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魔法對轟

字數:4903   加入書籤

A+A-


    那天晚上,很多高中男生在晚自習偷偷翻開了一本叫《龍族》的書。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想到,這個偶然開始的夜晚,會陪伴他們走過很長的路。
    張明也不知道。
    他隻是在被窩裏打開小手電,繼續翻到下一頁。
    ……
    隨著這一部的成功,《龍族》的影視化改編再度引發無數網友的討論。
    大多數都在討論選角問題。
    “我感覺這是我心目中的楚子航。@千裏零零一”
    “誰能演好源稚生?”
    “……”
    出版行業內,各大出版社和內容平台再次將故淵的作品和長江出版社的營銷作為重點案例分析。
    研究他們是如何持續製造話題,維係讀者粘性等。
    這些體現了故淵如今在通俗文學裏的商業地位。
    但是,正因為他的作品在商業上如此成功,迎合了大眾市場。
    所以關於他的批評始終未曾減少絲毫。
    有些是真的看不過去眼,有些則是眼紅,為了黑而黑。
    他們聯合到一起,係統性地從故淵作品中斷章取義。
    比如說截取路明非看到陳雯雯和別的男生說笑後內心酸澀的段落,打上了“宣揚屌絲心態”的標簽。
    或者攻擊《雲邊有個小賣部》。
    聚焦劉十三的失敗,批判“作品基調消極,否定奮鬥價值”。
    其中,有個帶頭衝鋒的博主,叫什麽“文學淨土”。
    在他的視頻裏,他侃侃而談。
    “《你的名字》抄襲日本民間傳說,毫無原創性。”
    “《雲邊有個小賣部》刻意賣慘,消費鄉土情懷。”
    “《龍族》係列宣揚早戀暴力,帶壞青少年。”
    “《查理九世》內容陰暗,建議下架。”
    視頻最後,博主信誓旦旦地說:“故淵根本不存在,是出版社打造的傀儡。”
    這個視頻的評論區堪稱是妖魔鬼怪聚集地。
    有人說:“早就覺得他的書有問題”。
    也有人說:“這樣的書不該給小孩看”。
    而類似的視頻則是越來越多。
    有人專門截取《龍族》裏路明非暗戀陳雯雯的段落,配上字幕:“教你做舔狗”。
    有人把《雲邊有個小賣部》裏劉十三失業的章節單獨拎出來,打上標簽:“讀書無用論”。
    幾個認證為“教育專家”的賬號也加入戰局。
    他們重點批評《查理九世》,說書中內容過於恐怖,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他們號召家長們一起舉報這套書。
    嗯,老生常談的問題。
    某些作家的粉絲團也來湊熱鬧。
    他們在微博上陰陽怪氣:“一天寫一萬字?怕是整個團隊在寫吧。”
    “連張照片都沒有,怕是長得見不得人。”
    一些自稱路人的網友跟著起哄:“我早就覺得他的書一般,不知道為什麽這麽火。”
    “隻能騙騙中學生了。”
    這些言論開始在互聯網上蔓延。
    網上開始流傳一份“避雷書單”,列表裏是故淵所有的作品。
    一開始,故淵的粉絲,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他們在論壇發了一篇長文,詳細對比了《你的名字》和所謂“原型”的區別。
    他們列出了每一個情節的原創之處,附上了詳細的文獻對照。
    還有人寫了數千字的分析,解讀《雲邊有個小賣部》裏描寫的人情世故。
    他引用書中段落,說明這些情節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現實。
    也有讀者專門寫了篇《龍族》的解析。
    他們仔細分析了路明非從自卑到成長的曆程,強調這本書的核心是“孤獨與成長“。
    “這下他們沒話說了吧。”這些粉絲在內心想著。
    然而,這些文章下麵很快出現了評論。
    “水軍來了。”
    “孝子洗地真賣力。”
    “你不懂,就是爛。”
    還有人直接複製粘貼同樣的回複:“垃圾書,垃圾作者。”
    書粉試著和其中一人講道理。
    他引用原文,指出對方理解錯誤的地方。
    對方回複:“不看,滾。”
    在另一個平台,有粉絲整理了《查理九世》中關於勇氣和友誼的片段合集。
    視頻製作得很用心,每個片段都配上了文字說明。
    評論區卻充斥著這樣的聲音:
    “又來洗白了。”
    “舉報了。”
    一位家長模樣的網友在視頻下留言:“我孩子看了做噩夢,就是你們這些人在推廣這種書。”
    粉絲耐心解釋,可以引導孩子正確閱讀。
    對方回複:“不聽不聽,洗地狗。”
    幾天後,書粉們發現他們的文章閱讀量很少。
    那些斷章取義的視頻卻還在首頁推薦。
    ……
    某間宿舍內。
    “算了。”一個胖子關掉電腦,“跟這些人講不通道理。”
    李天看著屏幕上那些千篇一律的評論,沒有說話。
    另一個同學抱怨:“我寫了三天的分析文章,根本沒人看,那些人就知道複製粘貼。”
    “……”
    “我那條講道理的評論,直接被刪了。”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
    李天緩緩說道:“要不……我們也?”
    ……
    於是,當粉絲們意識到理性溝通毫無用處後,一場規模浩大的反擊在互聯網上展開。
    幾天後,各大視頻平台開始湧現大量特殊的視頻內容。
    其中一個視頻將“文學淨土”三年前盛讚某部作品“開創文學新紀元”的采訪,與他如今批判故淵的片段交叉剪輯。
    並配文“經典雙標現場”。
    這段視頻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獲得了數十萬的播放量。
    同時,一份名為“避雷以‘文學淨土’為首的評論家的終極指南”的長圖開始流傳。
    這份指南詳細列舉了這賬號自相矛盾的言論以及邏輯謬誤,並附上了相關截圖證據。
    圖片風格完全模仿黑粉此前製作的“避雷書單”,不過效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
    舉報行動也同步展開。
    粉絲們集體向相關部門舉報那些教育專家的代表作,舉報理由為:“內容陳腐落後,嚴重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有粉絲甚至翻出某位專家十年前的爭議言論,以“思想立場有問題”為由進行實名舉報。
    更多創意內容也相繼湧現。
    有粉絲製作了“黑粉經典言論閱讀理解”係列,將“故淵的書是垃圾”等句子作為例題,要求分析其修辭手法和深層含義。
    還有什麽“黑粉表情包大賽”“黑粉說話風格賞析大賽”等等莫名其妙又搞怪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