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消息傳來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飯回到訓練場的克隆體們見到場中央的計雨,笑聲、打鬧聲、討論聲以門檻為界限忽然消失了。
    計雨宣布克隆體三周一次的外出假期從今天起取消,克隆體不會再有外出的機會。
    不全是因為貝萱,距離一年之期,隻剩下四個月,死期將至,每個克隆體都在焦慮,幾乎每個克隆體都有逃跑的想法,隻是沒有付諸實踐。
    誰都說不準,會不會有下一個貝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最管用的辦法就是砍去克隆體出去放鬆心情的機會。但當天依舊會休息,在軍校裏放鬆。
    這周來陪練的隨行隊是楚祁小隊,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各種槍械的使用,寧析被替換下,成羽成為計雨的助教。
    成羽的槍法計雨也望塵莫及。
    成羽的異能和槍法有關,據研究所測試,她的射擊命中率比大部分射擊者的平均水平高百分之60%。
    例如普通射擊者在50米範圍內的命中率是80%,她100%。
    普通射擊者在200米的命中範圍為40%,她100%。
    普通射擊者在2千米的命中範圍是0,她60%。
    最特別的地方是,射擊手看不見對手,命中率一定是0。但隻要人在子彈的射程內,成羽即便看不到人,隨意開一槍,60%命中率。
    她的子彈可以拐彎,這種違背物理規律的子彈需要她用精神力操控。
    寧析在射擊方麵也有天賦,按照成羽手把手指導,第一次百米射擊,十發子彈有七發射入十環,三發落在九環。
    成羽又依次教她其他型號槍支的射擊方式,寧析用了不到一天,全部領悟,成羽第一次看寧析這麽順眼。
    她有傾囊相授的衝動,被計雨潑了盆冷水,教學內容有十三種槍械,涵蓋了過去200多年的主流槍械類型,別的都是小眾,使用方式大差不差,沒必要在寧析身上浪費時間。
    成羽轉而指導其他人,高冷人設幾乎維持不住,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暴躁,“這裏發力,這裏抬起來點,穩住核心,不要亂晃,三點平齊。怎麽還射不中?”
    連續三天“砰砰砰”的射擊,哪怕是戴著戰術聽力保護耳罩,寧析耳朵還是嗡嗡響,睡覺時還會幻聽子彈射擊,在被窩裏翻滾躲閃。
    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寧析打開芯腦,翻看頭條新聞,白天訓練的間隙,也會關注各路新聞。
    一旦貝萱被抓到,新聞一定會大肆宣傳。
    每天刷新聞避無可避,就會看到底下一些網民的評論:
    【浪費納稅人的錢】
    【丟了一棟中心城區的別墅】
    【城牆駐軍都是廢物】
    【應該把她的培育員槍斃掉,我看哪個培育員還敢協助逃跑】
    【為什麽要讓克隆體出去散風?】
    【壓力大吧。】
    【我每天公司到家兩點一線,起早貪黑,連個太陽都沒得曬,我壓力不大?】
    【那你可以和他們交換人生啊,四個月後去穢土走一遭,我願意負擔你這四個月的一切開銷】
    【炫富遭雷劈】
    “看這些東西,隻會越來越生氣。”楚祁給寧析帶了瓶水,在她旁邊的空位坐下。
    寧析順手將水放在旁邊,依舊不停刷新。
    “我有一個朋友,在資源局工作。”楚祁忽然道。
    寧析對他有沒有朋友,朋友在哪工作沒有任何好奇,自顧自刷新聞。
    楚祁無奈,繼續道:“他負責給基地外生存的人類提供一些人道主義物資,交友廣泛,剛才他告訴我,基地外有人見到了貝萱。”
    寧析停下翻動屏幕的手指,“消息準確?確定是貝萱?”
    楚祁操作芯腦,傳送了一張照片給寧析。
    寧析放大照片,照片拍攝角度是從下方仰視,結合照片的背景是一排擺地攤的人,可以猜測是貝萱路過某個集市被擺地攤的人認了出來,偷偷拍下。
    貝萱換了頭麵,原本的長發剪成貼頭皮的短發,臉畫得黝黑,嘴角畫了一條很真實的疤,通體破爛黑衣,衣裳折騰得灰撲撲,雙手插兜,靠近畫麵的這側腰上插著把槍,整體看起來像個一窮二白隻剩條命的狠人。
    乍看第一眼,寧析沒認出這是貝萱,氣質差異太大,細看才從五官的分布上辨認出是貝萱。
    寧析愕然,“拍照的人是怎麽認出她的?”
    “異能。”楚祁說,“她的異能是聽見方圓3米以內的人的心理活動,她聽見貝萱一直在重複‘無視我’,好奇就拍下來了。”
    “後來聯邦在基地外發布了通緝令,她一對照,發現路過的是貝萱。”
    貝萱好歹平安渡過了極光海,落地基地外,雖然後頭還有很多磨難,但至少第一關過了,寧析熄滅芯腦。
    “上一批有一個逃跑的克隆體,後來在基地外被抓到了,你知道這回事嗎?”寧析問,這事在兩年前應該也鬧得沸沸揚揚。
    “聽說過,她躲在基地外的一個小型安全區裏,聯邦發布了通緝令,她被安全區裏頭的人認出來,悄悄將她的位置發給稽查部,稽查部派人出來捉她。舉報的人得到了價值50萬的生活物資。”
    聯邦政府想要驅使基地外的人為他們做事,必須要提供相應價值的物資,槍支彈藥、醫療物品。
    金幣在基地外一些規模較大的安全區裏流通,一些小型不成規模的安全區到現在還在實行以物換物的經濟形態。
    “貝萱的通緝令在各大安全區裏傳遍,誰能報告她的位置,並協助稽查部捉到人,能獲得50萬的物資獎勵。”
    楚祁對基地外的了解比寧析多一些。
    “50萬的物資足夠一個流浪漢搖身一變成為一處安全區的首富,如果是被安全區的掌事人拿走,足夠建設一支小型的自衛隊。”
    50萬物資不是一個小數目,再算上聯邦安保隊這幾天在基地內大規模搜尋、海軍在海域附近開船尋找、找到目標後稽查部派出一支裝備齊全的部隊出城逮捕,這些七七八八的花銷整合下來,遠超過一名克隆體的培育費用。
    寧析琢磨聯邦抓捕克隆體不是因為克隆體的實用價值。
    淨化穢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前沿局所有人把腦袋係在褲腰帶上,一往無前。
    有人臨陣逃跑,對整體士氣打擊很大,把人抓回來,再做出嚴厲的懲罰,能震懾其他有亂心思的人。
    所以哪怕花費再多的錢,聯邦也要把貝萱抓回來。
    “聯邦上一次發布價值50萬的通緝令是在兩年前,追捕上一個逃跑的克隆體。”楚祁說。
    “昨天通緝令一發布,基地外已傳遍,各個安全區由內排查,有些甚至組織了搜查隊,自發在安全區附近尋找。”
    貝萱的情況不容樂觀,原以為逃到基地外就能自由,沒想到聯邦用50萬的生活物資驅動了整個基地外的人類,成為聯邦的耳目。
    寧析坐不住,走來走去,她應該留下“方舟”老板的聯係方式的。
    方舟能做偷渡生意,還是個家族產業,在基地外應該有一定的信服力,是她身處層層看管中唯一能和基地外聯係上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