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竹林中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A+A-


    它就叫《竹林中》!
    《竹林中》是日本文學巨匠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
    它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史上結構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這篇小說的偉大意義在於,它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敘事革命。
    芥川龍之介徹底拋棄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僅通過七個相互矛盾的當事人的證詞,來構建一樁迷案。
    案件的真相被徹底懸置,敘事的重心從“發生了什麽”轉向了“人們為何如此敘述”。
    這種極致的形式本身,就是小說的全部深度。
    它揭示了真相是虛無的,存在的隻有被利益、虛榮與尊嚴所扭曲的敘事。
    它不僅是對人性的深刻拷問,更是一種關於敘事權力的元小說,其思想的前衛性,至今仍遙遙領先。
    它是一座真正的敘事藝術高峰,令後世無數創作者仰望。
    除此之外,其開創的敘事技巧已成為一個專有術語。
    超越了文學領域,成為描述真相相對性的通用詞匯。
    這個詞匯大名鼎鼎,就是“羅生門式敘事”。
    雖然嚴格來說,“羅生門”這一概念的直接源頭是芥川1915年的短篇《羅生門》。
    但將這個概念推向世界的是黑澤明在1950年的電影《羅生門》,該電影融合了短篇《羅生門》的故事背景和《竹林中》的敘事技巧。
    最終使得“羅生門”成為全球通用的文化符號,指代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場景。
    顧遠回憶了一下《竹林中》。
    故事圍繞一起發生在日本平安時代的竹林凶殺案展開,核心是通過七位證人或當事人的供詞,拚湊出了一樁沒有真相的案件。
    首先登場的是樵夫的證詞,他是屍體的最初發現者。
    他詳細交代了現場狀況,並推測受害者武士是他殺,且被殺前有過一場惡鬥。
    但他卻說沒有看見腰刀。
    然後是行腳僧的證詞,他敘述了曾看到武士夫婦,對女人的穿著和他們騎的馬有印象。
    並提到武士腰間別著刀。
    差役的證詞則交代了抓住多襄丸的時間、地點以及當時的諸多細節,並憑職業眼光斷定凶手是多襄丸。
    老嫗作為真砂的母親,她交代了真砂和武弘的身份、年齡和性格,認定是多襄丸殺了女婿。
    重頭戲則是接下來三個人的證詞。
    大盜多襄丸承認自己侮辱了武士的妻子真砂,並設計綁住武士。
    但聲稱是真砂要求他和武士決鬥,最終他在決鬥中殺死了武士。
    他將自己描繪成一個雖為盜賊但仍有尊嚴的人,強調決鬥的正當性。
    而作為武士妻子的真砂,哭訴自己被多襄丸侮辱後,因丈夫冷酷蔑視的眼神羞愧絕望,決定同他一起赴死。
    她在親手殺死被綁在樹上的丈夫後,數次自殺卻沒有成功。
    她將自己包裝成受辱後崩潰的受害者。
    武士的幽靈借巫婆之口稱,強盜侮辱了他妻子後,妻子竟聽信強盜的話,願意跟他走。
    並且強烈要求強盜把自己殺了。
    麵對妻子的所作所為,武士傷心痛苦,拾起掉在地上的小刀,刺進自己的胸口自殺。
    他將妻子真砂釘在了背叛者的位置。
    小說到此為止,每個人的敘述都既互相印證又彼此矛盾,案件的真相被徹底懸置。
    顧遠理清思路後,開始動筆。
    但他沒有全盤照抄,而是微調了一些細節。
    比如說將武士改為武俠高手,其妻改為江南書香門第之女等等。
    並將故事背景放在了一個架空的江湖裏。
    使其更符合中國寶寶的體質。
    ……
    “你又寫了什麽故事?”結束頒獎典禮,羅輯好奇地問道。
    見識過顧遠太多的神級發揮,他早已麻木了,但是這次評委的評價卻依舊讓他感覺到無比好奇。
    “說你這篇小說完成了對敘事權力本身的審視與解構,誰掌握敘事,誰就能定義真相那種的敘事權力……”
    “那你是怎麽將它和悖論所融合進去的呢?”
    “嘖,你是超標怪啊,為什麽這麽全能?”
    羅輯在一旁喋喋不休,顧遠則專注著回許星眠的微信。
    “恭喜你。”程思遠走了過來。
    “你果然沒放水,我為你能夠重視我這個對手而表示感激。”
    “我承認你短篇寫的比我好得多,但是長篇就未必了,咱們參加保送時再一較高下。”
    顧遠還沒回話,羅輯先嘖了一聲:“你咋這麽中二呢?來,坐下吃個橘子,少說那些有的沒的。”
    程思遠猶豫了一下,緩緩坐了下來,羅輯順勢拍了拍他肩膀。
    “小遠啊,我問你,你寫作時用了十成的功力,是因為我嗎?”
    程思遠拍走他的胳膊,嫌棄地說道:“說話就說話,別動手動腳。怎麽可能是因為你,你也對我構不成威脅啊?”
    羅輯笑了:“對啊,同理,你憑什麽認為顧遠寫出一篇好文章是因為你呢?”
    程思遠麵色一僵。
    他還不服氣,想說什麽,卻想不出來反擊的話語。
    顧遠終於有插上嘴的機會,無語地說道:“行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咱們還是想想保送相關的吧,你們想好寫什麽了嗎?”
    程思遠搖了搖頭,來了一句:“我覺得會比你寫得好。”
    “嘿。”羅輯又樂了,“你這鐵頭娃,你要是能比顧遠寫得好那隻能代表一件事,你找代筆了。”
    “你倆身為校友,能不能和諧一點……”
    程思遠沒再發言,羅輯想了想:“我嘛,肯定是要寫科幻的,具體還沒想好……”
    “再說了,現在著什麽急,明年,哦不今年不是還有一個文學競賽嗎?你不打算參加了?”
    “參加啊,但是我覺得咱們現在就可以構思作品了啊。”
    顧遠攤了攤手。
    其實說的沒錯,顧遠現在完全可以開始準備參加保送的事宜了。
    而最終爭奪保送名額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出書。
    在高一高二兩年裏,選手們需要始終參加不同類別的文學競賽來獲得積分,這考驗的是選手們持續性的努力,全麵的文學素養和穩定的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