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神作的氣質

字數:4806   加入書籤

A+A-


    買完書,她就立馬迫不及待的回家,躺在房間裏,開始欣賞這本自己姐姐跟自己藏了一個多月的驚世大作。
    要說的是,絕大部分人是抱著一種“看看到底是香的還是臭的”這樣的想法來買這本《艾麗婭的預言》的。
    大家對這本書的好奇與熱情,的確來自於場外的營銷。
    但她不一樣。
    她從一開始的期待就很高了。
    畢竟,是姐姐說好了“一定比WEB版強很多”的版本啊。
    既然姐姐都那麽說了,那就肯定好看!
    不需要別人來證明什麽,也不需要大眾的風評來肯定什麽。
    然而,當她抱著這種極高的期待開始看書以後,卻逐漸發現了不對勁......
    “什麽啊這是......”
    越讀,梅原天音就越是感覺奇怪,然後臉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紅。
    “這個露西......是不是有點太像我了呢?”
    其實之前WEB版的時候,她就隱約有點感覺到,這個角色跟自己有點像了。
    但那時候妹妹露西畢竟戲份不多,本身也是比較工具人的角色。
    主要承擔的作用就是主角每次冒險回家以後,給妹妹投喂兩口,讓讀者有點爽感。
    所以,她隻是把那當做姐姐現實中心情的一點點小投射而已。
    除了有點小感動以外,也沒有特別的放在心上。
    結果萬萬沒想到......
    這個文庫版改的......
    主線劇情的推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整個篇幅就完全在講主角的養妹日常。
    最關鍵的是啥呢?
    這個主角的性格,跟自己的姐姐實在太像了,簡直有十成甚至九成的相似。
    而這個妹妹的個性,也跟自己實在太接近了。
    看著這書裏的姐妹的相處,她就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既視感。
    就好像看到了自己跟姐姐的相處日常一樣.....
    而且還能額外的看到姐姐很多平時不會用嘴說出來的話。
    什麽“沒有妹妹的話,我就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了”“現在讓我在這個陌生世界支撐下去的唯一錨點,就隻剩下對妹妹的親人之愛”之類的......
    這些內心動態,全部是跟自己有關的,這就讓羞恥的感覺超級加倍了......
    整個第一卷,都是這種風格的。
    這種窺探親密之人的內心動態的感覺,讓她特別羞恥。
    到這個時候,她總算知道,為啥姐姐之前死活不願意讓自己看了。
    不是因為故意想吊胃口......
    是因為.....
    這東西很難主動拿出來給自己看。
    她總算理解了。
    梅原天音頂著這種羞恥紅著臉把第一卷看完了,甚至劇情內容都沒讀進去多少。
    接著等稍微冷靜以後,又回過頭來,快速的重新看了一遍。
    這時候,她才有些驚訝的給出了一個客觀的評價......
    “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沒錯。
    盡管她的基礎心理預期就已經很高了。
    但最終這本書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比她的預期還要好。
    文筆細膩到讓她都有些驚歎“這是輕小說能有的程度嗎”。
    情節推進也非常自然。
    明明都是一些細碎的小爽點,但是當沉浸進去以後,一點都不比那些屠龍救世的劇情觀感差。
    唯一的問題,就是劇情節奏確實太慢了。
    雖然觀感很好,但是情節卻比較缺乏爆點。
    顯而易見,現在的平淡都是為之後的高潮部分作鋪墊的。
    隻不過,可能就要等到第二卷乃至第三卷了......
    看到這裏,梅原天音算是完全理解了,什麽叫做“雄心壯誌之作”。
    “姐姐......真厲害啊。”
    明明明天還要上課,但她不知不覺的就這麽看書看到了淩晨一點。
    而且,書看完以後她還不滿足。
    她還要去網上刷一下評論,去看看別人對自己姐姐的新書是怎麽評價的。
    從姐姐開始寫書以後,過去從來不看網絡論壇的梅原天音,現在都已經能夠熟練掌控各大輕小說相關論壇和社交媒體的使用方式了。
    並且知道,怎麽樣才能最快的第一時間趕到各大社交平台,開始自己的遊龍。
    首先,第一步,要看的就是那個經常討論輕小說的論壇。
    在姐姐新書發出來之前的那段時間,這個論壇幾乎就是每天日常對梅原千矢冷嘲熱諷。
    而現在......
    “大家有買到《艾麗婭的預言》嗎?我是網購的還沒到貨......可以有人來講一下具體的內容嗎?”
    “我已經買到了,在附近的線下實體店買到的,裝訂的真精致啊。”
    “已經拿到書了。哇,雖然還沒看內容,但是大概的翻了一下,插圖的數量真的好多,而且都好精致......千島老師看起來是全力狀態了。
    出版社那邊也是采取最高規格來進行印刷的......書的質量真的很好。”
    “一本新人新書能有這樣高規格的待遇,真是罕見......”
    在幾個小時前,也就是書剛剛發售那會,論壇上幾乎都是在曬自己拿到書的開箱圖片,或者說分享自己對書本印刷、插畫之類的感想。
    內容方麵的討論還不多,畢竟大家都還沒開始讀。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最近發的帖子,就明顯有了很多關於內容的討論了。
    其中有個帖子的熱度很高。
    “哇,我現在稍微看了幾十頁,不得不說,這個文庫版和之前的WEB版真的完全不一樣。太誇張了,誇張到我懷疑根本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由於說的含糊不清,因此這個帖子下麵的回複數量異常的多。
    有人問:“不是,那到底是好還是壞?誇張又是什麽意思?跟WEB版比較起來,你更喜歡哪個?”
    貼主回複:“我不好說是好還是壞......我覺得其實都挺好的,WEB版的風格我也很喜歡。
    但是確實是兩部幾乎完全不同的作品了。”
    接著下麵不停的有人要這個貼主說出更多的細節。
    但貼主卻扭扭捏捏的說不清楚。
    這模棱兩可的回應,反而徹底的把大家的好奇心給勾起來了。
    之後,又有更多的人在論壇上發出了自己的測評。
    而且,評論呈現一個極其兩極分化的現象。
    有人說:“我感覺完全不如WEB版......這也太磨嘰了,WEB版開頭就講清楚的事情,這個講了一整卷。”
    但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見。
    “這個絕對完爆WEB版,太細膩,太精彩了,WEB版就是很平庸的作品,這個有著神作的氣質。”
    這種兩邊完全意見不同的風評,就讓很多還沒看的人徹底暈圈了。
    這到底是好看呢,還是不好看呢?
    你們兩波人擱這唱雙簧吊胃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