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李白毀滅了太陽係?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A+A-


    “無論是《草房子》亦或是《詩雲》,都表明了類型文學的創作手法與嚴肅的思想探索並非涇渭分明,顧遠的作品就是在二者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當然,並非所有聲音都一致讚揚。
    畢竟現如今顧遠的身份愈發顯赫,影響力也持續擴大。
    大眾對他的作品自然也會更加嚴苛挑剔。
    比如就有讀者發帖直言:“相比於《鄉村教師》中那個用生命點亮文明之火的鄉村教師形象,《詩雲》裏的人物顯得蒼白以及符號化。”
    “顧遠是不是過於沉迷探尋思想,而忽略了小說最基本的敘事魅力?”
    這篇帖子立刻獲得了不少附議。
    “同意,讀完感覺很震撼,但震撼來自於那個點子,而不是故事本身。”
    “我還是更喜歡《鄉村教師》那種有溫度的故事。”
    當然,自然也會有擁護者。
    “《詩雲》的魅力本就不在於塑造一個多麽立體的人物,它的主角就是那個思想本身!”
    “你們要求一部兩萬字的小說麵麵俱到,是否有些苛求?”
    CR7:“從《閃光的生命》到《詩雲》,顧遠的科幻始終在探索‘何以為人’這個主題,這才是他科幻美學的連貫性體現。”
    ……
    在一片或理性或激烈的討論中,一些風格迥異的聲音也混了進來。
    因為某些娛樂文化小報也來湊了個熱鬧。
    “科幻王者顧遠重磅歸來!《詩雲》出世,整個圈子為之顫抖!”
    “統治了兩年短篇小說領域的那個男人,他……回來了!”
    “震驚!李白毀滅了太陽係?顧遠帶我們一起探尋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往事!”
    “快帶孩子來看這篇《詩雲》!閱讀推廣大使看了都說好!”
    ……
    即使這是相對小眾的科幻小說,在有著顧遠名頭的加持下,相關話題的閱讀量依然是迅速攀升。
    相較於那些頗為專業的討論,普通讀者的感受則更為直接。
    “我靠!寫的真牛逼!”
    “這就是科幻嗎?看完第一時間感覺震撼與渺小感,緊隨而來的就是深刻的惆悵與慰藉。”
    “是啊,技術可以窮盡詩歌的一切形式,卻無法定義何為美。”
    “所以,顧遠的觀點是技術終究無法觸及藝術的本質?”
    “耗盡一個星係的能量將漢字排列組合出所有詩歌,不愧是顧遠啊,依舊體現了他科幻創作中一脈相承的浪漫。”
    “邏輯上我明白神級文明的偉大,但情感上無法接受人類藝術被如此碾壓。幸好結局是神也無法定義美。”
    “《詩雲》的思想內核是頂級的,但作為一個故事,它留給我的回味不如《鄉村教師》那麽持久。我期待顧遠能在一部更長的作品裏,把這種級別的思考融入一個更豐滿的故事和更鮮活的人物命運中。”
    在洋蔥網的《詩雲》專題下,則是有著一條短評被頂到最高。
    來自不知名網友,顯然是閱讀《詩雲》後有感而發。
    “最極致的浪漫,不是為你寫詩,而是為你創造一個能寫盡所有詩的宇宙。”
    ……
    總之無論評價是讚譽、批評還是保留意見,《詩雲》的發布,確實在整個文化界激起了漣漪。
    而“顧遠科幻美學”這個詞,也開始被廣泛地提及和討論。
    ……
    《詩雲》所引發的熱潮還沒完全褪去,另外一則消息的公布,卻是使得顧遠的討論度再次上漲。
    那就是金石獎公布了今年度各獎項最終入圍的作品名單。
    《草房子》赫然在列,並且占據兩項。
    它分別獲得了“最佳語言藝術獎”以及“最佳長篇小說獎”兩項獎項的提名。
    金石獎作為華國內頒發給純文學作品的最高獎項,其關注度自然不言而喻。
    而最佳長篇小說獎又是其中毫無疑問的最高獎之一。
    因此《草房子》入圍該獎項,自然引來了許多注視的目光。
    連帶著刊登《詩雲》的《文學世界》,訂閱量又有了少量的上漲。
    而《詩雲》麵世後的半個月,來自顧遠的文字訪談也刊登在了《文學世界》的官網以及媒體賬號上。
    記者:“首先祝賀《詩雲》獲得廣泛關注。有讀者認為,相較於《鄉村教師》中令人動容的人物塑造……您如何看待這種評價?”
    顧遠:“謝謝。我很認真地看了這些討論,首先要感謝讀者們如此細致的閱讀和真誠的批評。”
    “《鄉村教師》試圖通過一個具體的人物命運,去折射文明傳承的宏大主題……”
    “而在《詩雲》的創作中,人物和敘事確實需要服務於核心問題……”
    “……”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使命,《詩雲》或許在情感的上有所犧牲,但我希望它在思想的上提供了另一種價值。”
    記者:“近期,‘顧遠科幻美學’一詞被許多讀者和評論家頻繁提及……您本人如何看待這個說法?”
    顧遠:“看到這個說法,我既感到榮幸,也有些惶恐。”
    “如果非要我自己來總結,我或許會將其描述為一種在宇宙尺度下的人文關切。”
    “……”
    “感謝讀者們為我梳理出了這條線索,這比我自己總結得要清晰得多。”
    記者:“那麽,在您看來,科幻文學最獨特的魅力或者說責任是什麽?”
    顧遠:“它讓我們有機會跳出日常和時代的局限,以一種更超然的視角,來回望人類自身。”
    “審視我們的文明、我們的價值,以及我們在宇宙中可能的位置。”
    記者:“未來在科幻領域,您還有哪些創作計劃?《詩雲》之後,讀者們可以期待什麽?”
    顧遠:“科幻始終是我創作版圖中非常重要的一塊……”
    “……”
    “事實上,一個更為宏大,結構也更為複雜的科幻敘事,已經在我的腦海中醞釀了相當一段時間。”
    “它將會是一個跨度極長、格局極為開闊的故事,試圖探討文明在宇宙尺度下的存在與意義。”
    “其中會涉及時間、空間、生命形態以及社會學層麵的更多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