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渾然不知
字數:5917 加入書籤
那日圖洛晴拜訪瀏陽王被拒的事很快便在鳳棲宮裏傳開了。
其實單純被瀏陽王拒絕並非什麽稀奇事,隻是這次過程曲折,難免在下人們的口口相傳中顯得愈發離奇。
如若放在平時,瀏陽王拒絕別人通常是直接請走的,可那日卻一反常態地請洛晴進了殿內。他深知圖洛晴百般殷勤不過是為了皇後的差事,所以更是來了興致狠狠地戲弄了她一番。他以事務繁忙無暇分身作由,一會兒說自己古琴沒擦去不了,一會兒又說自己琴譜未謄去不了,總之是羅列了一大堆理由來讓洛晴幫他做事。後來圖洛晴整整擦了7把古琴、謄了十幾首琴譜,他方才喊停。
可就在圖洛晴以為對方可以配合自己回去時,卻不曉這瀏陽王又登時說突然想起要去赴聖上之約,於是撇下她愣在原地,自己瀟灑地走了。
圖洛晴何曾受過此等委屈,簡直恨不得砸爛他的古琴、撕壞他的琴譜!可對方是堂堂皇子,自己又能奈他何?唯有暗自懊悔不該偷聽瀏陽王談話。
回複差事時,皇後見圖洛晴眼睛紅腫、雙手通紅,一臉委屈的模樣好像隨時都會哭出來,便知她定是惹惱了這位三皇子,於是也隻好安慰幾句,匆匆審了一遍歌舞便讓她回去休息了。
圖恥蓮知此事時已是隔日在鳳棲宮請安,她雖覺洛晴的遭遇有幾分可憐,但心裏還是忍不住要對瀏陽王讚賞一番,未想到這皇宮中竟還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皇子,實在是有趣。
還有三日便是年糕宴了,所有的籌備工作也接近尾聲,皇後見圖家二位小姐都十分盡心出力,於是便各賞了一些銀兩讓她們去好好歇息一天。
望著恥蓮和洛晴雙雙退下的身影,大殿上的皇後若有所思。
過了好一會兒,皇後才輕聲問道:“你們說,這將軍府的兩位姑娘,哪個更適合做皇子妃?”
一左一右站著的不是別人,正是皇後的兩位心腹宮女——蓬溪和孫姑姑。
“奴婢以為,洛晴姑娘通情達理、冰雪聰明,不但為人辦事極為妥帖,且相貌身段也頗為出眾,是做皇子妃的人選。”蓬溪自圖洛晴入宮以來便負責照拂她的起居,對洛晴也算有所了解。
“那另一位呢?”皇後又問。
孫姑姑十分謹慎地答道:“老奴雖與恥蓮姑娘交談不多,但近日來的相處也算能看出一二。這姑娘才思機敏,見解獨到,性情灑脫,內心也很寬和。隻是有時行事不拘小節,易出常人意料,想必是過於年輕之故。”
皇後認同地點了點頭,聲音更輕了幾分,悠悠問道:“兩位識人頗準,那如果——是做未來大武的皇後,誰又更適合呢?”
兩位侍女聞言一詫,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作答。
皇後見她二人如此反應,反而笑了起來:“你們且放寬心,本宮如此也是為了未雨綢繆,如今聖上眼下人品才幹均出類拔萃的皇子無外乎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三人,而三皇子向來不喜權貴,五皇子身後又有生母淑妃做後盾……唯有六皇子,生母早逝又頗有才幹,是可助本宮一臂之力的不二人選。”
孫姑姑聽後恍然大悟:“所以娘娘是想助六皇子未來登頂帝位?”
