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高嫁的委屈(2)
字數:3054 加入書籤
A姨:“全世界都勸他們分手啊,哎,他們不分!硬是憑著真愛扛了六年,大學畢業後男孩家裏為了逼他分手斷了他的零花錢,他和我女兒一起找工作賺錢租房子,那會我還貼補了一些,以為自己真看走眼了,這男孩真是個有恒心有毅力的好男人,結果呢!”
好嘛,這些周圍吃早餐的人耳朵和眼睛都湊了上來,雖然沒有和B姨C姨表達的那麽直白,但眼睛裏明晃晃的都是:結果呢結果呢?
A姨:“結果他幹了一段時間後叫苦不迭,說什麽都不願意再繼續工作當牛馬社畜,但又舍不得和我女兒分手,所以就想了一個昏招,讓我女兒懷孕!”
“我女兒也是個沒腦子的,聽他這麽說也就這樣幹了,兩人真給人造出來了,就這樣他帶著我女兒去了他家裏,說我女兒懷了孕,他爹媽就算不要媳婦也不能不要孫子吧。然後他爸媽看他那軸樣妥協了,答應他和我女兒結婚。”
“但結婚也就隻結一個婚,領了一張結婚證,什麽五金一鑽,彩禮和婚禮都沒有,現在在海城連孩子都生了,我才知道我當了姥姥,我那個不聽話的女兒當了媽!”
“做完我氣的一晚上都沒睡著,你說這多埋汰人啊,多看不起人啊,我好好的女兒培養出來了,對他們家來說就這麽見不得人嗎?”
B姨和C姨勸著:“孩子樂意就行,父母總是拗不過做兒女的,況且她公婆還能再活多長時間啊,這麽大的產業將來肯定還是給兒子。”
“對啊對啊,這叫什麽,負荊請罪,忍辱負重?對了,叫臥薪嚐膽。”
A姨一聲冷笑:“哈?臥薪嚐膽?我都不知道這樣下去,我女兒是不是得走到老妖婆之前了!”
“你們都不知道那老妖婆多過分啊!”
“有兩個臭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養成了皇太後的囂張。逛起那些名牌店,給自己添置奢侈衣物的時候眼睛眨都不眨,我女兒呢?隻有跟在身後拎包的份,那些商場裏的大額券,她就算送給朋友也不會給我女兒用一張。平時家裏來朋友,還讓我媳婦在房間不要出來,就怕她的小門小戶和身上的窮氣熏了她們,你說你說你們說,這叫婚姻嗎?這比我和那爛黃瓜丈夫最苦的那會過的還要苦!”
“我們那會生活苦,日子苦,苦的是身體啊,她現在苦的是心,長久以往可不得熬出個什麽結節和增生,這種豪門裏的女人得乳腺癌的幾率多大啊,你說我能不擔心嗎?”
B姨C姨聽後有躊躇了:“她這婆家真那麽為難她?”
A姨:“豈止是為難她,那就根本沒把她放在眼裏啊!人家保姆照顧家裏少說還得六七千的工資呢,她是全年無休的照顧家裏什麽錢都沒有,買的每一樣東西都要拿發票去報銷,不合理的支持還會被駁回,一毛錢都要斤斤計較。”
“外人看她住的豪宅開的豪車,實際上過得日子真是不如普通人。”
“我女兒哪裏是他們家的媳婦,完全是他們家的耗材啊!我在電話裏都不知道勸了她多少遍,離婚離婚趕快離婚,大清都亡了多少年,她非要將這個奴性給撿起來,家裏又不是養不活她。”
B姨:“那你女婿就沒有幫她說話嗎?”
A姨氣火上頭,立刻反駁:“什麽女婿!我沒那麽不中用的女婿!家裏父母罵我女兒的時候他屁都不敢放一聲,否則就會被他媽指著鼻子罵廢物,當初離家出走,在外造人的心思不是挺堅定嗎?既然灰溜溜的回家裏求父母收留,就得夾著尾巴做人。”
“在家吃飯都不能上桌,要和保姆傭人在廚房裏吃,整個家裏最沒地位的就是我女兒。我捧在手心裏的女兒,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兒,就這麽去人家家裏伏小做低,你說我怎麽能不氣!”
行吧,代入A姨的母親角色,那的確很氣人了。
自己捧在手心裏的女兒,自甘墮落的去討好從未養她一日的婆家,誰能不意難平。
這話聽的周圍食客也不勝唏噓,紛紛開口勸著A姨想開點,另一邊又忍不住用自己身邊人的事情現身說法:
“這種你情我願的事情根本沒法管,隻有你孩子撞了南牆知道疼了才行。”
“我大侄女,二十來歲嫁到我們鎮上的富戶家庭,高中學曆硬是被他們家操作給送進體質內,雖然看起來有個光鮮亮麗的工作,實際上買菜做飯洗碗搞衛生一件不落,生了兩個孩子後三十歲人就得了乳腺癌沒了,丈夫和參加她葬禮的同學對上眼了,現在又生了一對兒女。你說,咱們女人戀愛腦有什麽好處啊,生怕命不苦嗎?”
“哎,你這女兒真是硬從福窩裏爬進苦坑裏,你看我們騰雲鎮的生活條件多好啊,多少有錢人揮舞著大把鈔票哭著喊著住進來,她倒好,一門心思去給有錢婆家當牛做馬。”
“高嫁就是女兒嫁到別的人家家裏當傭人去了?”
“你這話說的我就不愛聽了,難道嫁給一個窮鬼就不用當傭人了?”
“我還是覺得嫁得好才是正事,嫁的有錢,公婆看不上你但會對你孩子上心,畢竟是他們家的血脈。但要是嫁的不好嫁的窮,你非但要擔心自己吃不上飯,還得擔心孩子沒錢讀書。以前騰雲村什麽光景大家都忘了是吧,忘了大年初二就要收拾東西去外地打工了?”
“高嫁的都是理智派,誰喜歡過苦日子啊!不過A姐,我尋思你家條件也不差,女兒可能真的是為了愛情吧。”
“高嫁肯定有一件事要超過對方,讓對方以及對方家庭在你身上看到閃光點的,要麽學曆好,要麽情商高,普通到隻有長相優勢的這種,是真沒啥吸引力的。A姐的女兒我承認長得很漂亮,但距離那些豪門家庭想要的兒媳婦還是差的太遠。”
A姨越聽越心塞,擺了擺手:“算了算了,不說這個了,吃飯吃飯。”
令她不愉快的話題結束,早餐店再次回到之前的狀態中,恰逢這會是上班高峰期,前來吃早飯的人越來越多,人聲鼎沸,外放的視頻聲音交織在一起,店鋪更加熱鬧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