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母親的日記本(上)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A+A-


    這一階段的談判結束後,周譯提著行李箱從酒店出來,香港這會兒的天氣還是有些悶熱。
    他脫下西裝外套隨意搭在手臂上,剛走到酒店門口,就看到聞律的車已經穩穩地停在那裏了。
    聞律看到他出來,立刻從駕駛座上走過來,很自然地就接過了他手中的行李箱:“這幾天辛苦了。”
    “還好,”周譯笑著說,“有陳律師他們的專業團隊在,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車子很快駛離了高樓林立的中環,穿過繁華喧鬧的街道,向著山勢蜿蜒的半山方向駛去。
    聞律一邊熟練地開著車,一邊說道:“爸爸前兩天就吩咐家裏的傭人把您的房間都給收拾出來了,他可是一直都盼著您能早點過去呢。”
    “外叔公有心了,倒是讓他老人家費心了。”周譯看著窗外越來越安靜的街道, “他最近身體還好吧?”
    “挺好的,”聞律的語氣裏,帶著幾分寬慰,“這段時間正忙著老先生周年祭的事情。您也知道,這人一旦有事情忙著,那精神頭兒反而就好起來了。”
    “這兩天,我看他氣色比前陣子還要強多了。每天都要親自過問祭禮的各種細節,生怕有哪個地方安排得不妥當。”
    “快到了。”聞律說著,車子拐進了一條更加幽靜的綠樹成蔭的私人道路。
    聞家的宅子,就位於半山一處視野極佳的位置。
    這是一棟占地極廣、中西合璧的大宅院。高高的圍牆外麵,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花木。
    車子到門口的時候,大門已經敞開著,周譯透過車窗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聞善棠拄著拐杖站在門廊下,身邊還站著幾個傭人。
    周譯心裏一驚,連忙推開車門下車:“外叔公,您怎麽站在這裏等我?我是晚輩,哪能勞您出來迎接……”他快步走前扶住老人的胳膊。
    聞善棠拍了拍周譯的手,笑著說:“孩子,這怎麽也算是你第一次回這邊的家,來吧,我帶你轉轉。”
    老人的聲音雖然有些沙啞,但很有力量。他挽著周譯的手臂,慢慢往宅子裏走。
    聞律在後麵提著行李箱跟上去,吩咐管家把行李先送到樓上去。
    這座宅子很大,前院後院加起來,占地怕是得有好幾畝。
    前院,是典型的西式花園,有修剪得如同幾何圖形般的灌木,還有一個雅致的噴水池。
    而後院,卻又是完全不同的中式布局,有假山、亭台,一看就是當年花了大心思精心設計過的。
    聞善棠領著周譯,一邊走,一邊說:“這座宅子,是你姥爺當年親手督建的。你姥爺那會兒,剛從北平過來,帶著一大家子人,還有不少跟著他一起南下的老人。”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有些當年跟著你姥爺一起過來的老人,還有他們的後人,不知道是從哪裏聽到了些風聲,知道你來了香港,都想過來見見你。我都幫你給推掉了。”
    “等你母親到了香港,到時候,都聽你母親的意思,她說了算。”
    老人說著,聲音又低了幾分,帶著幾分無奈:
    “唉,當年你姥爺也是迫不得已才離開北平的,家大業大,什麽樣的人都有。”
    “有些人到了這邊,還是不務正業,不走正道。你姥爺當年沒少為這些事頭疼。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人,這麽多年對我們聞家也還算是講義氣。”
    老人就這麽絮絮叨叨地說著那些早已泛黃的往事。他的語氣裏有懷念,有感慨,也有幾分說不清的苦澀。周譯卻是聽得異常認真。
    走到後院的時候,聞善棠停下腳步,他指著二樓的一排窗戶,說道:“你的房間已經收拾好了,就在二樓東邊的那間,采光好,也安靜。我這腿腳不太好,就不陪你上去了。老秦,你陪周譯上去看看。”
    這時,一個五十多歲、身形清瘦的男人從旁邊無聲地走了過來。
    聞善棠介紹道:“這是老秦,你叫他秦叔就好。你在這裏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他,他都會給你安排好的。”
    “秦叔好。”周譯點頭致意。
    秦叔微微地欠了欠身,聲音沉穩地說道:“您跟我來吧。您的房間就在二樓,在大小姐——也就是您母親,當年住的房間的隔壁。房間都已經給您收拾好了。”
    周譯跟著秦叔上了樓。二樓的走廊鋪著厚厚的暗紅色的羊毛地毯,踩上去一點聲音都沒有。牆上掛著幾幅名家的字畫,裝裱得古樸而又典雅。
    秦叔推開一扇房門:“這就是您的房間了。”
    周譯走進去,發現裏麵的布置很雅致,看得出來是用了心的。
    “對了,”秦叔又補充道,“您要是想看書的話,您房間的對麵就是書房。那個書房,也是大小姐最常用的,裏麵有不少她收藏的書。您隨時都可以過去看。”
    “我知道了,謝謝秦叔。”
    晚飯後,周譯回到二樓的房間。
    他洗了個澡,換上了一身舒適的家居服。
    他這幾天一直都忙著談判的事情,精神高度緊張。
    現在,談判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整個人反而覺得有些空虛。他想找本書看看,放鬆一下也好。
    他輕輕地推開了對麵那扇書房的門。
    書房,比他的臥室要稍小一些,但布置得很精致。
    兩麵牆都是頂到天花板的紅木書櫃。書櫃裏的書一排排地整齊地立著,有不少是關於藝術鑒賞、古董收藏、書畫之類的畫冊,還有一些中英文的文學名著。
    他猜這些應該都是母親喜歡看的,那些書的封麵有些已經有些陳舊了,但卻保存得很好。
    周譯隨意地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關於藝術鑒賞的書,翻了幾頁。他看到母親在某些段落的旁邊做了詳細的批注。字跡娟秀而又充滿了風骨,一如她的為人。
    他將書輕輕地放回了書架,轉頭看向了房間中央的那張書桌,台麵上有一盞造型典雅的黃銅材質的老式台燈。
    台燈的旁邊,還立著一個相框。
    周譯走過去,當他看清相框裏的照片時,心裏一暖。
    那是一張已經有些褪色的黑白照片,但上麵的人物卻清晰可辨。
    照片裏,是年輕時候的父親和母親。兩個人正站在一個充滿了陽光的院門前。
    他們的背後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築,父親穿著一身筆挺的中山裝,意氣風發,笑容爽朗,母親則穿著一身剪裁合體的旗袍,身材修長,笑容溫婉。
    兩個人站得很近,父親的手搭在母親的肩上,母親則微微側身靠著父親,姿態親密自然。
    照片裏的背景,好像就是他跟知微現在住的那個四合院——他認出了院門前那棵老槐樹。
    周譯盯著照片看了很久,這應該是父母結婚不久時候拍的,那時候他們還很年輕,眼睛裏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可是誰能想到,後來會發生那麽多事情呢?
    他輕輕把照片放回原處,目光落在旁邊的一個筆記本上。
    那是一個深藍色的硬皮筆記本,封麵已經有些磨損,邊角有些卷曲,看得出來已經有些年頭了。
    筆記本上沒有任何標題,就那樣靜靜地躺在書桌的角落裏,上麵還壓著一支金色的鋼筆。
    周譯猶豫了一下。但不知道為什麽,他的手還是鬼使神差地伸了過去,拿起了那個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