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鞭策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A+A-


    工業園區項目的推進,果然舉步維艱。
    林窈感覺自己像被扔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四麵八方都是阻力。協調會開了一場又一場,各部門要麽推諉扯皮,要麽就叫苦連天,拿著多年前的紅頭文件強調曆史遺留問題的“合理性”。數據核實需要其他部門配合,一份簡單的報表往往要催上三四遍,回複還漏洞百出。
    她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上停滯不前的項目進度表,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這種無力感,與在事務所時那種目標明確、團隊高效、一切用數據和結果說話的節奏截然不同。這裏,時間和精力似乎更多地消耗在了人際的拉扯和規則的縫隙裏。
    王科長辦公室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打破了午後的沉寂。
    “喂”
    “王科長嗎?我這邊是市府辦綜合三科。”電話那頭是一個陌生的男聲,語氣公事公辦,“關於工業園區升級改造項目,周書記有幾個具體問題想了解一下,麻煩你們部門林窈同誌現在到市府大樓806會議室來一趟。”
    周書記……周硯深?
    王科長握著話筒的手指微微一緊,發生什麽事情了嗎?。王科長迅速穩住心神,聲音保持平穩:“好的,馬上讓林窈過去。”
    掛了電話,王科長從裏間探出頭,臉上帶著急之色:“小林,現在馬上到市府大樓806會議室一趟”
    辦公室裏幾道目光若有若無地掃了過來。
    “是關於工業園區項目,周書記想了解些情況。”王科長繼續說,“好的,科長”林窈馬上開始快速整理手頭關於該項目的核心資料和數據。
    王科長的臉色卻變了幾變,最終擠出一個笑容:“嗯,你快去,好好跟領導匯報,有什麽情況及時溝通。”他語氣裏的那點不自然,林窈聽得出來。畢竟,他這個直接負責人沒被點名,反而是她這個具體幹活的被直接拎了上去。
    張薇在一旁低著頭,假裝整理文件,但緊抿的嘴唇泄露了她並不平靜的內心。
    林窈無暇他顧,拿起筆記本和資料,深吸一口氣,走出了辦公室。
    再次踏入市府大樓,感受與上次開會時截然不同。上一次是作為團隊一員,淹沒在人群裏。而這一次,她是被單獨點名,要去直麵那個氣場強大的男人。
    806會議室是個小會議室。林窈推門進去時,裏麵隻有周硯深和他的秘書陳默。
    周硯深坐在主位,依舊是白襯衫,袖口挽起,露出腕表冰冷的金屬光澤。他正低頭看著一份文件,聽到動靜,抬眸看了過來。那目光沉靜、銳利,不帶什麽情緒,卻讓林窈感覺像是被無形的探照燈鎖定,無所遁形。
    “周書記好。”林窈微微躬身,禮貌地問候。
    “坐。”周硯深的聲音低沉,沒什麽溫度,指了指對麵的座位。
    林窈依言坐下,脊背挺直,雙手放在膝上的筆記本上,是一個標準的、恭敬又不失儀態的坐姿。
    陳秘書安靜地坐在稍遠一些的位置,負責記錄。
    周硯深沒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拋出。不再是上次協調會上那種宏觀的戰略性質疑,而是深入到具體的數據來源、測算邏輯、以及方案中某個微小調整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這份關於園區企業技術改造投入的預測數據,基準年是依據什麽確定的?為什麽選擇這個基準年,而不是更近的年份?”
    “方案中提到通過產業集聚效應提升整體效能,這個‘效能’的具體量化指標是什麽?預計提升幅度是如何建模得出的?模型參數考慮了哪些變量?”
    “關於可能涉及的勞動力轉移安置,你們做的風險評估裏,隻考慮了經濟補償,有沒有測算過對周邊社區結構和公共服務設施承載力的潛在壓力?”
    每一個問題都極其專業,甚至有些刁鑽,直指方案中那些容易被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
    林窈一開始有些緊張,但很快便沉浸到問題本身。這些質疑,恰恰是她之前在分析報告中隱晦提及,卻被王科長等人忽略的風險點。
    她定了定神,翻開自己的資料和數據底稿,開始回答。她沒有刻意表現,也沒有畏縮,隻是依據事實和數據,條理清晰地進行解釋。說到關鍵處,她甚至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快速畫出簡單的邏輯框架圖,輔助說明她的推演過程。
    她的聲音不高,卻清晰鎮定,帶著一種源於專業自信的冷靜力量。
    周硯深安靜地聽著,目光大部分時間落在她臉上,偶爾會掃過她畫在紙上的圖示。他很少打斷,隻是在她某個邏輯跳躍處,會突然插問一句,精準地切中要害,迫使她進行更深入的闡述。
    整個過程,不像上下級的匯報,更像是一場高手之間的專業切磋。
    林窈能感覺到,周硯深在引導她,或者說,在測試她。測試她思維的邊界,測試她專業底蘊的深度。
    她心裏那根弦始終緊繃著,不敢有絲毫鬆懈。同時也隱隱覺得,這位周書記,似乎和她想象中的、隻聽同事八卦勾勒出的那個“高冷工作狂”形象,有些微妙的出入。他的專業程度,遠超她的預期。
    大約二十分鍾後,周硯深的問題告一段落。他身體微微後靠,手指在光潔的會議桌上輕輕點了一下。
    “思路基本清晰。”他下了結論,語氣依舊平淡,“但是,細節決定成敗。很多風險,不是看不到,是看到了卻沒有深究到底的決心和能力。”
    這話意有所指,林窈心領神會,知道這既是對她剛才回答的肯定,也是對她之前那份被忽視的報告的間接認可。
    “是,書記,我明白了。”她低頭應道。
    “這個項目阻力大,情況複雜。”周硯深看著她,目光深邃,“需要沉下去,把工作做紮實。你,”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多用點心。”
    “是,我一定盡力。”林窈再次保證。
    “好了,你去忙吧。”周硯深揮了揮手,重新拿起了之前看的文件,結束了這次短暫的召見。
    “書記再見。”林窈起身,禮貌地告辭,輕輕退出了會議室。
    門在身後合上,林窈才感覺自己仿佛重新學會了呼吸。後背的襯衫,已經被冷汗微微濡濕。
    這次接觸,短暫,高效,全程圍繞工作。讓林窈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而會議室內,陳默整理著記錄,輕聲說:“書記,這位林工,專業功底確實很紮實。”
    周硯深的目光從文件上抬起,望向窗外明淨的天空,嘴角幾不可察地牽動了一下,像是冰封湖麵裂開的一道微隙。
    “嗯。”他應了一聲,聽不出情緒。
    但陳秘書跟了他多年,敏銳地察覺到,領導今天的話,似乎比平時多了一點。而且,那句“多用點心”,看似平常,實則已經超出了他對一個普通科員應有的關注範圍。
    林窈回到區發改局,迎接她的是王科長更加複雜難辨的眼神和同事們更加微妙的態度。
    “小林,周書記……都問了些什麽?”王科長試探著問。
    林窈揀了些能說的,大致複述了一遍。
    王科長聽著,臉色變幻,最後拍了拍她的肩膀,語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意味:“好,好啊……周書記這麽重視,是壓力也是動力。你……好好幹。”
    林窈點了點頭,回到自己的工位。
    她看著電腦屏幕上依舊停滯的項目,心裏卻不再像之前那樣隻有煩躁和無力。
    周硯深那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和他那些精準到苛刻的問題,像一根無形的鞭子,懸在了她的身後。感覺隻要不努力,就要被鞭策!
    林窈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