皇後垂眼,緩緩點頭。
“隻可惜六皇子孤傲冷淡,喜怒不形於色,又不喜攀附他人,唯有選個合適的皇子妃伴其左右,方可保證與本宮的聯係。”
“那便隻有選一位既聰慧又聽娘娘話的姑娘才行,娘娘為何不向聖上推薦一位母家的女兒為殿下做妃?”蓬溪疑惑。
皇後苦澀地笑了笑:“是啊……本宮又何嚐不想呢。隻是聖上似乎十分忌憚後妃母家牽製朝廷,且淑妃的兄長近來總是上奏,說本宮弟弟貪汙了北方糧款,而聖上嘴上雖未怪罪,但心裏早已生出芥蒂,怎還會選用本宮母家的人入宮。”
兩名宮女聽後也不禁惆悵起來。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聖上選將軍府聯姻,一來是看重圖將軍忠君正直,二來是看在圖將軍至今仍無子可承爵位,未來也絕無可能變成牽製朝廷的外戚勢力。況如今西北戰事又將吃緊,多個部族和小國均蠢蠢欲動,聖上也是想通過聯姻進一步控製將領、鞏固軍隊。
“那聖上又為何會挑選圖將軍的四小姐?奴婢聽聞這四姑娘可是將軍府中唯一生來便沒了娘親的女兒,在府中也常常不受重視,總是獨來獨往的。”蓬溪站在一旁十分納悶,“而且六殿下還對這樣的四小姐傾慕非常,真是令人想不明白。”
“六皇子心思深沉,怎會不知娶親的利害,為何會允許自己傾心於這樣一位不受重視的小姐?”就連孫姑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皇後表情沉靜,並無波瀾,淡淡地:“六皇子性情寡淡,這‘傾慕’是真是假還有待分辨。況過去來求聖上聯姻的官家小姐可是多得很,他見過那麽多女子卻一直巋然不動,想讓他動心,豈會容易?”
“娘娘的意思是……”孫姑姑一臉疑惑,“這聖上所言未畢是真?”
皇後笑了笑,未直接作答,反而說:“如今相處過來,你二人其實也清楚,這圖四小姐並非顯緓正妻之人選。本宮先前雖對她有點指望,但這姑娘太過散慢不好管教,必須得換個周全的人方可。”
皇後想起前些日子帶著兩個女兒跪在自己身前的圖府二夫人,那麽懇切那麽執拗,恨不得為了女兒嫁給皇子傾盡所有一般……俗話說有所求必有所舍,若她能助其女兒成功入宮做了皇子妃,那以後憑此為柄去讓洛晴替自己做事便也容易許多。
況將軍府顯然已是聖上選定的親家,把四小姐換成三小姐……總不過分吧?
孫姑姑見皇後目光微微變亮,嘴角也浮現出微笑,便知她心裏已有了打算,於是靈機一動道:“皇後娘娘,老奴昨日見洛晴姑娘排練的舞蹈雖不是驚為天人,但算也精致優美,唯獨這領頭的舞姬相貌太過普通,怕是不受聖上待見,倒不如換上洛晴姑娘自己,定能贏得聖上關注。”
“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皇後忍不住笑出聲,“聖上也該看一看,這將軍府的女兒誰更適合做皇子妃才是。”
“那奴婢這就去宣洛晴姑娘。”蓬溪聽皇後如此一說,頓時心裏也了然。
領到了皇後的賞銀,圖恥蓮一時之間竟茫然起來,她臥在床上把玩著上次在禦花園撿到的鯉魚玉佩,水潤剔透,觸指生溫,唯獨纏繞的那股金線斷成兩截,露出裏麵一簇簇的細絲。她心想不如去找個工匠幫忙修上一修,一來自己可以借機去都城的集市上散散心,二來若事後六皇子知道自己如此費心去修玉佩,說不定一高興也就同意了她的請求。
想到這裏,她連忙將玉佩小心地塞到懷裏,然後一個激靈從床上坐起,整了整衣裝去找孫姑姑取令牌。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當孫姑姑聽到圖恥蓮想要出宮時,非但沒有為難,反而十分痛快地給了她令牌。不僅如此,孫姑姑還從庫房裏選了一套民間女子的衣裳借給她用,並告訴她隻管散心,不必著急回來。恥蓮雖覺意外,但也懶得研究,於是歡快地領了東西出宮去了。
許是好久沒有走出這高高的宮牆,恥蓮一踏出宮門就覺得自己開心得快要飄起來。她一路哼著小曲兒,連蹦帶跳地向皇城腳下的集市走去。
臨近春節,集市上比平時還要熱鬧幾分。車水馬龍、人頭攢動,街道兩側的商戶和人家都掛起了紅彤彤的燈籠和旗子,男女老幼也全都湧到街上采買年貨,雞鴨魚肉、珠串首飾,布匹絲綢、古玩字畫,貨物樣式數不勝數,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前方拐角處一裝潢精美、牌匾醒目的高大酒樓似乎剛開不久,店小二站在門口拚命地招攬客人,一邊招攬還一邊喊:“快來福鶴樓嚐嚐我們獨門佳釀的忘思酒啊!蕩氣回腸,香徹肺腑啊!還有老板祖傳的好菜水晶酥酪、琉璃肘子,當真是吃過一次終生難忘啊!”
