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1章 李家村搬遷

字數:4672   加入書籤

A+A-


    巴特爾一行人到朔風城,再到離開的這三日,沈知韞都沒出麵。
    在她看來,不必花精力與巴特爾牽扯,自己另有事情要做。
    既然明知不久後將有饑荒,沈知韞必定要有所準備,之前調來的糧草可要確保萬無一失。
    距離她重生已經有半年了。
    沈知韞仔細回憶這段時間的事情,梳理一番。
    她重生後,改變了陳屹川外出遇敵的死局。
    而後帶著範天雄、李漢升等人守住朔風城,不像上輩子那樣被害得折亡半城。
    甚至還捉住了勃律,可謂是意外之喜,坑了陳玄策一把,得了皇帝欽賜的靖安縣主名頭。
    不管怎麽說,她掌握了一定權勢。
    在戰中,多次出謀劃策,贏得範副將、李漢升等城中將領的敬佩。
    而後,她施恩於秦嶽,崔凜、謝淮等人才,暗中栽培李大虎、餘尋卿等小兵小吏,培養眼線,替自己拉攏可靠有本事之人。
    更是借著發放撫恤金、懲治惡霸,替百姓討回公道等事,贏得城中百姓和將士的信任。
    如今在朔風城內,她的聲望僅次於陳玄策。
    可惜,還不夠。
    天下大亂之際,唯有自己手中有兵,才能安心……
    沈知韞執筆,在紙上一一寫著自己要做的事情。
    寫完,垂眸仔細看了一遍,才拿起這張紙,放在燭火上,靜靜地看著火焰四起,將紙燒毀幹淨。
    外頭有腳步聲走近。
    陳屹川過來與她一道用膳。
    “母親。”
    聲音微揚,顯然心情不錯。
    沈知韞抬眸,含笑看著他:“過來坐。”
    她要借助陳玄策的權勢,子嗣必不可少。
    這段時間陳屹川受同窗影響,再加上鍾夫子管得嚴,態度越發端正,學業更上心了。
    沈知韞取來手帕,為他擦著額頭的熱汗:“這麽冷的天,怎麽還冒汗了?”
    陳屹川笑嘻嘻道:“我走得急了些。”
    “今日可有用空陪我用膳?昨日母親不知道忙著什麽,我一日都沒見母親了。”他暗暗不滿。
    “不是晚上去看了你?”
    “那不算。”
    沈知韞失笑,叫人把晚膳端來:“蓮房魚包、紅燒蹄膀這些都是你愛吃的。”
    邊說邊給他夾了些菜。
    這段時間沈知韞一改上輩子對他的縱容,嚴厲管教一段時間,借著同窗改正了他的性子,又化解了汪映葭在中間故意產生的誤解。
    一時間,母子關係格外融洽。
    沈知韞摸了摸他的腦袋。
    如今,即便回到京中,她也不怕陳母暗中挑唆。
    陳屹川離開後,沈知韞翻看這幾日的賬簿。
    她在朔風城內有不少鋪子,糧鋪、布坊等等。
    已經有糧鋪掌櫃發現不對勁,糧價進價增高,試探性詢問沈知韞是否要調高糧價?
    沈知韞自然拒絕。
    糧鋪一旦有這趨勢,再加上周邊傳言紛紛,百姓如何不會人心惶惶?
    而且當下,除了糧價之外,她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此時外頭天色泛陰,寒風刺骨。
    沈知韞估摸著日子,吩咐秋月幾聲。
    李家村。
    李大虎的爹娘拉著些糧食,準備去城內賣。
    他們聽說,最近外頭糧食價高,這時候去賣,能多賣幾文錢。
    到了城內,打聽一下,城東三間米鋪還是原來的價格,其他糧鋪價格都高了幾文。
    過去打聽時,正好有人買糧,猶豫地說今日的價錢貴了。
    店小二卻說:“哪裏貴了,沒聽說這段時間外頭缺糧?”
    “嫌貴,愛買不買。”
    李父原先有些歡喜,可仔細一琢磨,拉了李母一把:“這糧還是留一半吧,這幾年到處不安穩,還是留著點。”
    李母自然應好。
    家裏大事她都聽李父。
    反正今年家裏的口糧都備好了,是不愁吃,他要謹慎些,那也沒錯。
    他們奔波一日,賣了錢就匆匆回去。
    到李家村外,遠遠的就見一群官兵圍在那裏。
    李父心頭一緊,冒出不妙的想法:“這是怎麽了?”
    過去時,隻見村長與其他幾個鄉老都出來了,和官兵說著什麽,愁眉苦臉的樣子。
    其他村民圍在一旁說話。
    他一過去,官兵就注意到,眼神掃過來:“可是李家村人?”
    “正是。”
    他連忙應和。
    “那好,上頭有令,要你們明日搬離村子,不得有誤。”
    這話可把李父嚇到了,大驚失色:“搬離村子?這、這我們住哪?”
    “我住了這麽久的地方,好端端的怎麽要搬走?”
    他連忙看向村長,滿是不解。
    村長歎了口氣:“是沈夫人有言,說這幾日隴山會山崩,會危及村子,叫我們搬離。”
    “地方也安排好了,我們先搬離幾日,看看情況再說。”
    隴山?
    李家村正是位於隴山山腳,山穀流出的河水悠悠貫穿村子,若非有戰事,日子平淡寧靜。
    聽聞是沈夫人發話,李父遲疑一下,沒說什麽。
    他想,這遷村子可是大事,李家村可是有兩百多人,沈夫人總不至於和他們鬧玩笑吧?
    官兵傳完令,說明日這時候再來。
    等人走後,其他小聲議論的村民這才七嘴八舌地說起來。
    “這事這麽突然啊?”
    “就是,在隴山底下住了那麽久,幾十年了一直都沒出事……”
    “沈夫人總不至於逗咱們玩,可能真會出大事,聽她的話吧,回去收拾東西了。”
    說著,不少人三三兩兩回家收拾去了。
    村長看了眼李父推的板車:“這是去城裏買東西了?”
    李父道:“是啊,家裏缺了些東西,正好換了些糧去買。”
    村長注意到板車裏的糧:“城裏糧價怎麽樣?不是說高了不少?”
    “對呀,我怕出什麽事,不敢全賣了。聽說外頭鬧饑荒,餓死了不少人,還鬧出大事了,糧價這幾日都變高,留在手裏安心些。”
    再說,若是有剩餘的,晚些時候再賣一斤可以多賣幾文錢。
    村長搖頭:“剛打完了仗,這時候又要搬遷……”
    他指著一旁聚著聊天的人:“你們幾個別呆在這了,趕緊回去收拾。”
    “明日這時候,要是官兵老爺到了,誰還沒收拾好,可不會留下等你們。”
    說完,他也趕緊回家去了。
    今晚,注定是個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