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為什麽要做雜誌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A+A-


    午後,陽光正好。
    院子裏的孩子們,還在為了一盤沒有下完的飛行棋而嘰嘰喳喳地爭論著。
    周譯跟林知謙重新回到了書房。
    周譯給林知謙續上茶,繼續著剛才在飯桌上,沒有聊完的話題。
    林知謙說:“如果隻是來料加工,那相對簡單一些,因為產品的所有權還在外方,你們隻是賺取加工費。但如果涉及到技術引進、設備進口,那就複雜了,要走技術引進項目的審批流程。”
    “首先,你要準備好一份詳盡的具有說服力的項目建議書,然後報給你們廣東省的外經貿廳。他們初審通過之後,才會上報到我們部裏。”
    “我們部裏會組織相關的行業專家進行評審,評審的內容包括你這個項目的技術可行性、技術的先進性、以及最關鍵的未來的經濟效益等等。”
    “如果這個項目還涉及到大額的外匯支出,那就更麻煩了。我們這邊還要再去征求財政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意見。這一整套流程全都走下來,最快也得三個月。”
    林知謙停頓了一下,他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還有一件事,我必須得提醒你。現在,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非常緊張。”
    “所以上麵對於所有技術引進項目的審批,都卡得非常嚴格。你們這個項目在做經濟效益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算清楚,特別是外匯的投入和產出比。”
    周譯當然明白大哥話裏的意思。現在各行各業都急需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外匯儲備必須要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如果一個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太長,那麽是很難在眾多嗷嗷待哺的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批準的。
    “我明白。大哥,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紮實了,把每一筆賬都算清楚了。到時候肯定還要再麻煩你。”
    “你們深圳特區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林知謙說,“你們的這個項目如果能夠成功,那對我們整個家電行業來說,都有著非凡的示範意義。”
    “不過,周譯,”林知謙看著他,還是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擔憂,“說實話,你想一步到位,就引進人家德國的全套核心技術,我覺得難度還是太大了。”
    “一來,得看人家德國人到底願不願意賣給你;二來,咱們國內的政策審批也確實存在風險。你有沒有考慮過,先退一步?還是,先從最穩妥的冰箱的代工做起,慢慢地積累技術和經驗?”
    “我考慮過。”周譯的回答很堅定,“但是,大哥,我們不能永遠都停留在代工的這個層麵。我們必須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技術,有屬於我們自己的產品。否則,我們就永遠都要被人‘卡脖子’。”
    林知謙看著妹夫眼中那毫不動搖的光芒,也欣慰地點了點頭:“好。我理解你的想法。你先把材料都準備起來吧。我這邊也幫你看看相關的政策上,還有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空間。”
    “好。謝謝大哥。”
    另一邊,林知微和陳書藝正坐在院子裏,一邊喝著花茶,一邊看著不遠處那幾個正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
    “唉,”林知微歎了口氣,“上個月,我跟周譯就商量著,想請大家夥兒都過來熱鬧熱鬧,給我們這新家暖暖房。”
    “哪知道,大伯他又去外地考察了。我聽大伯母說,現在要想約到大伯的時間,那都得提前一個月預約才行。”
    陳書藝也跟著,無奈地搖了搖頭:“可不是嘛。爸他現在是越來越忙了。深圳那邊不是剛提出來一個口號,叫什麽‘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爸又是主管建設的。”
    “我聽說深圳那邊,現在正在建一個據說是咱們國內第一高樓的建築?”
    “嗯,深圳國貿大廈。”林知微說,“去年就已經動工了。現在還在建設中呢。”
    “對了,”陳書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道,“你去年,就托我打聽的那件事,現在總算是有點眉目了。”
    “我打聽到輕工業部那邊,以前有一個內部的刊物,叫《服裝與文化》,因為經營不善,已經停刊大半年了。”
    林知微的眼睛,瞬間就亮了:“嫂子,你的意思是……”
    “你想辦一本自己的時尚雜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刊號’的問題。”陳書藝分析道。
    “如果想要從零開始,創建一個全新的刊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想著,不如采取合作的模式。你可以跟他們那邊去談談合作改版,把這本已經停刊的舊刊物,重新改版成一本全新的、麵向全國大眾的時尚生活雜誌。”
    “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了!”林知微激動地說道。
    “這樣,既可以獲得合法的出版權。而且,還能直接掛靠在輕工業部的下麵,以後也能省去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你要是覺得這個路子可行,沒意見的話,”陳書藝說道,“那我就先幫你盯著這件事。找個合適的機會,我先去跟他們那邊探探口風。”
    “好!”
    陳書藝看著她,好奇地問道:“知微,我一直想問你。你想辦雜誌,主要是想著能更好地宣傳你們自己的品牌嗎?”
    林知微搖了搖頭,說道:“不完全是。”
    “嫂子,以現在咱們國家發展的這個速度,過不了幾年,就一定會有國外的那些成熟的時尚雜誌進入中國。”
    “就算是以合作出版的形式,到時候話語權,到底能不能掌握在咱們中方自己的手裏,還真不好說呢。”
    “什麽話語權?”陳書藝有些不解。
    “關於‘美’的話語權。”林知微的眼神變得異常認真。
    “嫂子,審美雖然是主觀的。但我不想,有一天,咱們中國的姑娘們,打開雜誌,看到的全都是符合西方審美的那種細長的丹鳳眼,高高的顴骨,然後被告知這才是‘高級’的,才是‘洋氣’的美。而我們自己那些圓潤的、溫婉的、傳統的東方美,反倒成了‘土’的代名詞。”
    “未來,咱們跟他們的很多競爭,可能就不再是單純的硬實力上的競爭了,而會是一些文化層麵上的競爭。”
    “咱們國家有這麽悠久的曆史,有這麽多璀璨的民族文化,我們就是缺一個能向世界,也向我們自己展示這些美的平台。”
    林知微說:“無論是辦雜誌,還是做品牌,我都是希望在將來,咱們中國人,能有足夠的底氣,有更強大的文化自信。”
    “不再去盲目地迷信那些所謂的‘高級審美’,也不再覺得不符合他們審美的,就是‘土’。所以,我現在就想著,能不能先占領一塊兒屬於咱們自己的輿論陣地。”
    陳書藝有些沒想到,自己這個妹妹,竟然已經想得這麽遠,這麽深了。
    林知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
    她知道,自己將來要麵對的,不止是這些。
    用不了幾年,國外那些財大氣粗的奢侈品品牌,都會紛紛湧入中國。到時候,那些時尚大刊的封麵,幾乎都會被那幾個頂級的大牌給壟斷著。
    但是現在,不是還早嗎?
    既然她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又有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她覺得自己應該,也必須去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