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西玄奪嫡,大荒輿論
字數:4077 加入書籤
衛青這樣貿然地分兵多路,北從到南多路西進分兵攻打,其中還有三個關隘,無疑是很冒險的。
但還是要看守軍和攻城軍的實力對比,尤其是沒有關隘的四戰之地。
徐晃隻是簡單地來了一招聲東擊西就打下了一座城池。
他親自坐鎮,讓兩萬人配合攻城器械攻打東北角,另外還有一萬,分兵佯攻另外三麵。
果不其然,由於安西軍實在太過驍勇,東北角頻頻告急,守軍將領果然將絕大部分兵力調往東北角。
可徐晃手下的小規模精銳部隊早已繞到西南角,先是以強弓迅速點殺為數不多的守軍,再迅速登上了城牆。
打開城門後從西南角殺入城池,裏應外合夾擊守軍,不到一天的時間便迅速奪城。
其他將領也是迅速奪下城池,並且迅速西進,為攻打關隘的衛青、種師道和姚兕分擔壓力。
因為對關隘守軍將領的性格有一點了解,這位自大冒進的將領,中了種師道的詐敗誘敵之策,被引進山穀之中坑殺。
三大關隘中的定北關也被第一個拿下,原本的定北關不是這麽腦殘的將領守的。
但此人是外戚,是現任寶珠皇帝愛妃的哥哥,被吹了枕旁風換了。
當然,此人修為也確實不錯,還是天人合一境,不然守軍將領怎麽著也輪不到他。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自大,但他也為他的自大付出了代價,落了個被坑殺的下場。
另一邊,郭子儀同樣率領二十四萬大軍,西進之後,比衛青更北上奪取西玄南六州。
郭子儀的行軍線路是最遠的,因為已經出了十萬大山,在十萬大山的西邊。
但好在這些疆域絕大部分已經歸屬大乾,再加上一路都是平原,並不難走。
也就是在路過寶珠王朝的時候,需要提防寶珠北軍的突然襲擊。
但寶珠王朝北軍的兵力,占據寶珠王朝全國兵力不足一成,僅僅隻靠著兩朝共同修建的長城抵禦北方。
以他們那點兵力,在那裏祈禱郭寶儀不要配合衛青從北麵和東麵一同進攻就不錯了。
即便他們真的出兵了,就他們那點兵力,郭子儀也有辦法全部收拾了。
當然,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郭子儀也是有做準備的。
靠近南麵的地方派出多路斥候,隨時報告寶珠北軍的動向。
另外郭子儀還派出自己的烈火鷹,在高空觀察動向,隨時向自己傳遞情報。
隻要烈火鷹不啼叫,就代表寶珠北軍沒有任何行動。
西玄王朝的疆域在十萬大山以西,一半在十萬大山南邊,一半在十萬大山西邊。
不過即便是西玄王朝的北方疆域也沒有完全探出十萬大山西邊,那裏屬於另外一個王朝——北莽王朝。
郭子儀一直在感慨諸葛亮選的是個好日子,最近是個攻打西玄王朝的好日子。
三月十四大軍出征之時,正是西玄王朝皇帝駕崩之日,最慘的是他是突然暴斃的。
更慘的是這皇帝因為害怕太子奪權,遲遲未立太子。
朝中主要有五位皇子在參與奪嫡之爭,分別是大、三、四、九、十三皇子,其餘皇子和文武大臣各自站隊。
西玄皇帝的突然駕崩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在他死之前確實立下了新帝三皇子,但卻被人篡改成了十三皇子。
三皇子不服,其餘奪嫡的皇子也不服,因為他們仗著年紀大,之前一直打壓臘老十三。
以他們之前明爭暗鬥的樣子,一旦老十三繼位,他們也沒好果子吃。
大皇子握有北方部分兵權,第一個發動政變,北方軍隊直接入京。
三、四皇子麾下各有禁軍,也直接反了。
九皇子握有南軍,且其母族是南方第一大世家,可以說占據了南方五成以上的經濟。
原本九皇子也被認為可能是最有機會,又可能是最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人。
母族勢力強大讓九皇子門生故吏和黨羽遍布朝野,
但也因為母族勢力太過強大,需要考慮外戚問題。
全看西玄帝一念之間,最終,已經駕崩的西玄帝並沒有選擇九皇子。
反倒是被篡改的老十三勢力是最小的...因為這是皇後買通宦官篡改的。
雖然老十三勢力小,但他母親是皇後,可以垂簾聽政。
可以說十三皇子之所以會參與奪嫡之爭,全是因為皇後的攛掇。
因此,五方勢力參與的奪嫡之爭便在西玄王朝的京都明光城開始了。
北軍、南軍紛紛湧入明光城,為的就是登臨至尊之位。
對此,郭子儀表示你們爭吧。
爭得越激烈越好,這樣他率軍攻打南方六州才能遇到更小的阻力。
為了維持明光城的奪嫡亂局,郭子儀還請求了賈詡的暗探幫助,在暗中攪渾水。
主要是暗地裏挑撥離間和製造輿論,讓更多的皇子反目成仇,參與這場奪嫡之爭。
其中輿論製造包括但不限於魚腹藏書、河中石碑、天降祥瑞、坊間民謠...
這邊魚腹中說天命歸六皇子,那邊河中撈出千年石碑...
八皇子的府中突然天降祥瑞,差點搞得八皇子自己都信了。
總之,京師明光城中一時間好不熱鬧。
更重要的是,這些事情雖然不是他們做的,但百口莫辯,說出去也很難令人信服。
難道是別人閑著沒事幹,吹捧你嗎?
畢竟這裏又不行疑罪從無,更何況還處在奪嫡之爭這種關鍵時期。
懷疑的種子一旦滋生,生根發芽,那就很難再限製了。
另一邊,征北軍則是非常順利地接手了大荒王朝的南三州。
並且在嚴安國的率領下,自成一軍,跟隨著韋睿、楊再興北伐!
四路大軍齊齊朝北方進發,即將朝嚴少傑轄製的興、慶二州進軍,試圖納降。
而這時候,永慶帝殺弟篡位,強加罪名的事情也隱瞞不住了。
這種事情可以做,但不能這麽明目張膽,尤其還是兩件事一起做。
嚴安世三朝老臣,且忠心耿耿,根本沒有人相信嚴安世真的反叛了。
尤其是永慶帝這種直接滿門抄斬的行為,更是坐實了這種看法...
再加上封城引發的民怨和不滿,輿論到了對永慶帝很不利的地步。
喜歡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異世爭霸:從皇子到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