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孩子們的教育

字數:4438   加入書籤

A+A-


    除夕在林家過得熱熱鬧鬧,一大家子圍著包餃子吃年夜飯。
    初一這天,他們自然要去燈市口。
    清晨六點,天還沒完全亮,林知微就被鬧鍾叫醒了。
    她掙紮著坐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借著窗外透進來的、熹微的晨光,看清了時鍾上的指針。
    “起床了。”她伸出手,輕輕推了推身邊睡得正沉的周譯,“該去爸媽那裏拜年了。”
    周譯發出一聲模糊的咕噥,迷迷糊糊地睜開了一條眼縫:“嗯……這麽早?”
    “初一拜年,當然要早。”林知微已經起身穿衣服,“快點,還要叫孩子們起床。”
    叫醒兩個孩子可不容易。安安緊緊地抱著她的小被子,任憑媽媽怎麽說,就是不肯鬆手,嘴裏還嘟囔著“我還要睡”。南南更是幹脆,直接翻了個身,用小屁股對著他們。
    “寶貝們,聽話,快起床了,要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了。”林知微俯下身,用最溫柔的聲音在他們耳邊哄著,“拜完年,爺爺奶奶會給你們發紅包哦。”
    “紅包”這兩個字,仿佛帶著某種神奇的魔力。原本還在夢鄉裏徜徉的南南,立刻睜開了眼睛,一骨碌坐了起來:“真的嗎?有紅包?”
    “當然是真的。”周譯見狀,笑著走上前,直接將兒子從溫暖的被窩裏“挖”了出來,“有了紅包,你就可以去買你心心念念的那些小鞭炮了。”
    一家四口在匆忙和笑鬧中,總算是洗漱完畢。他們各自裹上家裏最厚實的棉衣,戴上帽子和圍巾,將自己武裝得嚴嚴實實。
    推開門,一股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北京冬日的清晨,冷得純粹而又直接,呼出的每一口氣,都在空氣中凝結成了一團清晰可見的白霧。
    當他們抵達燈市口的四合院時,天色才剛剛放亮。
    周譯熟練地用鑰匙打開了院門。院子裏靜悄悄的,屋簷下掛著的幾盞大紅燈籠,還亮著溫暖的光,在清冷的晨光中,顯得格外喜慶。
    “爸媽應該起了吧?”林知微小聲說。
    推開正房的門,果然,周容與和聞舒窈都已經起床了,正在客廳喝茶。
    “爺爺!奶奶!新年好!”安安和南南一進門,就立刻按照爸爸媽媽在路上教的,邁開小短腿,跑到兩位長輩麵前,奶聲奶氣地大聲喊道,“恭喜發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兩個小家夥還學著電視裏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將兩隻小手抱拳,彎腰作揖,那可愛的模樣,瞬間就將聞舒窈的心給融化了。
    “哎喲,我的乖孫孫!”聞舒窈笑著將兩個孩子一把拉到身邊,左擁右抱,在他們粉嫩的小臉蛋上一人親了一口。
    “你們來得太早了。”她看了看牆上的鍾,還不到七點,“我們家就這麽幾個人,過年沒有起早這個傳統,不用過來這麽早的。”
    聽到這話,安安立刻撲到奶奶懷裏,撒嬌道:“奶奶,困困。”
    小家夥把臉埋在奶奶懷裏,閉著眼睛,一副要繼續睡的樣子。
    聞舒窈心疼地摸摸孫女的頭:“是不是昨晚睡太晚了?”
    “一年就這麽一天。”周譯在父親對麵坐下,“大年初一拜年,稍微起早一點,沒什麽。這是規矩。”
    周容與點點頭,從書房裏拿出了四個厚厚的、嶄新的紅包。
    “來,新年好。這是給你們的。”他將紅包遞了過去,兩個給了歡呼雀躍的孩子,另外兩個,則分別遞給了周譯和林知微。
    林知微愣了一下,有些受寵若驚:“爸,我們……我們也有啊?”
    “在我們眼裏,你們永遠都是孩子。”周容與難得露出溫和的笑容,“隻要我們還在,你們就都有紅包。”
    早飯過後,陸續有幾撥人過來拜年,周容與也帶著周譯,出門去幾位老領導家裏拜年。
    “媽,中午咱們怎麽吃?要不要我提前準備些什麽?”林知微問道。
