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責任與信念

字數:2898   加入書籤

A+A-


    話分兩頭。
    市委大樓,周硯深剛批閱完一份關於明年民生實事項目的初步方案,秘書陳默便輕敲房門後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份剛收到的傳真件,臉上帶著不易察覺的鄭重。
    “書記,剛接到省委辦公廳正式通知,”陳默將文件輕輕放在周硯深寬大的辦公桌上,聲音清晰平穩,“這周五,省委鄭書記、趙副省長將親自帶隊,到我們的‘未來產業’引領項目現場,進行專題調研,並聽取階段性工作匯報。”
    周硯深執筆的手微微一頓,隨即神色如常地放下筆,拿起那份通知,目光迅速掃過關鍵信息——時間、人員、調研重點。
    他深邃的眼眸中沒有任何波瀾,隻有瞳孔深處一絲銳光一閃而逝。
    省委一把手和分管副省長同時蒞臨,這既是對項目的高度肯定,也是一場不容有失的“大考”。
    “通知得突然,準備時間很緊。”周硯深放下通知,語氣沒有任何起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陳默,你立即通知孫秘書長、發改委李主任、經信局王局、規劃局張局,還有項目核心組的負責人,半小時後,第一會議室,召開籌備協調會。”
    “是,書記,我馬上落實。”陳秘書毫不拖泥帶水,立刻轉身出去安排。
    半小時後,市委第一會議室內,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均已到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臨戰前的肅穆與緊張。
    周硯深坐在主位,麵容冷峻。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剛接到通知,周五,鄭書記、趙副省長將蒞臨‘未來產業’項目現場調研。這是省委對我們工作的重視和檢驗,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他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負責人,語速平穩,卻字字千鈞:“現在成立臨時籌備工作組,我任組長,孫秘書長任副組長,統籌協調。下麵明確幾個關鍵環節:”
    “第一,現場調研路線和點位。李主任、王局,你們負責,今天下班前,拿出最優路線和最具代表性的點位方案報給我。要求:能直觀展示項目進展、技術突破和產業集聚效應,環境整潔,安全保障到位。”
    發改委李主任和經信局王局長立刻點頭:“明白,書記,我們馬上組織人手實地再走一遍,確保路線最優,點位最亮。”
    “第二,匯報材料。”周硯深看向孫秘書長,“秘書長,你牽頭,組織精幹力量,準備匯報稿。內容要實,數據要準,重點突出創新點、突破性進展以及下一步麵臨的關鍵挑戰和請求省委支持的事項。初稿明天中午前我要過目。”
    孫秘書長神情一凜:“好的,書記,我親自盯。”
    “第三,後勤保障與安保。”
    周硯深看向辦公廳和公安局的負責人,“製定詳細方案,細化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既要充分展現我們熱情周到的接待,更要絕對保證領導的安全和調研的順利進行。方案明早報給我。”
    “是!”
    “第四,宣傳報道。宣傳部提前介入,把握基調,準備通稿,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任務一項項明確,責任一層層壓實。
    “時間緊,任務重,”會議最後,周硯深環視全場,聲音沉靜卻帶著巨大的壓力,“各位,這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檢驗。我要看到的是最高的工作標準和最實的準備成效,散會。”
    眾人紛紛起身,麵色凝重地快步離開會議室,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之中。
    ……
    與此同時,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小會議室內,攻堅小組的討論也進入了白熱化。
    老秦指著投影上的數據流圖,眉頭緊鎖:“複核了三遍,數據源和清洗過程確實沒問題。這個‘抑製平台期’的跡象,在細分行業數據裏表現得更明顯。”
    陳教授扶了扶眼鏡,補充道:“模型邏輯我也重新校驗了,引入‘消化周期’和‘決策滯後’參數在理論上是成立的,關鍵是這兩個參數的賦值是否精準反映了現實。”
    林窈聽著大家的討論,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快速記錄著要點,適時開口:“我建議,我們可以嚐試用不同的賦值區間進行多輪模擬,觀察‘抑製平台期’的敏感度。同時,王老師和李老師這邊,能否從我們之前調研的案例庫中,找出一些處於類似‘消化期’的企業,進行回溯分析,看看能否找到實證支撐?”
    理論專家老王點頭:“這個思路可行。案例回溯可以幫我們理解企業在這個階段真實的決策邏輯和資源分配情況。”
    產業經濟專家老李也表示讚同:“對,光有模型數據還不夠,必須和一線的情況相互印證,我們的結論才立得住。”
    劉所長看著團隊成員們雖然疲憊但眼神發亮、積極獻計獻策的狀態,心中稍安。
    他拍了拍手:“好!就按這個方向,兵分兩路,一路做參數敏感性測試,一路做案例回溯分析。抓緊時間!”
    傍晚時分,林窈感到有些腰酸,起身去接水,站在窗邊稍微活動了一下。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周硯深發來的消息:【今晚省裏有視頻會議,結束會很晚,已讓司機準時去接你。記得吃飯。】
    林窈回複了一個【好,你也是。】
    她看著窗外華燈初上,她輕輕撫了撫隆起的小腹,低聲道:“小猴子,你看,爸爸媽媽都在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