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來自域外的教書先生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而在兩人低聲交談之際,校場之上的教導仍在繼續。
“還有這裏,發力不對!”
“腰馬合一,力從地起!”
“這一式變招太過僵硬,你的風元素是擺設嗎?”
“風是什麽?”
“是靈動,是無孔不入,是聚散無常!”
“你用得明白嗎?!”
蕭寒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天明招式中的每一處破綻。
對於李浩二人的靠近,他早已察覺,卻並未在意。
以他的境界,陽穀縣內重要人物的氣息早已了然於胸。
劉天明則全然沉浸在修煉之中,對場外動靜毫無所覺。
在蕭寒苛刻的指導下,他雖疲於奔命,渾身大汗淋漓,卻能清晰地感覺到自身對力量的掌控、對風之真意的理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著。
他竭力地調動著體內真元,按照蕭寒剛剛指點的關鍵之處,不斷調整著發力方式與真元運轉路徑。
每一次細微的改正,都讓他對自身力量有了新的認知。
而看著劉天明在自己的罵聲中招式愈發圓融,氣息也漸漸沉凝下來,蕭寒眼底掠過一絲滿意。
此子天賦心性,確實是上佳,即便放在大周皇朝那些天才雲集的頂尖書院中,也足以脫穎而出。
未來甚至有資格代表王朝參與天玄大陸的盛事……
他心中默道,隻要不走彎路,假以時日,保底也是一位玄象境強者,衝擊更高境界也未必沒有可能。
這樣的結果,哪怕是蕭寒都不由有些豔羨。
“好了!”
“今日就到這裏了,這幾日好好穩固一下,不要貿然再度突破,你這一次突破太過倉促了,根基受到了不小影響。”
片刻之後,蕭寒揮了揮手,讓劉天明停了下來,話語沉聲開口進行著叮囑。
“是,師傅!”
“天明謹記!”
劉天明恭敬應聲,臉上洋溢著由衷的敬意。
他正欲再請教幾句,眼角的餘光卻瞥見了站在不遠處觀望的李浩與鄧明軒,連忙收斂神色,執禮問候:“李大人,鄧大人!”
李浩與鄧明軒見狀,含笑點頭示意。
李浩目光轉向蕭寒,恰到好處地開口詢問道:“天明,不知這位前輩是……?”
不待劉天明介紹,蕭寒已然淡然開口:“我名蕭寒。”
鄧明軒按捺不住心中的震動,雖覺唐突,還是忍不住上前半步問道:“蕭前輩,恕晚輩冒昧。”
“方才觀前輩指點天明,修為深不可測,莫非……前輩已臻至通脈之境?”
蕭寒掃了二人一眼,目光平靜無波,略一頷首:“算是吧。”
“真……真是通脈境!”
盡管心中已有猜測,但親耳聽到蕭寒確認,李浩與鄧明軒仍是身軀一震,內心翻湧起驚濤駭浪。
通脈境!
這在大乾王朝已是站在雲端的人物,在玄象境強者幾乎不出的年代,一位通脈境足以庇護一個家族百年昌盛,是各方勢力競相拉攏的定海神針。
他們萬萬沒想到,在這偏遠的陽穀縣,在六少爺秦良麾下,竟隱藏著這樣一位頂尖強者。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同為通脈境,蕭寒的修為已臻至通脈巔峰,距離那傳說中的玄象境僅有一步之遙。
其真實實力遠超他們認知中大乾的任何一位通脈境。
當然,僅僅是通脈境這三個字,所帶來的衝擊已然足夠大了。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李浩心念電轉,神情不由變得更加凝重。
一位突然出現的通脈境強者,其背後意味著什麽?
是福是禍?
這讓他不得不深思。
“蕭前輩!”
李浩斟酌著詞句,帶著幾分小心試探道,“聽聞……前輩並非我東北域人士?”
此話一出,鄧明軒也立刻反應過來,眼底同樣浮現出一抹憂慮。
一位來曆不明的通脈境,其目的為何?
是否與某些隱秘勢力有關?
他們絕不願見到秦良卷入某些不可預測的漩渦之中。
蕭寒何等人物,一眼便看穿了二人心中所想。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無奈開口道:“你們兩個,不必在此旁敲側擊。”
“我欠你們家主人一個人情,故而應他之請,留在此地教導劉天明一段時日,權作償還。”
“至於我的來曆,不過一介教書先生而已,無需過多揣測。”
……
演武場上,夕陽將人影拉得悠長。
目送蕭寒飄然離去的身影,李浩與鄧明軒內心的波瀾卻久久無法平息。
“教書的先生?”
鄧明軒下意識地重複著這個詞,隻覺喉嚨有些發幹,轉頭看向李浩,“將軍,您信嗎?”
“前輩既不願明言,難道你還看不出來嗎?”
李浩深吸一口氣,目光依舊望著蕭寒消失的方向,低聲道,“你我都應知曉,無論是外人欲入我東北域,還是我東北域之人想出去,都必須穿越那凶險萬分的玄冥絕域。”
他語氣加重,帶著深深的忌憚:“那片絕域,即便是通脈境強者,亦有隕落之危!”
“他能安然穿越而來,其身份背景,豈會如他所說那般簡單?”
“這……”
鄧明軒被問得啞口無言,隻覺得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
“走吧。”
李浩收回目光,強行壓下心頭的萬千思緒,對鄧明軒說道。
然而他的內心卻已泛起層層漣漪。
踏入這陽穀城以來,所見所聞無一不衝擊著他的認知。
原以為之前的種種已經足夠驚人,此刻方知,自己還是遠遠低估了六少爺秦良。
竟連來自域外的通脈境強者,都因他而駐足於此。
記憶中那個略顯木訥的少年形象漸漸模糊,被此次歸來所見到的這位手段莫測的青年所取代。
與此同時,龍皇隕落的消息,已如一場席卷一切的颶風,傳遍了大乾王朝的每一個角落。
這消息無疑是石破天驚的。
數百年來,不,自大乾王朝立國之初起,北部妖域的威脅便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從未真正解除。
在這持續的巨大壓力下,朝廷每年在北境投入的財力、物力、人力皆是海量,隕落的將士與強者更是不計其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