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觀星樓

字數:5727   加入書籤

A+A-


    翌日。
    昨夜,李承澤與諸葛亮在禦書房秉燭夜談,連立政殿都不回去了。
    因為趙雲還在閉關,而馬超出征去了,徐庶則是在外擔任刺史,暫時無緣一見。
    典韋和許褚倒是見到了,
    但諸葛亮與他們不咋熟悉。
    蔣琬也見到了,
    但身為中書侍郎的蔣琬有正事幹,
    就比如諸葛亮的詔書就是他起草的。
    往常其他詔書都是由八名中書舍人起草的,他最多就是提筆潤色一下。
    因為大家都很忙,
    諸葛亮暫時沒有機會與老友敘舊。
    但他並不失望,他的時間還多的是。
    諸葛亮入世的年齡比他是他出山之時大一歲,二十八歲。
    而現如今他的修為是入道境五重天,
    理論壽命在三百到四百歲之間。
    返虛境在四百歲到五百歲之間,
    而到了合道境,五百多歲已是常態,
    壽命長些的能堅挺到六百多歲。
    更何況諸葛亮昨夜與李承澤秉燭夜談。
    得知了祟氣邪祟導致如今武者突破困難的事情,諸葛亮也有了正事要做。
    保大乾疆域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整肅風氣,還天地一片天朗地清!
    如今他的時間還長,總有機會見到他們的,再與他們閑敘,坐而論道。
    麵帶笑容的諸葛亮輕搖著羽扇,
    離開了盛乾宮獨自前往觀星樓。
    觀星樓很好找,
    即便無人給諸葛亮指路他也能找得到。
    坐落於盛乾宮的東方的觀星樓,
    如果不算在建的大乾英烈祠的四座九十九米的石碑。
    觀星樓便是陽翟城內最高的建築。
    觀星樓共有九層,每層層高六米,
    每層地板再加上聳立的塔頂,
    讓整座觀星樓的高度為64.8米。
    若隻是64.8米,倒也不能算多高聳。
    但觀星樓還有高達24米的地基,
    加起來剛剛好88.8米。
    欲登臨樓內,須登七層大台階,
    每層大台階有十四個小台階。
    每層台階上都有一個七米進深的小平台,平台上有雕刻精美的浮光白玉浮雕。
    最後兩組台階之中,
    各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石刻。
    青龍騰雲駕霧,白虎張牙舞爪,
    朱雀展翅翱翔,玄武堅如磐石。
    入門石階中間還有一個麒麟刻石,雕刻得栩栩如生。
    每層大台階平台上站著兩名手持長槍的禁軍,隸屬於趙雲的龍武軍。
    手持新欽天監監正印綬的諸葛亮,被龍武軍一路放行,拾級而上來到第七層平台。
    諸葛亮抬頭打量著雄偉壯觀的觀星樓。
    白牆丹柱黃瓦,翼角圓窗的八角塔樓。
    古樸大氣,靜穆高傲,莊重規整,取法自然,至臻完善。
    這是諸葛亮對於觀星樓的第一感覺。
    鎏金匾額【觀星樓】掛於門上。
    觀星樓前有一楹聯。
    【乾元啟運三陽泰,坤滿福地降吉祥】
    觀星樓的大門自動向後打開,
    諸葛亮跨過門檻進入了觀星樓。
    觀感星樓為八角樓,
    七麵均有窗戶,自然采光極好。
    陽光透過雕刻精美的窗柩灑進第一層,
    塵糜在光束中浮動。
    一樓的布置很簡單,
    兩個穿著道袍的小道童坐在左右,
    中間是一麵古樸銅鏡,問心鏡。
    能來到欽天監的都不是凡人,
    小道童並沒有阻攔或者喝問,
    因為下方的龍武軍絕對已經盤查過了。
    諸葛亮的身影倒映在鏡子中。
    但他隻是看了一眼,連頓足都沒有,
    諸葛亮對著兩個小童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轉頭便從旋轉樓梯登上二層。
    一樓的兩個小道士嘴巴都合不攏了,
    兩人相視一眼,眼神中滿是錯愕。
    問心鏡中,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甚至會有人沉湎其中。
    小道童的作用就是適時喚醒他們。
    “他竟然連一息都沒有停下!”
    “他的意誌究竟有多堅定?!”
    諸葛亮並沒有在意兩位小童的驚呼,
    來到了二樓,大廳供奉的是兩個牌位。
    香案上擺著貢品,香火嫋嫋。
    真武教掌教仙尊張鏡塵。
    金剛寺神僧羅摩大師。
    正是萬年前蕩妖除魔的兩大發起人,
    將危害人族的兩尊魔神血裔鎮壓,
    將禍亂人族的幾大妖族趕出中洲四域。
    真武教,李承澤很了解自不必多說。
    可惜的是,金剛寺遺址也隨著羅摩大師的坐化消失不見。
    與之消失的,
    還有與真武蕩妖劍齊名的金剛降魔杵。
    為紀念兩人的功績,
    李承澤讓人將他們的牌位供奉在這裏,
    每日有欽天監弟子供奉。
    因為感念他們的功績,
    諸葛亮在香案前虔誠地鞠了一躬。
    第三層供奉的也是兩位,一位是道尊,另一位是大雄寶殿中的如來。
    道尊是比掌教仙尊張鏡塵還要早出現的人物,應該說是掌教仙尊的祖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據說他便是整合之前出現過的所有修道體係,創立人族修煉體係,因而被尊稱為道尊。
    具體出現時間和消失時間也不可考。
    他究竟是飛升還是已經死亡也不知道。
    像張鏡塵和羅摩大師,好歹還有名字傳下來,而道尊連名字都不剩下了。
    大乾開國皇帝烈帝曾經出家為僧修行《大般涅盤經》。
    後又改大般涅盤經為大般涅盤功,現如今大般涅盤功仍是大乾的鎮國功法。
    第四層供奉的共有五位,
    他們就是李承澤的私心了。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李承澤究竟讓人在供奉什麽,居然還排在道尊和如來上麵。
    道教“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剩下的兩位是後土娘娘和女媧娘娘。
    諸葛亮駐足在此上了一柱香。
    從五層之上便不再供奉什麽人了,
    隻是單純的藏書閣,
    有不少欽天監弟子在此讀書。
    諸葛亮馬不停蹄地來到第九層。
    觀星樓的頂層是平台開闊的八角台,
    靠近窗戶的八個窗戶都還比窗戶略矮些的觀景平台。
    正中間是一張長方桌和幾張椅子,
    右側有一個緩慢轉動著的金色球體。
    此時有一白發老人盤膝打坐,察覺到諸葛亮的出現,他睜開了眼睛。
    “小友是?”
    諸葛亮終於見到了黃老監正。
    是一位白眉白發,慈眉善目的老道士,一身潔白繡金雲線的道袍,束著道箍,端著拂塵的世外高人模樣。
    “亮見過黃老監正,陛下讓我給黃老監正帶一句話。”
    喜歡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