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王家的秘辛
字數:4665 加入書籤
幾百萬兩,如果操作得當……
這龐大的資金,足以讓秦家在未來的一年,甚至幾數年內,實現一次脫胎換骨般的飛躍!
可以招募更多的門客,培養更多的家族子弟,購置更多的產業,打造更精良的武裝……
其意義,怎麽形容都不為過。
而就在秦昊獲取到消息的同時。
遙遠的皇都,紫金城王家府邸內。
“咣當——!”
一聲清脆的碎裂聲,打破了書房內的寧靜。
“你說什麽?!”
一名身著暗紫色錦袍的中年男子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侯、侯爺……三少爺他、他……”
侍衛語無倫次,額頭緊緊貼著地板,不敢抬起分毫。
“說!涵兒到底怎麽了?!快說!”
中年男子——王明涵的父親,當代永亭侯王罡,眼中凶光畢露。
麵對主子那幾乎要噬人的目光,侍衛再不敢有絲毫遲疑,帶著哭腔稟報道:“侯爺……北涼急報,三少爺他在進攻陽穀縣的途中。”
“遭遇埋伏,被、被那陽穀縣縣牧秦良當場格殺!”
“砰——!”
話音剛落,王罡強大的氣息碾壓而過,跪地的侍衛悶哼一聲,直接被這股力量壓得口鼻溢血。
王罡站在原地,胸口劇烈起伏。
對於王明涵,外界多有傳言,說他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眾多的資源傾斜,全是因為受到了家族的重視。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根本原因在於他的祖父,王家唯一一位通脈境強者。
由於他當年突破通脈境所用的並非正常途徑,導致其戰力遠遜於同階武者,更關鍵的是,他的壽元也比尋常通脈境強者要短得多。
為了延續老祖的性命,王家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挑選一名天賦出眾的子弟作為藥引,以特殊手段為老祖續命。
而王明涵,正是這一代被選中的那一個。
說實在的,若不是之前他死纏爛打,執意要求前往北涼州曆練,家族也認為有強者隨行保護應當無虞,這才允他前去。
畢竟藥引的修為越高,效果越好。
為此,家族甚至不惜投入大量資源,不僅調派了三千餘名私軍隨行,更有兩位化勁武者貼身保護。
可結果呢?
他這兒子才剛踏入北涼州沒多久,竟然就丟了性命。
這樣的結局,讓王罡幾乎無法接受,渾身不由得一陣發冷,心頭震顫。
一旦祖父得知此事,他必將麵臨天大的麻煩。
“該死!”
“怎麽會這樣?”
“秦家……他們是瘋了嗎!”
王罡喃喃低語,身影在廳中來回踱步,內心的驚濤駭浪難以平息。
憤怒、焦慮、恐慌……種種情緒在他心頭翻湧,臉色也隨之陰晴不定。
最終,他腳步一頓。
“秦家……”
王斌再次低念出這兩個字,眼中寒光一閃,一個念頭在腦海中迅速成型。
而此時的秦昊,對王罡那邊的動靜尚不知情。
在讀完秦良送來的信件,從最初的震驚中逐漸平複下來之後,他開始冷靜謀劃接下來的布局。
原本他並不打算在短期內暴露自己的真實實力,即便此前拜訪幾位侯爵世家時,也一直隱藏不露。
但如今情勢已然不同,上百萬兩白銀的誘惑擺在眼前,即便暴露出通脈境的修為,似乎也值得一搏。
書房中,秦昊重新落座,提筆蘸墨,略作沉吟,便揮毫書寫起來。
時間悄然流逝。
不多時,一封書信已然寫就。
“阿福。”
秦昊揚聲喚道。
很快,房門被推開,管家李福躬身走入。
“伯爺。”
李福恭敬行禮。
“將這封信送往王家。”
“另外,再替我起草十四份索賠函,內容大致是:他們擅自出兵進犯陽穀縣,已觸犯大乾律法。”
“我秦家念在同為五姓七望的情分上,願意釋放被俘人員,但他們必須支付一筆白銀作為賠償。”
“具體數額,就按這上麵所列的執行。”
秦昊略一思索,將兩張信紙遞給了李福。
“是。”
李福應聲接過。
然而,當他目光掃過第一份索賠清單上的數字時,不禁心頭一跳,臉色微變。
“伯爺,這……這數額是否……”
李福忍不住抬頭,語氣中帶著遲疑。
“照我說的去做便是,其餘之事,無需你多慮。”
“是。”
盡管內心波瀾起伏,李福還是迅速收好信件,退出了書房。
目送李福離去,秦昊嘴角緩緩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良兒,為父今日再教你一課,既然已經結下仇怨,那麽最穩妥的解決方式,就是將他們——徹底解決。”
他低聲自語,眼中寒光乍現。
他交給李福的兩封信,內容並不相同。
其中一封,是發給那十四名被俘官員背後家族的索賠函。
不過,他並未完全按照秦良所提議的數額,而是主動將其減半。
“這些家族,既然尚未與我秦家結下死仇,便不必逼得太緊。”
“三四十萬兩白銀,他們固然拿得出,但若真逼他們掏出這個數,我秦家與他們之間,恐怕就再難有轉圜餘地。”
相比之下,隻要一半的數額,即便各大家族感到肉痛,但在貴族交往的慣例中,尚屬可以接受的範疇。
他主動降低對這些家族的索賠,卻不代表秦昊不想要更多的銀子。
因為他真正的目標,隻有一個——王家。
王明涵作為西部聯軍的主導者,更關鍵的是,他已被擊斃。
既然梁子已經結下,秦昊不介意趁此機會,狠狠從王家身上吸一口血。
一個侯爵世家的子嗣,別說幾十萬兩,就是上百萬兩,想必也拿得出來。
至於這樣做是否會徹底激怒王家……
秦昊並不擔心。
激怒了反倒更好。
若是王家按捺不住,主動對他出手,他正好可以順勢將其一舉解決。
大律雖明令禁止高階武者私下鬥毆,但暗地裏的廝殺,朝廷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更何況,他秦昊,也並不懼怕這些。
此刻,秦昊心中已有定計。
當然,一切還要看王家接到信後,作何反應。
不久之後,一隊信使自明良城出發,攜帶著書信,分別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