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熟悉的對手
字數:5686 加入書籤
荒蕪的田野間,鬼子士兵趴在地上,不斷朝對麵守軍陣地開槍射擊。
子彈在雙方陣地之間呼嘯穿梭,戰局一時陷入僵持。
與此同時,鬼子一個步兵師團向常熟發起猛攻,卻在謝家橋鎮被33師頑強擋住。
謝家橋鎮位於常熟東側,鎮內掩體眾多,守軍依托交叉火力層層阻擊,使得鬼子的推進十分困難。
每當遭遇炮擊,守軍便迅速撤入掩體或鎮內建築,有效減少了重炮帶來的傷亡。
旁邊蘇州市內原本有兩個步兵師駐防,後又從前方撤下兩個師加入防守,總兵力達到四個師。
鬼子在此處的攻勢同樣受阻,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
“支那守軍的火力為何如此強勁?”穀壽中將眉頭緊鎖。
他原本計劃以兩個師團加一個重藤支隊的兵力實施側翼迂回,趁守軍不備,直插吳福線側翼。
再合圍蘇州,迫使夏軍後撤,這也是他們一貫的反應。
想法是挺好,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直接卡在了第一步。
他們的部隊在一條並不寬闊的河流東岸被死死擋住,整整兩天未能前進一步。
盡管鬼子按部就班地采取炮火轟,步兵衝的戰術。
但每次炮擊開始後,守軍炮兵總會迅速還擊,彈幕精準覆蓋進攻路線,迫使步兵無法有效推進。
待炮戰暫停,守軍早已嚴陣以待,鬼子的炮火掩護幾乎失去作用。
而對方炮兵團也極為狡猾,總是在鬼子炮擊後才展開反擊,炮擊一停就迅速轉移陣地,導致鬼子多次反炮兵作戰落空,白白消耗彈藥。
航空隊的支援同樣效果不大。
守軍防空火力密集,雖在三次空襲中擊毀數門防空炮,但戰機也損失二十餘架,難以形成有效壓製。
今日承擔主攻的是中島師團。
中島手下的兩個步兵旅團經過淞滬會戰後,傷亡慘重,合計步兵僅剩約一萬兩千人。
其中羽生旅團尤為嚴重,步兵已不足四千,折損近半。
然而,羽生旅團的步兵在應對守軍猛烈火力時卻顯得異常熟練。
他們並不急於衝鋒,而是分散匍匐射擊,頻繁變換位置,避免長時間暴露。
相比之下,協同進攻的佐佐木旅團仍沿用標準戰法。
一旦察覺守軍火力稍減,便發起密集衝鋒,甚至不惜以肉身衝擊碉堡,結果在守軍強大火力下損失慘重。
當羽生旅團在發現守軍部署有大量神射手後,軍官迅速收刀入鞘,摘去白手套,匍匐下達指令,絕不成為顯眼目標。
而佐佐木旅團的基層軍官和機槍手則因目標明顯,接連被38師蘇軍旅的狙擊手射殺。
戰線後方,羽生少將舉著望遠鏡觀察戰況,臉色逐漸難看。
這支守軍的戰術風格,令他感到一種不祥的熟悉。
羽生少將:?
羽生少將:……
羽生少將:!
田黃陛下在上,該不會又是那個狡猾無恥的夏國38師吧?
一旁的佐佐木少將同樣麵色鐵青,因為肉眼可見佐佐木旅團的傷亡比旁邊的羽生旅團大多了。
他放下望遠鏡,語氣中帶著壓抑的不滿:“羽生君,貴部的士兵今日打得是否過於……”
“……謹慎了?”他停頓了下,將幾乎脫口而出的“懦弱”二字勉強咽下。
羽生少將冷冷瞥了一眼佐佐木矮胖的身形,淡淡道:“佐佐木君,敵軍火力如此密集,采取穩妥戰術才是明智之舉。”
“倒是貴部,曆經多場戰事,難道一遇頑強抵抗,就隻剩下蠻衝一途了嗎?”
佐佐木少將聞言,語帶譏諷:“因為我部武士將生命獻給了帝國和田黃,為了榮耀在所不惜……看來羽生旅團更擅長打順風仗。”
羽生少將皮笑肉不笑:“是是是,閣下說的對。”
見對方即便受激也不為所動,佐佐木冷哼一聲,不再多言,轉而攤開地圖,思索破局之策。
羽生少將不再多言,隻在心中冷笑。
這才到哪兒?那支狡猾的38師肯定還藏著大量裝甲車,多半就埋伏在河對岸。
一旦己方強行渡河突破防線,等待他們的必然是裝甲火力的無情收割。
讓他衝鋒?妄想。
佐佐木少將思索片刻,想到了迂回戰術。
他下令道:“命令騎兵大隊沿河岸偵察,尋找守軍布防薄弱的位置。”
他打算找準對方疏忽之處,派一支隊伍暗中渡河,實施側翼突襲。
“嗨依!”
