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底牌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A+A-


    在林晏率部馳援金陵的同時,錫澄防線中段被鬼子突破。
    敵軍隨即猛攻無錫守軍側翼,十五集團軍除留一部依托江陰要塞繼續抵抗外,主力有序撤往常州。
    11月28日,無錫淪陷,僅剩江陰要塞一支孤軍仍在死守。
    鬼子留一個聯隊圍困要塞,主力則直撲常州。85軍雖匯合各路退守部隊奮力阻擊,但在鬼子兩路合計十餘萬兵力的猛攻下節節敗退。
    南線廣德亦宣告失守,鬼子分兵一路進攻宣城,另一路徑直向金陵壓來。
    失地陷城的消息不斷傳至金陵,城中市民與各地湧入的難民人心惶惶,紛紛尋求逃生之路。
    然而此時已為時過晚,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一是花費重金搭乘汽輪北渡長江,二是沿公路南逃。
    可隨著戰火逼近,公路已被國軍嚴控布防,百姓隻能在周邊有限範圍內避難,出路愈發渺茫。
    城內的空氣似乎也有些讓人喘不動氣,絕望與恐慌如陰雲般籠罩著金陵的冬日。
    街道上人潮湧動,哭喊聲,叫嚷聲,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響混雜在一起。
    拖家帶口的市民看見汽車駛過,便不顧一切地湧上前去,拍打著車窗,眼中是近乎瘋狂的求生欲,他們賭定了車裏的軍人不會開槍。
    林晏沒有乘車,隻帶著警衛連穿行於混亂的街巷。
    沿途布防的士兵看到他領章上的將星,紛紛挺直脊背。
    下關碼頭此時更是人潮洶湧。
    難民們擠在江岸邊,眼睜睜望著江心漸行漸遠的船隻,眼中隻剩一片絕望和不甘心。
    碼頭由36師控守,征用的船隻正忙於運送軍資兵員。曹武很快找來駐防的最高軍官,一位麵容疲憊的中校。
    “長官!”
    林晏點點頭:“38師師長林晏,需渡江至江浦縣城。”
    “明白!”
    中校未多詢問,迅速安排了幾條小船送他們過江。
    江浦縣城雖也人心惶惶,但自昨夜蘇軍旅720團進駐後,混亂中已見秩序。
    市民見這支裝備齊整的部隊在縣城布防,又隔著天險長江,總算稍感安心。眼前這支隊伍,遠比從前那些地方軍令人踏實。
    林晏找到720團團長謝爾蓋,命他在城內劃設一塊軍事禁區。
    “是!師長!”謝爾蓋敬了個禮,很快下去安排。
    林晏旋即拉開係統列表,生產了6門蘇聯【B4榴彈炮】和大量的底凹彈。
    【B4 M1931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蘇軍統帥部直屬重型火炮,以履帶式拖拉機底盤解決複雜地形機動問題。炮組15人邊喊烏拉邊用吊機裝彈,射速1發/分鍾,最大射程40公裏(底凹彈)。203毫米口徑,能把100公斤的“社會主義真理”以607米/秒初速糊到敵人臉上。(2300)
    底凹彈是一種通過優化彈體底部結構,提升射程的特種炮彈。
    40公裏射程,意味著隻要在江浦縣城內,這6門被稱為“斯大林之錘”的重炮就能支援整個金陵戰役,還能炮擊江麵上的鬼子驅逐艦。
    為了預防鬼子空襲,林晏還生產了20門40毫米高射炮和30門20毫米高射炮。
    一切都準備完成後,林晏才叫來謝爾蓋:“找些雜物把這幾門炮偽裝起來,務必誓死保護。若形勢危急來不及轉移,就全部炸毀,絕不能落入敵手。”
    “明白!師長!”
    林晏環視一周,確認無疏漏後,便帶著警衛連轉身離開。
    返回師部的路上,夕陽正沉沉壓向金陵城牆。
    街道兩旁,沙袋壘起的工事後是士兵們沉默的身影,百姓大多閉門不出,偶有麵黃肌瘦的難民蜷縮在巷口,望著軍隊行過的方向眼神空洞。
    遠處下關碼頭的喧囂隱約可聞,而更遠的東方天際,似有炮火的光芒隱隱閃動,這個前大廈首都在戰前最後的寂靜裏,等待著那即將到來的敵人。
    林晏回到指揮部,略一沉吟,接通了常州85軍指揮部的電話。
    “85軍指揮部。”接線員的聲音傳來。
    “我是38師林晏,請接彭軍座。”
    “林師長,請稍候。”對方一聽是林晏,語氣頓時恭敬。
    不多時,正與參謀分析戰局的彭善匆匆回到辦公室,接起電話:
    “我是彭善。”
    “軍座,是我,林晏,”林晏知道常州現在戰況激烈,沒有墨跡,“羅司令現在在什麽位置?我有事要向他請示。”
    彭善沒有問林晏想請示什麽,而是很爽快地回道:
    “錫澄線昨天被鬼子突破了,18軍已奉陳司令命令撤往皖省。羅司令昨天就該回金陵了,現在應該就在衛戍司令部,你去那兒準能找到他。”
    “明白!”
    掛斷電話,林晏整了整軍裝,率警衛連趕往金陵衛戍司令部。
    司令部內一片忙碌,一個個文職軍官抱著文件小跑穿梭,電報聲,電話鈴,打字機聲,交談聲交織不絕。
    林晏將警衛連留在門外,進去後請工作人員通報,不一會兒,羅司令的副官快步迎出:“林師長,請隨我來。”
    林晏走進辦公室,裏麵陳設很簡單,牆上掛著一幅墨筆詩詞,而羅英正在揮筆寫字。
    林晏見狀,在辦公室內安靜地等待。
    片刻後,他放下毛筆,含笑示意:“林師長,防區都布置妥當了?”
    “司令放心,全部安排到位了。”林晏立正回答。
    “嗯,”羅英微微點頭,“調你部守金陵是委座親自定的,陳長官多次提到你38師善守,委座認為應當保留你部實力,作為金陵的一張王牌。”
    “誓死完成任務!絕不辜負委座,陳長官和您的信任!”林晏眼都不眨,一副忠勇模樣。
    羅英笑了笑,轉而問道:“這時候來找我,是有什麽要緊事?”
    林晏說道:“司令,屬下在江邊有位朋友藏了兩艘大船,想用來免費轉移百姓過江。”
    “船票怎麽收?”
    “分文不取。”
    “分文不取?”
    羅英扶了扶眼鏡,略顯詫異。他原以為林晏是想借機斂財,來找他撐腰。
    他目光微動,很快明白過來:“你是怕有人以征用為名奪船?或者……擋了別人財路?”
    免費撤民,確實會礙了那些發國難財的人的眼。
    “司令明鑒,”林晏點頭,“所以屬下想借司令的名義行事,安穩轉移百姓。”
    羅英饒有深意地看了林晏一眼。
    用他的名義運民,這份人情,名聲和功勞自然落在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