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錄取通知書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許芸把最後一盤煎得金黃酥脆的帶魚端上桌,笑盈盈地招呼:“都齊了,快坐下吧,開飯啦。”
圓桌上菜肴豐盛:有許芸帶來的煎帶魚,外酥裏嫩,香氣四溢;
有林知微和許茹一大早就忙活、調餡捏好的四喜丸子,軟糯鮮香;
有林知謙昨天送來的寧夏灘羊,做成了清燉羊排,湯汁乳白,肉質酥爛;
還有林知微最愛的清蒸鱸魚,鮮嫩爽滑;
加上一盤清炒蒜苗和一道涼拌黃瓜,清爽解膩,一共六道菜,色香味俱全。
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冒著汽的熱菜,窗外寒風簌簌,室內卻熱氣騰騰。
大家舉起手中的北冰洋汽水,橘黃色的瓶身在燈下亮晶晶的,氣氛裏滿是溫馨與期待。
林寧遠率先開口,笑著提議:“來,每個人都說兩句新年的祝福。”他特意看了看幾個孩子,語氣帶點期許,“我就祝,你們幾個,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哎呀,你把我們想說的都說了。”許茹忍不住嗔怪地瞪了他一眼,隨即笑起來,“那我就祝咱們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我就簡單點吧,”許芸接過話,語氣溫和,“希望你們幾個孩子,以後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謝謝小姨!”林知微和林知行異口同聲,笑著回應。
“你先來吧。”林知行示意林知微。林知微還沒想好,幹脆推給身邊的周譯:“要不你先說。”
這時悠悠搶先站起身,眼睛亮晶晶的:“那我先說,我祝我媽和我二姨青春常駐,我和我姐、姐夫將來都賺大錢,我哥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大家都笑了起來,紛紛喊:“好!謝謝悠悠!”
周譯也舉起汽水,聲音穩重:“我就祝爸媽和小姨工作順利,我們幾個都得償所願。”
林知微接著說,眼神明亮而堅定:“我祝——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林知行補上一句:“祝,世界和平!”
“幹杯!”
清脆的碰杯聲響起,瓶口溢出的汽水泡沫帶著甜甜的果香,孩子們的笑聲、大人們的交談聲在這一刻交織成一幅最溫暖的畫麵。
一月上旬,林知微接到了西城區招生辦寄來的體檢通知。
紅色印章在白紙上格外醒目。李津也收到了同樣的通知,正從廣東趕回北京。
通知上寫得清清楚楚:考生須於一月十五日,攜帶準考證,憑此通知,到西城區複興醫院參加體格檢查。
沒過幾天,悠悠也收到了海澱區招生辦的體檢通知。
緊接著,西城區招生辦的布告欄上張貼出了鮮紅的榜單。大紅紙張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墨跡未幹,卻已吸引了無數考生和家長圍攏過來。
人潮湧動,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人在榜前看到自己的名字,捂著嘴忍不住落淚,聲音發抖:“我考上了……真的考上了!”
也有人踮著腳、瞪大眼,一行行掃過去,急切尋找,嘴裏喃喃:“再仔細瞅瞅,怎麽沒有我的名字……”
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林知微和周譯他們也擠進人群。雪後的風帶著冷意,但林知微心跳得很快,手心全是汗。
目光掃到榜單時,她一瞬間屏住了呼吸。
“林知微——356分。”
她的名字,就在最醒目的第一行。
“小微,你看!你是第一個!”周譯緊緊攥著她的手。
“李津也上榜了,349分,考得很不錯!”周譯抬手指向另一側的理科榜單,語氣難掩興奮。
高考一共四門,每科一百分,總分四百分。
這個分數,足以讓人安心。
就在此時,一位招生辦的老師特意把林知微叫到一邊,微笑著告訴她:她是西城區的文科第一名,全市排名第三。
這個消息,比榜單上的分數更讓人震撼。林知微怔在原地,半天沒回過神來,心裏既有驚喜,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
與此同時,悠悠在海澱的榜單上,也榜上有名。她考了335分,同樣是個相當亮眼的成績。
周譯是在三天後,才收到省裏招生辦的體檢通知。
縣裏並沒有像北京那樣張貼紅榜,他始終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可當他拿到那張蓋著鮮紅印章的體檢通知單時,心裏卻像壓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既然通知了去體檢,那就說明——他過線了。
對於那個年代的考生來說,這幾乎就是唯一的信號。因為在很多地方,根本沒有統一張榜公示成績的做法。甚至連分數,學生自己都不得而知。
高考的流程簡單而直接:報名、考試、填誌願,然後就是等待。
等待的過程漫長而煎熬,信息閉塞,幾乎沒有任何渠道能讓人提前獲悉自己是否被錄取。對大多數人而言,能收到的第一個確切喜訊,不是分數單,而是那份沉甸甸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林知微是在一月的最後幾天,終於等到了那份承載著希望的錄取通知書。
信封是厚實的牛皮紙,正中工整地寫著“林知微同誌(收)”,字跡端正又莊重。右下角印著“北京大學”四個紅字,左下角寫著小字“西城10001”。
拆開信封,裏麵的內容詳細而具體:
有報道時間——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
有關於檔案材料轉遞的說明;
有學生待遇和入學須知;
甚至連來往路費的報銷辦法都寫得清清楚楚。
當林知微的手指觸到那張印著“北京大學”紅印的通知書時,她的心髒仿佛要跳出胸口。眼眶裏隱隱泛酸。
與此同時,周譯也在林寧遠的陪同下,親自去了清華大學的招生辦公室。
冬日的風呼嘯著,他一路心口發燙。
招生辦的老師翻開花名冊,點到他的名字,報出分數:“351分。”
那一瞬間,周譯心中轟然一震。雖然早已預感自己考得不錯,可真正聽到數字時,還是有種無法言說的震撼感。
他提筆在領取簿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一份同樣厚實的錄取通知書,直接交到了他手中。省去了寄回老家的繁瑣,也避免了多跑一趟。
清華、北大。
曾經遙不可及的名字,如今鮮活地出現在他們眼前。
兩份通知書放在一起,就像一枚見證,見證著這對年輕夫妻,在命運的轉折點上,攜手並肩,昂首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