人緊急傳來書信,言稱同州被圍,急需救援。
一番商談之後定下計策,由安重霸在同州城固守待援,等到劉知遠籌夠足夠的船隻渡河支援,到時兩麵夾擊破敵。
本以為以安重霸多年在同州城的經營,再加上同州城高牆厚,固守個兩三個月肯定不是問題,但沒想到剛剛噩耗傳來,同州城竟然隻守了一個多月就被破了。
“許安,許安,又是這個許安。”
“砰”的一聲,府堂之內劉知遠一把摔了一個筆洗,臉上盡是怒容。
他自從跟隨石敬瑭起兵以來,雖不說百戰百勝,但也從來沒有這麽憋屈過,也不知道這許安是從哪個犄角旮旯裏鑽出來的,因為這個人他已經先後被石敬瑭斥責過兩次了。
“都使,您看我們還繼續渡河的準備嗎。”一旁的副將小心翼翼的問道。
“渡個屁,就這幾條破船,沒人接應,等著被岸上的人當靶子打嗎。”氣頭上的劉知遠對著副將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
不過氣消之後他也覺得不妥,擺了擺手道“此事還是等我上奏陛下,等候聖裁吧。”
……
與此同時,華州城內的馬德忠、餘讓、陳林三人皆是麵色陰沉。
先是同州淪陷,然後是長安方麵宣布出兵征討叛逆,叛逆是誰不言而喻。
而今天,商州刺史郭瓊率商州文武親往潼關朝見監國,代表著商州已經重歸朝廷治下。
隨著壞消息一件一件傳來,代表著華州城不但已經成了孤城,而且如今還是四麵楚歌,根本沒有半點翻盤的可能性。
“哼,我早勸你們歸順朝廷,現在好了,你們說怎麽辦吧。”陳林看著兩人怒氣衝衝。
馬德忠也是臉色難看,但還是強撐著說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我們必須齊心協力想辦法自救。派去使者回來了嗎。”
餘讓有些泄氣的開口道“剛剛回來,但朝廷那邊開出的條件實在有些苛刻,他們要求我們無條件投降,聽候處置。”
“不可能,哼,我華州牆高城堅,還有上萬兵馬,還沒有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朝廷如此咄咄逼人大不了魚死網破。”
馬德忠當即大怒,咆哮之聲在廳堂裏回蕩,但片刻之後還是一屁股坐回椅子,頹然道“再派人去談,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可以不保留原職,但必須不能追究前罪,而且得保留我們的官身。”
與此同時靜難軍節度使府,順義軍節度使府、商州刺史府、坊州刺史府主要掌權之人都在緊急召集手下緊急磋商。
朝廷之勢席卷關中,已經占據了一定的主動。
其中鳳翔府西平王府內也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爭論。
自李從珂自鳳翔起兵稱帝之後,為了拉攏李從曮與其舊部,再加上鳳翔軍民所請,便重新讓李從曮複鎮鳳翔節度使,並加封西平王。
思政堂內,李從曮身穿四爪龍袍,雖年近四十,卻麵目俊朗,形象頗為儒雅。
堂下,王府屬官與節度使幕府屬官分左右而立,涇渭分明。
李從曮看了一眾僚屬一眼,淡淡問道“同州那邊有什麽消息傳來嗎。”
王府長史當即上前奏對道“王上,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安重霸固守同州,大唐朝廷以相裏金為主帥,許安為先鋒圍攻同州,但華州選擇與同州聯盟,由先鋒許安主持前線軍務。”
李從曮微微一笑道“安重霸畢竟是久經沙場之老將,如今憑借大軍守城,又有鎮國軍那幫人相助,想來短時間內朝廷難以攻破同州城。”
“王上英明,根據消息確實如此,如今相裏金被華州大軍拖住,許安率兵圍攻同州城如今已一月有餘,難有寸功。”王府長史柳河立馬恭維了一句。
站在右側首位的節度副使安全之不經不屑的撇了一眼柳河,也隨之出列道“王上,如今蒲津渡東岸有晉軍大批兵馬集結,並且不斷搜集過河船隻,顯然是準備強渡黃河和安重霸兩麵夾擊朝廷兵馬。
如今我軍兩萬先鋒人馬已經過渭水,進至武功紮營,隨時可以出兵同州,下一步如何行動,還請王上示下。”
此話一出,思政廳內氣氛陡然一變,所有人都神情嚴肅的看向李從曮,等待著他的回答。
鳳翔鎮乃關中重鎮,統領一府三州之地,兵強馬壯,帶甲之士數萬,如今的同州之戰,無論他們選擇幫誰,都基本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
李從曮卻是不慌不忙的輕啜了一口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們覺得呢?”
王府長史柳河當即開口道“王上,隻要朝廷攻能下同州,建立沿河防線,再加上潼關天險,基本就有自保之力。
若是再加上我們鳳翔鎮的實力,站穩關中之地十拿九穩。
依臣淺見,對比石敬瑭開出的條件,朝廷開出的條件顯然更為優厚。
王上若是成了樞密使,又加之親王之尊,借此掌控朝廷也不是難事,關中之地將盡入王上之手。”
顯然柳河是支持出兵相助朝廷,但節度副使安全之卻立馬跳出來唱反調“柳長史此言差矣,如今晉帝連戰連捷,攻下洛陽之後大有席卷天下之勢,大唐朝廷如何以關中一隅之地對抗整個北方。
如今天下形勢多變,當以穩為主,如今晉帝既願意許王上親王之尊,仍掌鳳翔,我們何必要冒險去對抗晉朝大軍,歸附晉帝既無風險,又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何樂而不為,還請王上三思。”
柳河不經冷哼一聲,斥道“不思進取之輩,王爺雄才大略,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豈會錯過。”
緊接著,思政廳內不斷有人出列,有支持柳河的也有支持安全之的,兩波人互相指責吵的不可開交。
其中大部分王府官員全都站在了柳河一邊,而節度使幕府官員則是力挺安思之。
兩波人馬此時橫眉冷對,皆是怒視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