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回歸本職工作,造火箭筒和火箭炮

字數:6555   加入書籤

A+A-


    陳部長他們並沒有在沈陽一機廠待太長的時間。
    在他們臨走之前,秦風也從陳部長手中接過了一枚二等功勳章。
    這是組織上針對他成功研發AK47自動步槍頒發的勳章。
    覆銅鋼子彈以及工業母機在之後自然也要進行論功行賞。
    而陳部長沒想到的是,他這次來東北,驚喜不止這一個。
    51廠廠長劉國華在聽到李局長回來了之後,便帶著秦風給他的兩參一改三結合改革計劃書找到了他。
    可劉廠長沒想到的是,此時兵工局不止隻有李局長在,一正一副兩位部長也在兵工局。
    他直接就帶著改革計劃書撞了上去。
    李局長看著有些支支吾吾的劉國華,眉頭一皺喝道:“你怎麽娘們唧唧的,找我究竟有啥事啊?”
    劉國華看了兩位領導一眼,話到嘴邊又吞了下去。
    趙副部長見狀笑嗬嗬道:“怎麽?我們兩個老頭子在這裏不方便嗎?”
    這話一出,直接讓劉廠長陣腳大亂,額頭都開始冒出冷汗了。
    重工業部部長、重工業部副部長兼兵工總局局長,這還是劉廠長第一次見這麽大的官。
    “不是不是,當然不是了——”
    劉廠長咬了咬牙,直接將公文包當中的計劃書拿了出來,遞給了李局長。
    “局長,這是秦副局在我們廠進行指導的時候留下的東西。
    秦副局認為我們廠的管理模式存在重大問題,所以提出了這份改革意見,所以想要以我們廠為試點。”
    廠製改革計劃書?
    聽到劉廠長的話後,李局長和兩位部長都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陳部長眉毛一挑,看向劉廠長手中的計劃書道:“我們剛剛才見過秦風同誌,沒想到他還有東西在等著我們呢。
    拿過來我看看是怎麽回事。”
    陳部長發話了,劉廠長老老實實的將計劃書原本給遞了過去。
    趙副部長也好奇的湊了過來,李局長隻能低眉順眼的待在領導邊上,不敢湊前去。
    反正等下就可以看得著。
    就是有些好奇,秦風提出的管理模式改革究竟是怎麽回事。
    陳部長翻開了計劃書,當看到首頁的內容後,瞳孔微縮。
    趙副部長也輕輕的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這份計劃上一上來就直接否定了繼承自蘇熊的馬鋼憲法。
    認為蘇熊的管理模式並不適合龍國。
    並且直接指出了馬鋼憲法的問題和局限性所在。
    管理體係僵化、生產脫離實際、幹群關係疏離、規章製度不合理、分配存在平均主義————
    當看到秦風指出的這些問題後,陳部長扭頭看了一眼趙副部長。
    “你對於基層接觸的更多,對於這些問題你怎麽看?”
    趙副部長深吸了一口氣,若有所思道:“現在各地的工廠的確存在著方方麵麵的問題,這幾點總結的非常到位。
    主要是因為組織人才的素養有些良莠不齊,部分沒有工作經驗的被安排到了崗位上。
    像是為了完成指標,盲目安排生產的事情發生的比較多。
    也的確容易出現外行領導內行。
    畢竟現在我們國家初立,也找不到那麽多的專業人才。”
    這的確也是現在龍國所麵臨的實際問題。
    龍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民才是占據人口比例最高的群體,工人的數量占比並不高。
    更別說是管理崗位的專業人員了,數量更少。
    所以這也導致很多人都是趕鴨子上架,自然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陳部長點了點頭,然後繼續看了下去。
    指出問題之後,接下來自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了。
    秦風在這份改革計劃上,對於兩參一改三結合的模式講述的非常清楚詳細,甚至舉了很多例子,顯得通俗易懂。
    幹部參與勞動、工人參與管理。
    當看到這裏的時候,趙副部長的眼眸亮了一下。
    “這想法非常不錯啊,讓幹部參與勞動,了解一線生產情況,發現實際問題,這樣的確可以有助於大部分人轉變工作作風。
    而讓工人參與更是奇思妙想,讓工人擁有主人翁意識,可以極大程度上調動勞動積極性。
    有了這兩參,幹群關係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這個方法我看行。”
    陳部長從趙副部長的話當中就聽出了他對於這條建議的高度認可。
    而且他也認為這兩參非常不錯,直接命中要害,能夠切實的解決幹群關係疏離、生產脫離實際、管理體係僵化等問題。
    對於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這點兩位領導自然也是認可的。
    而當看到三結合的時候,趙副部長甚至發出了喝彩聲。
    “妙啊,實在是太妙了。
    將管理者的組織能力、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人的實際操作經驗融為一體,這樣的話工廠就可以非常高效的運轉。
    也可以有效解決現在工廠質量低、合格率低的問題。
