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六扇門

字數:5475   加入書籤

A+A-


    雖說是大理寺、禦史台和刑部都歸提司管,但六扇門提司更多管的是江湖事。
    李承澤之前就有這個想法,但不知道給誰做。
    如今王素素自告奮勇,不妨就讓她做。
    即便未來來了什麽錦衣衛陸炳,那也是之後的事情。
    由於之前早有準備,李承澤很快補充了這個六扇門提司的權力和各項職能。
    大理寺、刑部、禦史台都受提司節製。
    六扇門提司有監察百官和巡察大乾所有州郡官員的權力,還有巡察緝捕之權。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節製、監察、管理大乾疆域內所有江湖勢力的權力。
    但凡是個江湖勢力,就歸王素素管。
    上到宗門武者殺害百姓,
    下到馬匪劫掠村莊,都歸王素素管。
    當然,這隻是提司的權力,
    權力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但王素素在意的不是權力。
    她蹙眉道:“我一個人忙得過來嗎?我就算能飛也不可能管得了這麽多事。”
    李承澤笑道:“別急,當然會給你人。”
    這個部門既可以叫六扇門,
    也可以叫三法司。
    出於習慣,李承澤選擇了六扇門,
    叫做六扇門的江湖意味也更濃重一些。
    六扇門最高長官自然就是提司了。
    提司下設四大主辦。
    四大主辦下麵便是九大巡察官。
    九大巡察官下又設巡察使。
    九大巡察官麾下巡察使的人數,由負責巡察的城縣數量決定。
    巡察使負責巡視各地城、縣、鄉。
    巡察使下設金牌、銀牌和銅牌捕頭,
    最後就是普通捕快。
    可以說這是一大堆崗位。
    也可以說是大乾王朝在另一種層麵上的,管理江湖勢力的機構。
    王素素還有問題。
    “這麽多人?我要去哪找?”
    四處主辦、九大巡察官、
    至少上百位巡察使,
    金、銀、銅三級捕頭。
    捕快數量那就更難說得清了。
    李承澤笑道:“這時候就要發揮你王素素王女俠的能力了,我期待看到你振臂一呼,無數人想要加入你麾下的畫麵。”
    “而且不要忘了還有一人可請。”
    王素素突然反應過來了。
    “你不會說是單雄信吧?”
    李承澤打了個響指,頷首道:
    “沒錯,單雄信的聚義幫幫眾大多被他做過一次篩選,可以說都是有誌之士。”
    “讓單雄信成為四大主辦之一,再做一輪篩選,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燃眉之急,之後的人再慢慢招便是。”
    有了方向,王素素就不是那麽迷茫了。
    王素素頷首道:“好,我馬上去辦。”
    ......
    王素素成為大乾王朝六扇門提司這件事,很快隨著詔令被昭告天下。
    在整個大乾疆域內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六扇門提司的權力之大,令不少江湖勢力為之咋舌。
    六扇門提司可以說是大乾疆域內,江湖勢力的皇帝。
    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另一個信號,這代表著李承澤和王素素的關係,走到了明麵。
    假以時日,隻要消息傳了出去,
    中州四域所有人,都會認為是南域王家選擇了李承澤。
    很快,又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在整個大乾疆域內引爆。
    聚義幫的單雄信單大哥,
    成為了六扇門四大主辦之一。
    聚義幫不少幫眾也相繼加入六扇門。
    單大哥和王女俠就是兩杆旗幟。
    崇拜王女俠和單大哥的仁人義士,
    聽說六扇門的職能後,也紛紛朝陽翟趕來,希望能加入六扇門。
    關於六扇門和王素素的安排,
    在李承澤一聲令下後,
    先由中書省官員起草詔書,
    傳給門下省官員審閱。
    再從門下省那裏回到李承澤手中,
    李承澤確認後,最後由尚書省執行命令。
    尚書省下有六部,戶部撥錢,工部和將作監從下詔書的第一天就開始動工。
    王素素的六扇門提司腰牌,也是第一時間製好,由軍器監的浦元用上好材料打造。
    ......
    時間很快來到建武二十九年十二月底。
    各項政令都在緊鑼密鼓地執行著。
    再過幾日,便是李承澤治下的第一個年號,建元元年。
    責任田製執行得十分良好,且又有九州鼎鎮大乾疆域,保風調雨順。
    雖然有些大家族有些怨言,但礙於軍隊鐵蹄不敢說些什麽。
    魯肅依舊在督造南北、東西運河和防洪防汛的堤壩,要全部修完李承澤預估要三到四年。
    浦元暫時放棄了兵器研究,因為另有要事做。
    陳旉和浦元聯手,在北都陽翟及京畿地區開始了試點。
    浦元負責改善農具,打造水車,帶人開挖改造水渠。
    陳旉負責培育良種,勘測,恢複土壤肥力,在山坡挖魚塘,因地製宜試點發展桑基魚塘,立體農業。
    又是一次例行朝會,這將是今年的最後一次朝會。
    張居正從文官前列走出,躬身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大乾科舉和武舉的各項細則,臣已寫在奏疏上,還請陛下過目。”
    李承澤打開奏疏,張居正寫得很簡潔。
    科舉每三年一次,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
    八月鄉試,分別是八月一日,八月四日和八月七日。
    次年二月會試,同樣分三場,分別是二月一日、二月四日和二月七日。
    殿試在當年舉行,為三月十五日。
    科舉不考四書五經,這裏也沒有。
    科舉考的是經世致用,顧利濟民。
    要是能賺錢,也能當官。
    堅持的是事功學說,把事業和功績作為標準。
    如若當官不能顧利濟民,百姓食不果腹,李承澤要他們有何用。
    至於武舉就很簡單了。
    同樣的時間,也是三場。
    考修為和實戰。
    在大乾,目前想要當官有兩個渠道。
    一是通過小、中、大三級文武學院,
    能從小學讀到大學出來的,
    以後最低都能從鄉正和校尉做起。
    二就是很快打算舉行的科舉和武舉。
    世家大族掌控著那麽多資源,若是公平競爭都比不過普通百姓,那也不會來丟人現眼了。
    李承澤不會意外,參加武舉的人一定是文舉的數倍之多。
    就算是十倍他都不會驚訝。
    因為武者和文人的比例,遠超這個數。
    絕大多數文官其實也是武者。
    建元元年,正月一日。
    照例的春祭日,李承澤還宣布了另一道政令,春祭日假期,共七天,但各部門還是要有人輪班值守。
    回到盛乾宮後,幾道奏疏呈了上來。
    “陛下!”
    喜歡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