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新房子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A+A-


    林知微看了看時間,已經在程家待了快兩個小時了。她起身準備告辭,突然想起了什麽,趕緊把放在一旁沙發上的包拿了過來。
    “對了,你看我這記性,差點把最重要的事給忘了。”林知微從包裏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兩本封麵精美的雜誌,鄭重地遞給了素素。
    “這個可是你去年在我出國前就專門叮囑過我的,我可不敢忘。”
    兩本雜誌,一本是《VOGUE UK》英國版,封麵是一個穿著黑色晚禮服的模特,姿態優雅,攝影風格大氣磅礴;另一本是《The FaCe》,這是一本更前衛、更先鋒的文化生活類雜誌,封麵設計充滿了藝術感和實驗性,用了大膽的色彩和獨特的構圖。
    去年她出國的時候,素素專門囑咐過她,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幫她帶兩本國外的雜誌回來。
    這兩本,一本是經典的時尚類雜誌,引領著世界時尚潮流;而另一本則代表著年輕一代的審美和文化態度,是素素一直很想研究的對象。
    國內雖然也能看到一些時尚雜誌,但是要麽是港台的,要麽就是翻譯過來的,時效性差,而且很多精彩的內容都被刪減了。
    素素一直都想看看,國外的同行們到底是怎麽做雜誌的。
    果然,當素素看到眼前這兩本印刷精美、內容厚實的雜誌時,她的眼睛瞬間就亮了,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她小心翼翼地從林知微手裏接過了那兩本雜誌。
    “天哪!知微!你還真的給我帶回來了?我還以為你早就把這事兒給忘了呢!”
    林知微拍了拍素素的肩膀,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那怎麽能忘呢。你啊,可得好好地研究研究。咱們倆高中時候的那個夢想,未來到底能不能實現,可就全看你了。”
    “我一定好好研究!”素素鄭重地說道。
    程母在一旁看著這兩個眼神裏都閃爍著光芒的年輕人,欣慰地笑著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啊,真好。有理想,有追求,有幹勁,真好。”
    從程家離開後,林知微就直接坐著公交車往王府井那邊去了。她跟周譯約好了下午一起去看看他們未來的新家。
    那座院子就在王府井附近的金魚胡同裏。位置絕佳,鬧中取靜,離孩子們將來要上的史家胡同的小學也很近。
    今天早上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就已經在飯桌上商量過了孩子上學的事情。當周譯說起想讓孩子們今年秋天就提前上一年級的想法時,兩位老人聽了之後,竟然都表示了支持。
    “我看行。”許茹說,“咱們家那兩個小家夥聰明,學東西也快。早一年上學,我看一點問題都沒有。”
    林寧遠也點頭,表示讚同:“對。與其讓他們在幼兒園裏再多待一年,跟著一群孩子傻玩傻鬧,還不如早點讓他們去接受係統的教育。早一年,晚一年,其實差別也不大。”
    對此事態度最積極的,反倒是南南了。
    他一聽今年就能上小學,立刻就興奮地跳了起來:“那太好了!如果我今年就上一年級,說不定還能跟長青哥哥,分到一個班做同學呢?!”
    徐長青,就是燈市口那邊周家隔壁徐家的孫子,跟南南和安安差不多年紀。
    兩家的孩子從小就認識,經常在一起玩。徐長青今年也要上小學了。如果能在一個班,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安安的態度,則比較隨意。她說:“反正有南南陪著我,我都行。上幼兒園也行,上小學也行。”
    孩子們都沒意見,家裏所有的人都覺得可以,那就今年入學吧。
    有時候,林知微覺得生一對雙胞胎真的有很多的好處。無論什麽時候,無論去到哪裏,兩個孩子都能彼此做個伴兒,都不會感到孤單。
    想著這些,林知微不知不覺就到了王府井。下了公交車,她沿著熟悉的街道往金魚胡同走去。
    王府井一帶,是北京城裏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街道兩旁商店林立,人來人往。但是,隻要一轉進旁邊的胡同,就好像瞬間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安靜、古樸,充滿了老北京獨有的那種悠閑的生活韻味。
    走到胡同口,林知微一眼就看到了周譯挺拔的身影。他旁邊站著的一個年輕人,正聊著些什麽。走近了她才發現,那個年輕人竟然是李津。
    看到林知微過來,李津揮著手熱情地喊道:“姐!你來啦!”
    周譯看到林知微,笑著解釋說:“我正準備出門來這邊呢。李津正好到家裏來找我。他一聽說我們要來看新房子,就非要跟著一起過來。說是要發揮他的專業特長,幫我們好好地參謀參謀。”
    林知微笑著說,“多一個專業人士,我們也能多聽聽意見。”
    “那是!”李津一臉驕傲地拍了拍胸脯,“我可是專業的!”
    李津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了清華的建築係攻讀研究生,也算是正式地成了林寧遠的入室弟子。
    林知微笑著調侃道:“我爸現在可是個大忙人。天天不是到處跑工地,就是開會,做項目。他還有時間管你這個學生嗎?”
    “林教授現在直接就把我給扔到工地上去了。”李津笑著說,“他現在負責的那幾個國家級的重點項目,都讓我全程跟著參與。我現在可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步神速!”
    周譯從口袋裏掏出了一串鑰匙,打開了那扇厚重的院門。
    推開院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麵用青磚砌成的古樸典雅的影壁牆。影壁牆中間的石板上用遒勁有力的筆法雕刻著一個大大的“福”字。
    周譯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父親的字。肯定是母親硬磨著父親寫的。”
    繞過影壁牆,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這是一個標準的二進的院子,格局方正,布局合理。比起新街口的林家,這個院子還要更大一些,也更規整一些。
    院子的地麵全都鋪著平整的青石板。院子裏還種著好幾棵樹,有海棠樹、棗樹,還有一棵石榴樹。
    院子的正房是一排五間,青磚灰瓦,飛簷翹角,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風格。窗戶是傳統的木格窗,窗欞雕刻精美,應該是重新修繕過的。
    東西兩側還有廂房,也各有三間,將來可以做臥室,或是書房。
    最讓林知微驚喜的是,這座院子修得極好。能看出來,是用了很多很多心思的。
    不是那種粗糙的修繕,而是非常精細、也極其考究的修複。這裏的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特色與風骨,又巧妙地考慮到了現代生活的便利與需要。
    “這院子……”林知微環顧四周,由衷地發出了讚歎,“修得太好了。母親她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