    秦風這是又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啊。
    部長,我看這兩參一改三結合必須要重視起來,蘇熊是蘇熊,龍國是龍國,國情畢竟不一樣。”
    陳部長臉上露出笑容,頷首道:“這份計劃書的本質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對於探索我們龍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管理思路。
    沒想到秦風同誌遠在美帝留學,卻一直都對國內如此關注,這對於我們的工廠來說的確是一劑良藥。”
    隨即陳部長看向了李局長。
    “秦風提出的這兩參一改三結合我們基本上認可,你們也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負擔。
    既然是管理模式的改革,那就按照秦風同誌說的,先從626廠和51廠開始。
    也讓我們看看改革的實際情況,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至於這份文檔——”
    陳部長遞給了李局長。
    “你們複寫一份,原本我們需要帶回北平進行研究。”
    李局長此時還有些懵,聽到領導的話後連連稱是。
    兩位領導對於這份計劃書非常重視,並沒有繼續在兵工局停留,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北平。
    這份報告書最終呈現到了兩位首長的辦公桌上。
    而大首長很快就做出了肯定的批示。
    “如行之有效,可於全國進行推廣,搞出適合我們龍國的‘馬鋼憲法’。”
    大首長的批示很簡短,但卻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而秦風還並不知道自己對於兩參一改三結合的計劃書都已經被大首長知道了。
    此時的他也離開了沈陽一機廠。
    他來這裏的目的已經初步完成
    如果沈陽一機廠在製造機床的時候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麽他還會再次過來。
    現在的他準備回歸自己的本職工作——軍工!
    現在已經快要4月份了,距離半島戰爭的爆發也就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他必須要製造更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減少戰士的傷亡。
    秦風再次回到了626廠,不過他隻是留下了一份機槍圖紙。
    現在AK47自動步槍已經確定將會成為龍國下一代製式步槍。
    鍍鉻槽也已經買了回來,並且都已經安裝到位了。
    有著他留下的工藝,槍管鍍鉻並沒有遇到什麽阻礙。
    而這款步槍也有了它自己的名字——50式自動步槍。
    然而光有步槍還不夠,還需要一挺機槍,用於加強班組火力。
    現在解放軍主要的輕機槍型號也非常駁雜。
    有ZB26輕機槍、國產捷克式輕機槍、歪把子、拐把子、勃朗寧、布倫輕機槍等等,這些機槍口徑不同,性能也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所以秦風便給了626廠一份RPD班用機槍的圖紙。
    這挺機槍於44年開始開始服役於蘇熊部隊,一直到60年代才被PK通用機槍所取代。
    而現在龍國的工業基礎想要生產PK通用機槍還有些吃力。
    所以目前這挺RPD班用機槍才是最適合龍國的班組火力。
    它在擁有著不錯性能的同時,彈藥使用的也是M43型槍彈,也就是說兩款槍的彈藥是通用的。
    這對於龍國本身就脆弱的後勤來說非常重要。
    至於626廠能不能造出來他並不擔心。
    相較於AK47自動步槍而言,這挺機槍的製造難度反而更低。
    隨即秦風便馬不停蹄的趕到了52廠,前身是沈陽兵工總廠第二分廠。
    主要任務是火炮製造、修複以及仿製。
    不過現在的52廠並不具備火炮製造的能力,僅具備火炮修複的能力。
    而主要的原因依舊還是源自於蘇熊的掠奪。
    他們搶走了大部分的設備,這也直接讓沈陽兵工廠喪失了火炮製造能力。
    一直到156項重點項目之後,52廠才恢複了身管火炮的生產能力,這個工廠也是大名鼎鼎的724廠。
    看著曾經輝煌的沈陽兵工廠變成這副模樣,秦風還是非常痛心的。
    不過現在的他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讓52廠恢複火炮生產能力。
    除非沈陽一機廠那邊已經具備了機床製造能力。
    不然就算是他來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火炮不僅僅隻有身管火炮,火箭筒、火箭炮也算是火炮。
    一個是單兵大炮,另一個更是不弱於大口徑火炮的神器。
    這也是以當前龍國實力可以造出來的大威力武器。
    同樣也是將來戰爭急需的武器裝備。
    有了火箭筒戰士們就擁有了對抗美帝裝甲洪流的能力。
    不用再扛著炸藥包去炸坦克了。
    火箭炮更不用說了,這玩意就是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