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用手抬上去嗎?

字數:4551   加入書籤

A+A-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抬頭,看向車間頂部那台已經顯得有些老舊的行車。
    這是整個紅星廠,除了那台被嚴格看管的萬噸水壓機配套吊車之外,最大的一台吊裝設備了。
    連它都吊不起來,那還怎麽裝?
    剛剛燃起的希望,仿佛又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
    而一直被壓製得喘不過氣的孫教授,在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整個人仿佛都活了過來。他那張慘白的臉上,終於湧上了一股病態的紅暈。
    他找到了,他終於找到了一個陸揚絕對無法解決的死局!
    這不是技術問題,不是知識問題,這是一個純粹的、絕對的物理限製!
    他幾乎是衝到了陸揚麵前,因為極度的興奮,聲音都變得有些尖厲。
    “陸揚!這下我看你怎麽辦!”
    孫教授指著那根巨大的炮管,又指了指頭頂的天車,臉上是毫不掩飾的幸災樂禍。
    “你的小聰明用完了嗎?你的那些土辦法呢?這次沒有軸承讓你燒,也沒有零件讓你猜了!十五噸!這是死數據!”
    他往前逼近一步,幾乎是貼著陸揚的臉,一字一頓地吼道。
    “你總不能,用手把它抬上去吧!”
    孫教授的嘶吼,在空曠的車間裏回蕩。
    所有人都看向陸揚,眼神裏充滿了絕望和同情。
    十五噸。
    這是一個無法用任何技巧逾越的,冰冷的物理極限。
    麵對孫教授近乎貼臉的嘲諷,陸揚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的慌亂。
    他甚至,還笑了笑。
    這個笑容,讓孫教授心裏的得意,瞬間變成了一股無明火。
    陸揚沒有理他,而是轉身,對著旁邊一個小組長吩咐道:“去,到隔壁的維修車間,把那台五噸的小型天車開過來。”
    什麽?
    五噸?
    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十噸的都吊不起來,你再找個五噸的來,有什麽用?
    難道十加五,就等於十五了嗎?
    起重吊裝,可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減法!
    孫教授像是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他抱著胳膊,冷笑連連。
    “黔驢技窮了?開始胡鬧了?”他搖著頭,對身邊的陳康年說:“老陳,你看到了吧?這就是他解決問題的方式!純粹是瞎指揮!”
    陳康年沒有說話,他的眉頭緊鎖。
    他看不懂。
    但直覺告訴他,陸揚不像是在開玩笑。
    很快,伴隨著一陣嘎吱作響,一台明顯小了一圈的五噸天車,被從隔壁車間開了過來,停在了那台十噸天車的旁邊。
    一大一小兩台天車,靜靜地懸在半空中。
    “陸總工,這……”負責操作天車的老技術員,也是廠裏最有經驗的起重師傅,他一臉為難地走過來,“這兩台車,並在一起也吊不起來啊。它們的運行軌道和控製係統都不一樣,沒辦法同步,強行吊裝,隻會導致受力不均,到時候炮管在半空中打轉,會出大事的!”
    老師傅的話,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陸揚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緊張。
    他蹲下身,撿起一塊地上的粉筆,就在那布滿油汙的水泥地上,開始畫起了圖。
    他畫得很快。
    幾條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兩台天車和炮管的位置。
    然後,是密密麻麻的箭頭和數字。
    “這不是簡單的並聯。”陸揚一邊畫,一邊頭也不抬地解釋道,“我們利用兩台天車的高度差和位置差,建立一個不對稱的杠杆力臂。十噸的主天車,負責主要的垂直起吊力。五噸的輔助天車,不負責承重,隻負責提供一個反向的水平拉力,用來平衡炮管的重心偏移。”
    他的粉筆在地上飛快移動,一條條代表鋼纜的斜線,從炮管的不同位置,連接到兩台天車的吊鉤上。
    “關鍵,在於掛點和角度。”
    陸揚在炮管的圖樣上,重重地點了三個點。
    “主吊鉤掛在這裏,兩個副吊鉤呈三十七度角,分別掛在這兩個位置。起吊時,主天車垂直向上,副天車以每秒零點零五米的速度,向側後方平移。”
    “這樣一來,三股力量會在空中形成一個動態的三角形穩定結構。炮管的重量,會被分解。而它的重心,將永遠被鎖定在三角形的中心!”
    陸揚說完,站起身,丟掉了手裏的粉筆。
    地上,一幅清晰無比的受力分析圖,出現在所有人麵前。
    整個車間,鴉雀無聲。
    那些之前還滿臉疑惑的專家和技術員,此刻全都圍了上來,死死地盯著地上的圖紙,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這……這……”
    那位經驗最豐富的起重老師傅,更是直接蹲了下去,他的手指顫抖著,順著陸揚畫的力臂箭頭,一遍遍地虛空劃過。
    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臉也因為極度的激動而漲紅。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直接從地上跳了起來!
    “高!實在是高啊!”
    老師傅激動地抓住穀總師的胳膊,語無倫次地喊道:“穀總師!這是天才!這是天才般的想法!這樣一來,何止是能吊起來!這簡直是把十五噸的重量,玩弄於股掌之間啊!整個過程,會比用一台大吊車還要穩!穩得多!”
    他的話,像一顆炸彈,在人群中炸開。
    孫教授臉上的冷笑,徹底僵住了。
    他不懂力學,但他看得懂老師傅臉上的表情。
    那是一種見到了神跡般的震撼和狂喜。
    他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嘴裏喃喃自語:“不……不可能……這不科學……”
    陸揚沒有給他太多震驚的時間。
    “所有無關人員,退到安全線以外!”
    他一聲令下,現場立刻變得井然有序。
    “一組,按照圖紙上的位置,重新固定鋼纜!”
    “二組,在炮塔搖架下方,墊好枕木,做好最後的緩衝準備!”
    “起重組,檢查天車狀態,準備通電!”
    陸揚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
    整個車間,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在他的指揮下,高效地運轉起來。
    孫教授被人群擠到了角落,他呆呆地看著這一切,感覺自己像一個局外人。
    幾分鍾後,準備工作完成。
    數根比成人手臂還粗的鋼纜,按照圖紙上的角度,將巨大的炮管牢牢捆住。
    “起重組,準備好了嗎?”陸揚拿著一個手持擴音器,站在車間的中心。
    “準備完畢!”兩台天車裏,同時傳來了操作員肯定的回答。
    “開始!”
    陸揚的指令幹脆利落。
    嗡——
    兩台天車的電機同時發出低沉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