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歸與殺青
字數:5390 加入書籤
日本鬼子加快了進攻的節奏,猛烈的進攻一波接著一波。
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犧牲,陣地被一個個突破了。
最終獨立營被包圍在了一間民房內,隻剩下了左葉、四人組和三個戰士。
外麵傳來了小鬼子的喊話聲,他們操著半生不熟的協和語,大聲說道。
“裏麵滴中國軍人聽著,隻要你們放下手中的武器,大日本皇軍會保護你們的安全,快快滴投降。”
屋子裏麵,左葉看著四人組,看著剩下的三名八路軍戰士說道。
“同誌們,小鬼子讓我們投降呢!你們說我們要不要投降?”
四人組還沒有開口,三名八路軍戰士大聲說道。
“去他媽的,我們就算死也不可能投降小鬼子。”
“就是,營長咱們衝出去,死了也要拉一個小鬼子當墊背的。”
“我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
聽了這些話,左葉一臉的欣慰。
這就是他們八路軍的戰士,這就是同誌們,他們寧死不投降。
“大家都是好樣的,同誌們,咱們雖然被包圍了,可我們是八路軍的戰士,是絕不可能投降的。”
“營長,我們還有一箱炸藥。”
“快,快搬過來。”
等炸藥被搬來後,左葉用右臂夾著炸藥包,左手拿在引線上,先是看向了三名八路軍戰士。
“同誌們,你們怕嗎?”
“不怕,早特娘的夠本了。”
“好,說得好。”
說著他又看向了四人組,對於這四個年輕人,左葉的態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一開始的質疑,到後麵的輕視,再到如今的認可。
“你們四個怕嗎?”
怕嗎?
他們怎麽可能不怕?
可是死又算得了什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四人堅定的搖了搖頭,齊聲說道。
“不怕。”
“好,都是好樣的,都是我們中華的好兒郎,同誌們,我們來唱個歌吧!唱個啥歌呢?對,就唱咱們八路軍的軍歌。”
對於這首歌,四人組如今也會唱了。
八個人聚集在一起,左葉的右手緊緊抓住引線,聲音在房間裏響起,歌詞動人心魄。
鐵流兩萬五千裏~
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
苦鬥十年~鍛煉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
砰~~
一道劇烈無比的爆炸聲響起,幾個小鬼子被炸上了天。
左葉他們也犧牲了。
這一幕,看哭了片場的許多人。
高媛媛坐在周樹旁邊,眼中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就連周樹都忍不住眼紅了。
左葉他們,隻是革命曆史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縮影,可是他們的影響卻很大很大。
啪啪啪~
周樹帶頭鼓起了掌。
孫純這一次也殺青了。
在送走了孫純之後,老張找上了周樹。
“小樹,電影還剩下最後一幕了,你想好怎麽拍了嗎?”
周樹點了點頭。
“怎麽拍我心裏有數,明天休息一天,後天再開始實拍。”
“行,你心裏有數就行。”
作為頭號樹吹,老張對於周樹很有信心。
既然周樹說行的話,那麽一定能行。
劇組難得的休息了一天,等休息結束之後,最後一幕開拍。
這一幕叫做回歸。
片場當中,四人組之中的張揚率先醒了過來。
當他緩緩醒來之後,看著周圍的景色,瞬間瞪大了眼睛。
這是~
他們又穿越回來了?
他的動靜,也讓其他三人清醒了過來。
四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震驚不已。
營長不是拉響了炸藥包嗎?他們不是已經死了嗎?
在經過一番查看之後,他們確認了自己是真的回來了。
李強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難道我們這是做了一場夢嗎?”
聽了他的話,陳波冷笑一聲。
“什麽夢這麽真實?”
張揚深吸了一口氣,看著四人說道。
“我們又回來了,你們打算怎麽辦?”
陳波默不作聲,打開了剛剛找到的背包,那裏麵裝著日本的漫畫、日本作家的書籍,還有一瓶汽油。
將所有汽油全部倒在背包上,然後一把火給點燃了。
火焰熊熊燃燒。
這時雷力忍不住問道。
“波子,你不後悔嗎?”
“後悔,有什麽後悔的?我後悔的事情很多,但肯定沒有這一件。”
陳波緩緩抬頭,看向了天空,隨著他的視野鏡頭慢慢地拉高,拉高。
這時張揚說話了。
“你們有沒有想去京城的?我想去看英雄紀念碑了。”
“算我一個。”
“我也想去看看。”
“我想他們了。”
……
電影的最後階段,劇組轉場到京城,四人組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
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左葉、老班長、石芸等人的麵貌。
他們抬起頭,看著巍然聳立的紀念碑,英雄永垂不朽。
這座莊嚴的豐碑,以其不朽的浮雕。
鐫刻著虎門銷煙升起的凜然正氣;席卷著金田起義反抗的怒潮澎湃。
回響著武昌城頭辛亥革命的首義槍聲;激蕩著五四春雷中愛國青年的呐喊。
這座不朽的豐碑,以其雄渾的脈絡。
燃燒著五卅風暴裏工人階級的熊熊怒火;銘記著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的破曉黎明。
挺立著抗日烽火中中華兒女的不屈脊梁,奔湧著勝利渡江解放全國的千裏江濤。
它,更輝映著所有為民族複興而奮鬥的英魂,將一部波瀾壯闊的人民史詩,永遠矗立在天地之間、人心深處!
向從一千八百四十年起,所有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犧牲的英雄們致敬。
自此,《我們來自未來》電影宣告殺青。
這一刻劇組的無數人喜出望外,這部電影從拍攝到殺青,足足持續了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裏,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比如祖鋒,不知道被周導叼了多少次。
可是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這部電影能夠成功殺青,現在他們做到了。
這部電影不僅是周樹的處女作,對於劇組很多人來說,他們很清楚這部電影的質量有多高。
劇組的演員、劇組的攝影,包括張建東這位副導演。
甚至於在張建東看來,這部電影一旦上映,必然能夠成為一部經典。
題材新穎、質量極佳,老張對於後續的事情充滿了期待。
周樹也很期待。
不過對於他來說,電影雖然殺青了,可他還有活要幹,電影的剪輯、洗印等等工作,都需要他過問,老張心疼自己的學生,所以全程陪同。
在完成底片剪輯後,周樹還要洗印出一個正片拷貝去送審。
這就是膠片時代的麻煩,相比起來,周樹更喜歡數字時代,電影本身就應該成為一個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