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緣分這種東西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回到林知行自己的住處,肖餘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拿起那張被林知行隨手放在桌上的印著倫敦街景的卡片,翻來覆去地看著,小心翼翼地問道:“營長,這……這真的是嫂子給的?”
林知行忍不住笑了一聲,給自己倒了杯涼白開,一飲而盡:“哪兒來的嫂子啊,假的。”
他三言兩語地把中午在街上幫著一個香港姑娘抓小偷的事情,簡單地說了一下。
肖餘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對著林知行豎起了大拇指,臉上滿是欽佩:“高!營長,您這招實在是高!”
林知行也有些無奈。他也沒想到這張卡片竟然還有這種意想不到的妙用。
看著這張製作精美的卡片,他想這張“護身符”,是不是就不能輕易丟掉了?
白清遙回到白雲賓館的房間,把包往床上一扔,然後整個人都毫無形象地癱倒在了沙發上。
下午的生意聊得糟糕透了。
她本來信心滿滿,準備了好久,結果對方根本不買賬。那個廣州本地的紡織廠老板,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從頭到尾都用一種輕視的眼光看著她這個“香港女仔”。
“小姑娘,不是我說話難聽。你們香港人的那些想法太超前了,太花裏胡哨了。我們這裏是國營大廠,講究的是踏踏實實搞生產,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你的那些時尚設計,我們這裏做不來。”他最後就用這麽一句話,輕飄飄地打發了她。
白清遙氣得想摔東西。
正鬱悶著,床頭的電話突然“鈴鈴鈴”地響了起來。是酒店前台轉接過來的長途電話。
“喂?”她有氣無力地接起了電話。
“遙遙?”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熟悉而又威嚴的聲音,是她父親從香港打來的。
“爹地。”白清遙的聲音愈發有氣無力了。
“怎麽了?聽你這聲音無精打采的?在外麵受委屈了?”白父立刻就察覺到了女兒情緒的低落。
“沒什麽。”
“生意談得不順利?”白父太了解自己的女兒了,直接切入了重點。
“嗯。”白清遙悶悶地應了一聲。
“不順利,就早點回來。別一個人在外麵瞎折騰了。”
“你是不是就盼著我這邊不順利啊?”白清遙沒好氣地說道,“好讓我乖乖地回去,繼續當你的乖女兒?”
“爹地有這麽壞心眼嗎?”白父在那頭笑了,語氣裏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寵溺。
“我是心疼你一個女孩子家,在外麵跑來跑去,太辛苦了。”
他話鋒一轉,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對了,阿軒回來了。”
“誰?”白清遙一時沒反應過來。
“李家的阿軒啊,就是我上次跟你提過的,在英國劍橋大學讀書的那個。”
白父的語氣裏帶著幾分滿意,“人家一回來,就特地問起你了。你呀,也別在廣州耗著了,趁早把那邊的事情解決了,趕緊回來,跟他見一麵。”
“誰說要見他了?”白清遙一聽這話,立刻就像隻被踩了尾巴的貓,瞬間炸毛了。
“你這丫頭,之前不是跟我說,就喜歡那種斯斯文文、白白淨淨的讀書人嗎?”
白父在那頭笑道,“爹地可是特地挑了好久,才給你挑的這麽一個。人家可是船王家的公子,家世好,人品好,長得也是一表人才。”
白清遙的腦海裏浮現出了李軒的樣子,確實是個標準的謙謙君子,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說話總是溫文爾雅,皮膚白皙得像個女孩子。
放在以前,她確實覺得這種類型的男孩子不錯,看起來有教養,有內涵。
可不知為什麽,她的腦海裏此刻卻突然不受控製地浮現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身影——
高大挺拔,麵容冷峻,出手幹淨利落,說話簡潔有力。雖然高冷了點,但那種正氣凜然的樣子特別有安全感。
“我現在改主意了。”白清遙懶洋洋地對著話筒說道,“不喜歡那種弱不禁風的小白臉了。”
“什麽?”白父愣了,“那你現在又喜歡什麽樣的了?”
白清遙想了一下,唇角不自覺地勾起了一抹狡黠的笑意。
&nan一點的。”她說,“要有男子氣概的那種。”
&nan一點的?”白父在電話那頭努力地琢磨著這個新鮮的詞匯,“你這喜好的標準,變化也太大了吧?”
父女倆又聊了幾句,白父最後還是叮囑道:“別在廣州待太久了,生意談不成就算了,早點回來。”
接下來的幾天,白清遙又強打著精神去跑了幾家工廠,但結果都大同小異,並不理想。
時間一晃,半個月就過去了。
白清遙拖著行李箱,走出了白雲賓館的大門。
廣州的春天,依然明媚,路邊的木棉花開得如火如荼,熱烈而又燦爛。
可她的心情卻不怎麽好。
生意沒談成,想見的人也沒再見到。電話更是一個沒有。
“真是不順。”她站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忍不住小聲地嘟囔著。
算了,天涯何處無芳草。
那個叫林知行的男人,就當是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吧。
此時的林知行,正在整理行囊,準備出發執行一項秘密任務。
肖餘走進來:“營長,一切都準備好了。”
“好,馬上出發。”林知行站起身。
路過書桌時,他的腳步頓了一下。
他下意識地拉開了抽屜,那張印著倫敦街景的卡片,正安安靜靜地躺在抽屜的角落裏。
他看了一眼,最終還是沒有伸手去拿。
有些緣分,或許注定就隻是擦肩而過。
但命運這個東西,誰又能說得準呢?
千裏之外的燕園宿舍裏,已經熄燈了。
黑暗中,杜曉惠輾轉反側,突然開口打破了這份寧靜:
“你們……你們有沒有看到,最新一期《中國青年》上,那篇叫《人生的路啊,怎麽越走越窄》的文章?”
“看了,怎麽沒看呢。”吳雨桐的聲音從上鋪傳了下來,“最近,咱們學校三角地帶的報刊欄裏,都快為這篇文章吵翻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