幾個小時後,派出的騎兵紛紛返回匯報。
根本沒找到,他們甚至都摸索到隔壁常熟防線了。
佐佐木少將是真沒辦法了,對麵守軍龜殼太硬了,根本啃不動。
傍晚,進攻了一天的鬼子無力繼續作戰,開始後撤休整。
71旅在連續作戰兩日並更換主官後,也奉命撤至二線休整,防線由72旅及716擲彈兵團接替,另有兩個訓練已有一周的蘇軍旅新兵團協同駐防。
在71旅駐地內,新任旅長趙大栓正與謝大元進行711團的各項交接。
交接完成後,謝大元獨自坐在營帳中,仔細翻閱團裏的裝備清冊與編製表。
越看越心驚。
除他帶來的四營外,團裏其餘三個步兵營清一色裝備美製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他反複確認了幾遍。
娘的,一千多把半自動步槍?
而楊符的四營除了步槍是英式恩菲爾德外,其餘配置和其他三個營都一樣。
謝大元對此並無不滿,反而深感理解。
半自動步槍數量有限,能配發到如此規模已屬難得。他注意到,38師其他步兵團大多也以恩菲爾德為主力步槍。
再說了,他們作為後加入的隊伍,別說恩菲爾德這種人家38師的主力步槍,就算是給他們一把漢陽造就算不錯的了。
不過恩菲爾德竟然是38師的主力步槍,讓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嘴角直抽。
更令他震撼的是711團的其他火力配置。
108挺布倫輕機槍、21門英製三英寸迫擊炮、7門德製81毫米迫擊炮、8門德式75毫米步兵炮,以及36挺重機槍,其中18挺為德國通用機槍。
僅僅一個團就有如此裝備,管中窺豹,38師的整體實力,恐怕遠比他想象的還要雄厚。
他隨即傳令全團集合。
不多時,各營以方隊形式整齊列陣。
原屬88師的四營官兵站在隊列中,不自覺感到幾分不自然。
身旁的戰友個個身材魁梧,背上斜挎大刀,神情堅毅,一看就是精銳。
而他們自己卻身形瘦削,仿佛不屬於同一支部隊。
謝大元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他心中再次湧現一絲感動。
林師長一定是將手下最精銳的步兵團交予自己指揮了,這份信任,何其沉重!
他大步走到隊列前方,目光掃過全體官兵,聲音洪亮地說道:
“弟兄們!我是謝……大元,從今天起,擔任711團團長。我們當中,有老兵,也有剛加入的新血,但穿上這身軍裝,從此就是生死與共的弟兄!”
“林師長把最好的槍,最好的炮交到我們手裏,不是讓我們守著它們等仗打完的!小鬼子還在河對岸虎視眈眈,接下來的仗,一場比一場硬!”
“我不要求你們每個人都做英雄,但711團,絕不能有一個孬種!從今往後,咱們一起守陣地、一起殺鬼子、一起打出38師的威風!”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711團士兵集體挺胸怒吼。
謝大元仔細審視著711團官兵的神情。
隨即驚喜地發現,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臉上都沒有流露出絲毫因他這個外來團長而產生的不滿或抵觸。
士兵們目光堅毅,身姿挺拔,軍官們則專注地望向他,眼神中透出隨時待命的目光。
娘的,趙旅長和林師長真是治軍有方啊!
他在心底又一次感歎。
這一刻,謝大元對38師產生了認同和歸屬感。
一股豪情也隨之湧上心頭,手握如此強兵,何愁不能驅逐倭寇,收複山河?
與此同時,華中方麵軍司令部內,鬆井司令官正聽取參謀匯報當日戰況。
總結起來隻有四字:毫無進展。
他凝視地圖,目光沉冷,片刻後抬手一指:“今夜派一支五百人的支隊,由此處渡湖,突襲後方莫城,切斷常熟與蘇州之間的聯係。”
“嗨依!”
昆承湖位於常熟與蘇州之間,湖麵寬約三公裏,對岸正是莫城鎮。
當夜,一支奉命行動的鬼子支隊乘漁船悄然渡湖,悄無聲息地逼近莫城。
淩晨時分,他們發起了突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