    “不用。”聞舒窈笑著擺了擺手,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今天啊,你們都有口福了。你爸說了,他今天親自下廚。”
    林知微這回是真的震驚了。這兩年多,就隻在去年中秋,吃過一回公公周容與親手做的菜。
    她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味道是真的不錯,尤其是那道糖醋排骨,酸甜適口,肉質軟爛,堪稱一絕。沒想到今天,竟然能有幸再次品嚐到。
    正說著,父子倆就拜完年回來了。
    周容與脫下外套,一邊挽著袖子,一邊對大家說:“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做幾個家常菜,也算是討個新年的好彩頭。”
    “我給爸打下手。”周譯立刻跟了上去。
    聞舒窈拉著林知微的手:“來,咱娘倆就在旁邊看著。讓他們爺倆兒忙去,咱們喝茶聊天。”
    廚房裏很快傳來切菜的聲音。周容與係上圍裙,開始準備食材。周譯在旁邊洗菜、切蔥薑蒜,父子倆配合默契。
    聞舒窈問起林明遠的身體。
    “已經恢複了。”林知微說,“醫生說要注意飲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糊弄了。現在大伯母盯得緊,每日三餐都有人監督他吃飯。”
    “那就好。”聞舒窈鬆了口氣,“人上了年紀,身體最重要。工作再忙,也要注意健康。”
    午飯很快就準備好了。四菜一湯,擺了滿滿一桌。清燉牛肋條、幹炸丸子、醋溜白菜,還有一條色澤紅亮的紅燒魚。
    “來,都嚐嚐,這個紅燒魚是你們父親的拿手菜。”聞舒窈招呼著大家動筷。
    下午,隔壁徐家的孫子來找安安和南南一起玩。三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一點兒也不怕冷,在灑滿陽光的院子裏,追著皮球,蹦蹦跳跳,清脆的笑聲傳出很遠。
    聞舒窈看著院子裏嬉鬧的孩子們,目光變得格外溫柔。
    她忽然開口問周譯和林知微:“你們倆有沒有想過,開春了,要不要把安安和南南送到幼兒園去?”
    “現在就送嗎?會不會有些太早了?”林知微有些猶豫。
    “我也覺得,可以再晚一年。”聞舒窈點了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精力旺盛,正是好玩的時候。說實話,就算送到幼兒園,也就是找個地方,讓老師帶著他們玩,保證安全而已,學不到什麽實質性的東西。”
    “其實他們現在這個年齡段,正是‘語言爆發期’。他們對語言的吸收能力,是成年人的好幾倍。與其把他們送到幼兒園裏,跟著一大群孩子跑鬧,還不如就留在家裏,讓他們多學幾門語言。”
    聞舒窈的這番話,讓林知微深受觸動。她以前從未如此深入地思考過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
    “媽,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們找幾位老師,可以嚐試在家裏進行早期的語言啟蒙。”
    她看著院子裏跑得小臉通紅的孫子孫女,繼續說道:“現在國家正在開放,以後,跟世界交流的機會隻會越來越多。讓他們從小就接觸不同的語言,不僅是為了多掌握一門技能,更是為了打開他們的視野和格局。這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林知微聽完,心中對婆婆充滿了由衷的敬佩。這份遠見和用心,讓她自愧不如。
    晚上,一家人從燈市口回到家。一進門,就看到許茹正坐在沙發上,臉上掛著抑製不住的、燦爛的笑容。
    “媽,這是有什麽大喜事啊?看您樂得嘴都合不攏了。”林知微笑著問道。
    “大喜事!”
    “是不是哥要回來了?”周譯猜測道。
    本來過年林知行說要回來探親,結果前幾天又來了電話,說部隊裏有臨時任務,回不來了。
    “不是,”許茹搖了搖頭,“是你們的舅舅,要從英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