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毛熊專家?圖紙都畫反了!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王建國如旋風般離去,研究室內重歸寂靜。
劉宇唇角微揚,心境恰似被午後陽光傾灑的棉被,柔軟且溫暖。
他移步至窗邊,凝視著樓下那棵老槐樹,腦海中已然開始構思,電熱毯實際樣品的製作流程。
就在此時,“砰”的一聲巨響傳來,研究室的門被人從外麵粗暴地撞開。
一個滿頭大汗、身著幹部服的中年男子衝了進來,神色焦急萬分,仿若火燒眉毛。
“王處長呢?老王!”男子未見到王建國,急得在原地直打轉。
“趙組長,處長前往部長辦公室了。”劉宇認得此人,是隔壁重型機器管理處的趙組長。
“去部長那裏了?”趙組長聽聞,臉色愈發蒼白。
他一把抓住劉宇的胳膊,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小劉同誌!你務必幫我一個忙!出大事了!”
他將一份卷得皺巴巴的圖紙和說明書拍在工作台上,聲音帶著顫音說道:“第一重型機器廠,新到的三台毛熊車床,全部無法運轉了!”
“油壓係統壓力上不去,無論如何調試都無濟於事!廠裏急得不知所措,生產任務都已停滯!”
劉宇扶了扶被他晃得有些歪斜的眼鏡,神色未顯絲毫慌亂。
他拿起那份散發著油墨與舊紙氣味的說明書,封麵上印著一串串,他再熟悉不過的俄文。
“趙組長,不必著急。”
他安撫道,手指輕輕翻開泛黃的書頁:“毛熊的產品,看似粗獷,實則內裏暗藏諸多玄機。”
“關鍵的參數,他們最喜用最小的字號,藏於最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幹脆標注在附錄的附錄之中。”
這邊的動靜,很快引來處裏其他技術員的圍觀。
眾人伸長脖子,望著那個被趙組長寄予厚望的年輕人,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懷疑。
畢竟,這可是連一重機廠老師傅們都難以解決的棘手難題。
趙組長雙手合十,幾乎要給劉宇作揖:“劉同誌,你一定要幫幫老哥我!此事若能解決,我親自向你們王處長為你請功!”
劉宇的目光在說明書上飛速掃過,那些如蝌蚪般的俄文字母在他眼中,仿佛變成了最簡單的漢字。
他的手指在紙頁上輕輕一點,指向一行幾乎與紙張融為一體的微小注釋:“問題在此,液壓油的型號。”
“他們使用的是軍工級別的低溫高抗磨液壓油,而咱們廠裏使用的普通液壓油,其粘稠度和工作溫度根本無法達到要求。”
人群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技術員,人稱老張頭,猛地一拍大腿:“我就說!一重機廠那邊電話裏提及。”
“他們更換了好幾種油,均無效果!原來問題的根源在此!”
趙組長頓時看到了希望,但隨即又麵露沮喪:“可即便知曉油不合適,設備依舊無法啟動啊!”
劉宇未作言語,繼續翻閱。
他的速度極快,不僅查看正文,連圖紙的邊角、零件的附注,任何一個細微的標記都不放過。
周圍的技術員們看著他流暢地解讀那些如天書般的俄文,嘴巴越張越大,眼神由好奇變為震驚。
這俄語水平,恐怕比大學裏的教授還要嫻熟!
忽然,劉宇的手指停在了一張,液壓係統管路圖上。
他盯著其中一個代表單向閥的符號,眉頭微微皺起。
他從抽屜裏拿出自己的資料集,翻到對應毛熊標準件的那一頁,仔細比對。
幾分鍾後,他抬起頭,語氣堅定:“油的問題是其一,但並非根本問題,根本問題在於,這個單向閥安裝反了。”
趙組長一愣:“安裝反了?不可能!一重機廠的老師傅都是依照圖紙進行安裝的,一個螺絲都不會出錯!”
“圖紙有誤。”劉宇的回答平靜而有力,仿若一顆炸雷在眾人耳畔炸響。
“毛熊的工程師繪圖時,將這個閥門的方向標注反了,油無法通過,壓力自然無法提升。”
整個研究室一片寂靜。
聲稱人家原廠的圖紙繪製錯誤,這得需要多大的膽量與自信!
趙組長死死盯著劉宇,從他那平靜無波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不容置疑的專業。
他咬了咬牙,轉身對著跟隨他前來的技術員吼道:“還愣著幹什麽!立刻打電話給一重機廠!”
“讓他們將那個單向閥拆卸下來,反向安裝!即刻執行!”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研究室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趙組長不停地看表,額頭的汗珠又冒了出來。
大約過了大半個小時,桌上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猶如一聲驚雷。
趙組長猛地撲過去抓起電話,聽了幾句,他那張緊繃的臉瞬間綻放出狂喜的光芒。
“運轉了?三台都運轉了?!”他對著話筒大吼,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掛上電話,他轉身衝到劉宇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用力搖晃著,嘴裏語無倫次地說道:“劉同誌你真是神了!你救了老哥的命啊!”
第二天上午,一個身著工裝、手提一網兜紅蘋果的年輕人找上門來,身後還跟著滿臉喜氣的趙組長。
“劉工!我是一重機廠的王海,特地前來感謝您!”王技術員滿臉崇拜地望著劉宇。
“您實在是太厲害了!之前毛熊的原廠專家前來指導,都未能發現這個問題!我們廠長說,您的水平,比毛熊專家還要高!”
說著,他就要將那網兜蘋果放在劉宇的桌上。
劉宇笑著將蘋果推了回去:“王技術員,太過客氣了,這是紀律要求,心意我收下了,東西不能接受。”
他眼尖地看到了王技術員手中的另一張紙,“這是什麽?”
“哦,這是我們廠長親手書寫的感謝信!”
劉宇接了過來,並未查看內容,反而對著信紙上的字跡讚歎道:“你們廠長的字,寫得著實漂亮,筆力剛勁,鐵畫銀鉤啊!”
一句話,說得王技術員和趙組長眉開眼笑,氣氛瞬間變得輕鬆融洽。
此事,如長了翅膀一般,一日之內便傳遍了一機部的各個司處。
一個剛入職的大學生,憑借一本說明書,解決了重點企業三台進口設備無法運轉的難題,水平比毛熊專家還要高!
劉宇這個名字,徹底在一機部聲名遠揚。
而對於這一切,劉宇本人卻顯得格外平靜。
對他而言,這不過是為自己精心塑造的“技術專家”形象,增添了一塊分量十足的基石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