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揚長避短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A+A-


    春節長假的最後幾天,在走親訪友、家庭團聚的溫馨氛圍中倏忽而過。
    空氣中依舊彌漫著淡淡的年節氣息,但城市運轉的齒輪已開始悄然加速。
    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林窈早早來到了市社會科學院。
    辦公樓裏還帶著幾分假期後的鬆散,同事們見麵互相道著“新年好”,臉上大多帶著尚未完全收攏的閑適。
    “林研究員,新年好!氣色真不錯,過年玩嗨了吧?”工位旁的張巧見到她,笑著打招呼。
    林窈將背包放下,笑著回應:“新年好,張姐。是挺放鬆的,光是吃和睡了。”
    她一邊開機,一邊整理著假期前有些淩亂的桌麵,將幾本專業書籍重新歸位。
    整理完畢,趁著剛上班還不算太忙,林窈沒有立刻投入具體工作,而是給自己泡了杯熱茶,坐在工位前,靜靜梳理起自己進入社科院這一個多月來的情況,並思考後續的工作計劃。
    她深知,無論在哪個崗位,清晰的規劃和目標感都至關重要。
    下午,她在內部係統裏找到了院裏最新的《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實施辦法》,開始逐字逐句地仔細研究。
    她重點關注從助理研究員晉升到副研究員的硬性要求。
    看著那些關於論文級別、課題級別、甚至領導批示的具體要求。
    她意識到,這確實是職業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跨越,難度不小,但並非遙不可及。
    她想起周硯深之前說過的話,傳統的純學術路徑或許不是她的優勢所在,但她的長處在於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
    “對,揚長避短。”她輕聲自語,指尖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敲了敲,大腦飛速運轉,“得把以前在事務所練就的那些‘硬核技能’,轉化成這裏認可的‘學術資本’,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核心優勢”
    一個清晰的計劃輪廓在她心中慢慢成型。她不需要按部就班,她可以走一條更契合自己背景的“捷徑”。
    她拿出筆記本,開始勾畫一個初步的“晉升計劃”。
    總體目標:用3到4年時間,拿下副研究員職稱。
    第一階段:站穩腳跟。
    行動1: 多跟劉所長、還有所裏幾位資深前輩聊聊,摸清院裏的重點方向和評審的“隱形”偏好。
    行動2:想辦法加入一個由院內大佬牽頭的重要項目,這是快速融入和積累分量的關鍵。
    行動3:主攻方向得選好,必須能發揮自己的數據分析和風險洞察優勢,比如:基於大數據的營商環境優化研究等,能緊扣地方政府關心的經濟痛點,研究成果容易轉化成有分量的政策建議。
    第二階段:全麵發力,積累成果。(這個階段就是悶頭幹活,在項目、論文、決策影響力上全麵開花。)
    第三階段:整理衝刺,一舉成功。(到時候就是把所有成果亮出來,準備材料,穩穩拿下。)
    她甚至梳理了自己的優劣勢。
    看著自己初步勾勒出的計劃,林窈感覺思路清晰了不少,她伸了個懶腰,對自己說道:“嗯,方向有了,得抓緊把狀態調整回來,一步步實現它。”
    晚上,周硯深難得準時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飯。
    飯後,林窈心情頗好地將自己白天的“職業規劃”興致勃勃地分享給了他。
    周硯深認真聽著,眼中露出讚許的神色,誇道:“思路很清晰,懂得揚長避短。”
    但他隨即抓住一個關鍵點問:“你計劃裏提到,要‘加入一個由院內大佬領導的核心項目’?為什麽把這步看得這麽重?”
    “好處多多啊!”林窈眼睛發亮,掰著手指頭數給他聽,“首先,大佬的項目通常是重點課題,影響力大,平台高。我作為核心成員,產出的論文、報告分量完全不同,評職稱的時候這就是硬通貨,優勢巨大!”
    “嗯,有道理,平台決定起點。”周硯深點頭,示意她繼續。
    “其次,”林窈接著說,“跟著大佬幹,能直接進入他的學術圈子,接觸到領域內的頂尖學者、期刊編輯,甚至決策者。這種資源,我一個新人自己摸索,可能好幾年都摸不到門路。。
    “還有,這種大項目的數據、資金和平台支持都更好,我的數據建模能力才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分析得不錯。”周硯深看著她分析得頭頭是道,眼底帶著讚許的笑意,繼續引導:“還有嗎?”
    “最重要的是,”林窈壓低了點聲音,帶著點狡黠,“在一個資深、權威的大佬手下幹活,本身就很‘安全’。這說明我的工作是在組織框架內、有前輩帶領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猜測。”
    她看著周硯深說:“你懂的,市委書女朋友的身份,院裏肯定有人知道,這會帶來好處也會帶來猜忌,所以很多事就要提前想好。”
    周硯深看著她侃侃而談、思路清晰的樣子,眼底的笑意加深。
    他提出一個現實問題:“想法很好。那你打算怎麽進入這樣一位權威專家的項目組呢?據我所知,這類核心項目,通常不缺人,甚至很多人擠破頭都想進去。”
    林窈剛才興奮的神情收斂了些,微微蹙眉,老實回答:“這個……確實需要好好思考和籌劃一下。直接毛遂自薦?好像有點唐突,也顯得不夠分量。”
    周硯深看著她犯難的樣子,慢條斯理地喝了口水,半開玩笑地問:“要不要……我去打個招呼?”
    他知道以他的身份,這隻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要!”林窈想都沒想就語氣堅決否定:“你打招呼性質就全變了。長遠來看,對我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有骨氣。”周硯深讚了一句,引導她,“要不給自己貼上讓人無法忽視的專業標簽,樹立起你的口碑。”
    “貼標簽?樹口碑?”林窈若有所思,“意思是,憑借無可爭議的專業價值,讓大佬主動注意到我,甚至來邀請我?”
    “對。”
    林窈歎了口氣:“這個……聽起來就很不容易,而且時間周期可能很長。”
    周硯深看著她微微嘟起嘴的樣子,覺得可愛極了,他賣了個關子:“我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能加快這個過程。”
    “什麽辦法?”林窈立刻來了精神,湊近追問。
    周硯深卻不急了,慢條斯理地收拾著碗筷,唇角微揚:“先不著急,辦法晚點再說。你先去洗漱放鬆一下。”
    林窈被他吊足了胃口,整個晚上都心心念念。
    等到洗漱完畢,兩人躺到床上,,忍不住又用指尖戳了戳他的胳膊:“誒,快說啊,到底是什麽辦法?”
    周硯深側過身,在昏暗的夜燈下看著她亮晶晶的、充滿求知欲的眼睛,低低地笑了一聲,手臂環上她的腰,將人攬進懷裏,溫熱的氣息拂過她的耳畔:
    “辦法就是……先放鬆放鬆,放空一下大腦。思維清晰了,靈感自然就來了。”
    林窈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頰瞬間緋紅,握拳輕輕捶了他一下:“你耍我!”
    “怎麽會是耍你?”周硯深的聲音帶著蠱惑人心的磁性,手指靈活地探入她的睡衣下擺,撫上她腰際細膩的肌膚,“思維清晰,心態放鬆,才更容易找到突破口,不是嗎?”
    “你……你....”林窈的臉紅得快要滴血,抗議聲卻軟綿綿的毫無力道。
    周硯深俯身壓下,眸色深沉,“所以,現在……專心點。”
    未完的對話消散在纏綿的吻裏。
    夜色溫柔,室內春意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