聽著店小二如此賣力的吆喝,恥蓮更覺得饑餓難耐,她摸了摸自己咕咕響的肚子,心想今日從上午到現在還一粒米也未進呢,於是掂了掂袖子裏的銀子,毫不猶豫地向酒樓走去。
“小二!那個什麽肘子什麽酥酪各來一份!那個什麽酒也來一壺!”她長袖一揮道。
“姑娘,這麽多菜您一個人吃得完嗎?”店小二見她身材苗條,臉頰瘦小,怎麽看都不是個很能吃的客人。
“怎麽?是怕本姑娘付不起錢不成?”她杏眼一轉,漂亮的眉頭瞬間蹙到一塊兒。
“不是不是、姑娘您誤會了,小的這不是怕您花冤枉錢嗎?本店菜量不比別家,可是實惠得緊!而且新店開張,老板還送二兩熏牛肉,姑娘確實不必點這麽許多……”
恥蓮見他一臉委屈,心想他說的著實也有道理,雖說菜錢總共花不了多少,但一會兒她還要去修玉佩,萬一那金線要價很高,銀子不夠用就不好了。於是她挑了挑眉道:“罷了,你說的也有道理,那便給我上半份酥酪、一壺酒便可。”
“好嘞!姑娘稍等!”小兒歡也似的跑了。
她獨自坐在店內環顧四周,見這酒樓共有兩層,堂中央立著戲台,四周懸著輕幔和各色字畫,華美而又雅致,想必老板也定是位追求意境和細節的高人。
她一邊等菜,一邊輕酌杯中的忘思酒,這酒味道甘洌卻回味無窮,初嚐不覺怎樣,但不消半刻便可讓人覺得似夢似醒。正當她納悶為何臉頰有些火辣時,卻見一人一言不發地坐到了她的身前。
“唉,你這人……”她剛要發作,卻見那男子一手搶過她手中的酒杯,笑著道:“姑娘,這酒味道雖輕,但酒勁卻大得很,您一次飲用過多恐怕不妥。”
“這位公子好生奇怪,你我素昧平生,為何要插手我飲酒的事?”
對方依舊不改笑意,“不怕姑娘笑話,在下正是這釀酒之人,若在下覺得銀子賺足了,便可不再賣姑娘酒水。”
“哎呦杜公子,您怎麽出來了?這位姑娘可是您的朋友?”
正說著,店小二不知何時竟已端著恥蓮點過的菜品站到了桌旁,一臉驚異地看著二人。
“不……”恥蓮剛要否定,便被杜公子打斷:“算是吧,但這位姑娘不宜飲酒,你且將酒水拿下去,再端上一壺上好的解酒茶過來。”轉頭又對恥蓮說,“就當給姑娘賠不是,今天這頓飯算在下請您的。”
也許是因為被打擾了興致,也許是因為被酒麻痹了味覺,當恥蓮從酒樓裏走出來的時候,竟覺得那酒樓的名菜水晶酥酪一點也不好吃。
她掃興地甩著袖子繼續逛街,卻不知在酒樓之上,自己早已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多謝杜兄。”顯緓站在窗前,看圖恥蓮的背影漸行漸遠。
杜公子微微一笑,“殿下何須客氣,杜某也是舉手之勞而已。”說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六皇子在自己麵前提起哪位姑娘,他們本在二樓的貴賓房中閑話談天,卻不知顯緓卻突然伸手指了指坐在一樓客廳的一個背影:“杜兄,可否幫在下一個忙?”
堂堂皇子,唯獨對他以“在下”自稱,這還都要源於他們相識多年之故。
他從不多問顯緓做事的理由,就這樣下樓去搶了那姑娘的酒。
“杜兄,今日在下還有事,就不多留了,改日再來拜訪。”顯緓拱手道別,杜公子也不強留,笑著送他出去。“殿下公務繁忙,要小心身體才是。這是上次您說要杜某尋的‘清血散’,一日半顆,服用半月即可清除您體內的餘毒了。”
顯緓接過對方遞來的白瓷小瓶,謝過後便帶著下人匆匆追去了圖恥蓮行去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