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後山
字數:4875 加入書籤
林楓屏住呼吸,靜靜注視著那支隊伍。
隻見他們並未轉向岔路,而是徑直朝著大道的盡頭走去。
根據他記下的校園地圖,那條路的盡頭,連接的正是通往學校後山的小徑。
“後山……”
林楓在心中默念,眉頭不自覺地緊鎖起來。
據他所知,那裏除了些早已荒廢的設施和一片無人打理的樹林,別無他物。
那個光頭男人,帶著這群神情詭異的學生去後山,究竟要做什麽?
一股強烈的探究欲自心底升起,讓他無法輕易忽視眼前的異常。
他立刻集中精神,向隱匿在頭頂樹冠中的斑鳩下達了指令:
“跟上那支隊伍,看看他們最終去了哪裏,做了什麽。然後回男生宿舍向我匯報。”
“咕咕——”
斑鳩發出短促而清晰的回應。
隨即,樹冠中傳來一陣輕微的振翅聲,一道小小的灰色影子悄無聲息地滑入濃霧,遠遠地吊在了那支詭異隊伍的後麵。
見斑鳩跟了上去,林楓定了定神,不再停留,加快腳步朝男生宿舍的方向走去。
……………………
推開404寢室的門,就看到佐藤一郎和瓦西姆正對著一張攤開的草稿紙愁眉苦臉。
見林楓回來,兩人幾乎是同時眼睛一亮。
“林君!你終於回來了!”佐藤一郎立刻放下筆,急切說道,“這份《異常認知導論》的作業,我和瓦西姆完全找不到頭緒,能不能給指點指點?”
看著兩人抓耳撓腮的樣子,林楓聳了聳肩膀:
“別急,我還沒來得及仔細思考呢,一會兒咱們再一起討論。”
說著,他攤開本子,準備先畫個思維導圖,理清一下思路。
突然聽到輕微的振翅聲,是斑鳩回來了。
林楓立刻放下筆,對兩位室友說道:“我去陽台透透氣,找找靈感。”
他拿起半塊麵包和一小把玉米粒,起身走到了陽台,並順手拉上了陽台與寢室之間的玻璃門。
昏黃的光線透過霧氣灑在陽台上,帶著一股濕冷。
斑鳩安靜地站在欄杆上,小小的胸脯微微起伏。
林楓將麵包屑搓碎,和玉米粒一起放在欄杆邊緣,低聲道:
“辛苦了,邊吃邊說。什麽情況?”
斑鳩啄食了幾粒玉米,隨即仰頭,信息片段湧入林楓腦海:
“我跟過去了……那隊人沿著林蔭道一直走,上了通往後山的路。”
“他們在後山邊緣一處很偏僻的地方,走進了一棟看起來廢棄很久的老舊校舍。”
“廢棄的舊校舍?”林楓眼神一凝,“他們進去做什麽?裏麵有什麽?”
斑鳩的小腦袋歪了歪,繼續傳遞信息:
“我不知道。那舊校舍看起來陰森得很,窗戶都是黑乎乎的。”
“我剛想靠近一點看看,就感覺到一股很強的威脅。”
“抬頭一看,有一隻體型很大的老鷹在舊校舍上空盤旋。”
“我怕被它發現,不敢多待,就趕緊飛回來了。”
老鷹?
林楓抬頭看了看被霧氣籠罩的灰蒙蒙的天空。
在這種環境下,出現一隻具有攻擊性的猛禽,是巧合,還是那舊校舍的“守衛”?
他輕輕摸了摸斑鳩的羽毛,將剩下的食物都推到它麵前:
“你做得對,安全第一,先吃飽休息一下。”
斑鳩順從地低頭繼續啄食。
林楓從陽台回到寢室,帶著一身微涼的濕氣。
他在書桌前重新坐下,目光落在依舊空白的草稿紙上,指尖無意識地轉動著筆杆。
斑鳩帶回的信息還在腦中盤旋——廢棄校舍、詭笑學生、監視的老鷹——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秘密?
思緒又回到蘇婉布置的作業,要求分析的是“親身經曆或確信存在的異常現象”……
一個念頭本能地浮起:能不能就寫在這座詭校裏遇見的種種異常?
然而幾乎不需要思考,林楓便否定了這個想法。
這樣做無異於玩火,風險太大!
他必須選擇一個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可供查證與分析的現象。
筆杆在指間靈活地轉了幾圈,一個熟悉的詞忽然閃過腦海。
“鬼打牆”——這個在民間傳說中流傳甚廣,又兼具空間與認知異常特征的現象,再合適不過。
它指向的是人類在特定環境下空間感知的徹底失靈,完美契合“認知扭曲”的主題。
他點了點頭,不再猶豫,筆尖立刻落在紙上,開始勾勒核心框架。
他在紙張中央寫下核心主題:【“鬼打牆”現象與空間認知扭曲】
【一級分支:現象描述與認知衝擊】
定義:個體在自認熟悉或簡單環境中,陷入無法走出、路徑循環的異常狀態。
對常規認知的衝擊:
空間感知基礎崩塌:視覺、方向感、距離感等賴以導航的基本能力全部失效。
邏輯因果律失效:遵循常識邏輯的行動(如直行、轉彎)無法導向預期結果。
安全感徹底瓦解:熟悉環境瞬間變得陌生且充滿惡意,引發深層恐懼。
【二級分支:個體防禦機製分析】
初始階段(否認與合理化):
“隻是迷路了”、“光線不好”、“自己不小心”。
試圖用已知的、符合常理的理由解釋異常。
中期階段(焦慮與嚐試突破):
重複嚐試、做標記、呼叫求助,行為逐漸失去條理。
情緒從困惑轉向焦慮、恐慌。
後期階段(認知接受與心理調適):
被迫暫時接受“走不出去”的現實,停止無效掙紮。
可能伴隨民間方法的嚐試(如小便、罵髒話、靜坐等待)。
部分個體會產生“被捉弄”或“超自然幹預”的模糊信念。
【三級分支:社會/文化層麵的應對與解釋體係】
科學解釋路徑:
偏向於環境因素(缺乏參照物、地形相似性)與生理心理因素(大腦平衡器官故障、應激狀態下的判斷力下降)的結合。
民俗解釋與神秘化:
歸結為超自然力量(鬼魂、山精、陣法)。
形成一係列口耳相傳的“破解之法”,帶有儀式色彩。
文化融入與藝術再現:
成為誌怪小說、恐怖電影的重要題材,進一步固化其在大眾認知中的“靈異”標簽。
框架雛形已成。
林楓正準備開始填充具體論述細節,瓦西姆和佐藤一郎就湊了過來,眼巴巴地看著他那張已經布滿層級分明框線的草稿紙。
“林君,你這……才一會兒工夫,思路就全理順了?!”佐藤一郎看著那結構嚴整的草圖,語氣中難掩驚訝。
瓦西姆也瞪大了眼睛,指著紙上的框架:
“林楓兄弟,你這腦袋怎麽長的,以前在學校肯定是個學霸吧!”
林楓聞言輕笑一聲,半開玩笑說道:
“沒辦法,從高考‘地獄模式’的河楠省考出來的,多少會留下點後遺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