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朱元璋:不可能,咱大孫也沒了?

字數:4688   加入書籤

A+A-


    毫無疑問。
    朱標這最穩太子爺的稱號,絕對是實至名歸,曆史少見。
    這一幕通過天幕無聲的傳到了漢朝至宋朝,因為沒有聲音,他們倒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可大明朝。
    每一個朝代,都聽到聲音,都直接感受到朱標在朱元璋心頭的地位。
    “老師,這一題的答案,是第二個!”
    “明太祖死後,由他的長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
    “就是建文帝那令人窒息的削藩操作,才致使永樂大帝成功在朱元璋死後四年,就打進了大明帝都,金陵!”
    “朱允炆四年就幾乎將大明朝敗光的舉動,其實和秦二世的操作如出一轍……甚至,他聽建文三傻的舉動,恢複周禮等令人窒息的炒作,也不亞於指鹿為馬,他就是個應聲蟲而已!”
    七年級三班,朱小章的回答,也在朱元璋夫婦給朱標過了把皇帝癮之後,被他回答了出來。
    甚至,朱小章還夾帶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把朱允炆和胡亥等同在一起。
    這個答案一出,不出意外。
    洪武朝堂能接受。
    因為,早已經有所預料。
    但建文帝是朱允炆這個信息一出。
    還是令朱元璋、馬皇後、朱標等人大驚失色。
    “什麽情況?就算標兒不幸英年早逝,也不應該是允文吧!怎麽可能是允文繼位,咱大孫雄英呢!”
    朱元璋更是如遭晴天霹靂,雖然坐好了心理建設,但仍舊難以接受這種結果,喉嚨中艱難突出幾個字:“不可能他,他也出了意外吧!”
    “絕對不可能!這不是我大明的曆史!”
    “這曆史錯了!”
    朱元璋連連大吼,徹底無法淡定起來,他無法接受大明曆史出現最壞的這種情況。
    可是,曆史不容得朱元璋有半點質疑,也不會以他的意誌為轉移。
    “回答正確,朱小章,這三題,你都答對了。”
    林嘯加快了課堂進度,幾乎朱小章答題的瞬間,林嘯就公布了正確答案。
    這個判決一出,更是猶如無形的手,從虛空探出,卡住了朱元璋的脖子,讓他憋得滿臉通紅,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本題正確答案為乙,朱元璋死後,由長孫朱允炆於洪武三十一年繼位,年號建文,稱建文帝。本題回答錯誤,扣除五萬斤大米!】
    天幕也適時冷冰冰的宣布了答案。
    洪武朝堂,全場死寂。
    李善長、徐達、湯和等人神色凝重,從這個答案之中,迅速腦補了很多。
    “這麽說,雄英,也也不幸,不幸早夭……然後,大明的繼承人,隻能從弟弟們,或者是從孤的兒子之中選……”
    “最終,父皇你選擇了允文。允文今年四歲,洪武三十一年,剛好二十一歲……”
    “雄英和我,可能都沒,沒活到洪武三十一年?”
    朱標那冷靜卻吞吐的推測話語,響徹奉天殿,如同鋒利的刀子,直接紮向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心。
    “雄英,我的雄英……”
    馬皇後甚至隻來得及叫上一聲,就直接因為這巨大的打擊,直接暈厥過去。
    “母後!”
    “妹子!”
    朱標和朱元璋大驚,趕緊扶住了馬秀英。
    “太醫!太醫,趕緊叫太醫!”朱元璋驚慌失措的大吼,已經備受打擊了,他不能再讓馬皇後有所閃失。
    洪武朝堂當即一陣混亂。
    等他們好不容易處理好馬皇後的事情的時候。
    天幕七年級三班的課堂上,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好吧,朱小章,坐下吧。關於明朝的這三道題,你答得非常好。下次再接再厲,同學們,本節課還有十分鍾,這節課,為師就不詳細解答這六道題了,下節課,老師再解答。”
    “按照課程,我們新學期的課程,會從秦朝曆史講起。”
    “但那樣,毫無疑問太枯燥,太乏味,為師也不太像這樣教授大家曆史……”
    林嘯恢複了上課的節奏,作為剛畢業出校門,就成了七年級新生的曆史老師,他對自己的曆史課,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
    “曆史不是枯燥的科目……尤其是我們中國曆史,與其說是曆史,倒不如說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場奮鬥史。從秦朝開始,尤其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他就相當於我們家族的一個大家長……”
    “正是由於這個家庭的家庭成員一個個,一代代接續奮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的曆史課,不會叫大家背任何東西。”
    “老師接下來,就會以這種出題目,或者其他類似問答形式,以及網上的搞怪視頻結合,講述曆史。”
    林嘯給大家布置了一個有趣的任務:“剩下的十分鍾,我要求大家像是朱小章一樣,結合你們自己的姓名,給自己取一個皇帝的名字,姓秦的可以叫秦始皇、姓趙的可以叫趙匡胤……姓李的可以叫李世民……等待大家取名完畢後……以後我們的曆史課,我就單純點曆史人名了……”
    “我希望,接下來大家能像是朱小章把自己當成朱元璋一樣,了解明史,或者了解你們取名的皇帝所在朝代的曆史。”
    “現在,開始吧,可以翻出手機……”
    “給你們自己取名,諸葛亮,張飛等等,都行!”
    “下節課,我希望有一位叫秦始皇的同學,能來替大家解答課堂剛開始的三道題。”
    林嘯宣布了他曆史課的規則。
    這樣新奇的教學形式一出,可以說,立即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刹那間,課堂議論紛紛,紛紛想要給自己取名。
    “老師,我叫秦政,可以叫秦始皇嗎?”一位男同學,立即舉起了手。
    “可以啊!你這個名字,簡直是為秦始皇量身打造的,就你了,你叫秦始皇,然後……一會兒下課,和朱小章出來一下,我希望你和朱小章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林嘯眼前一亮,直接就認準了這位秦政同學。
    “老師,不公平!從秦朝開始,就隻有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我們還有那麽多女生,根本不夠分啊!”課堂上一位女同學舉手。
    “這位同學,你叫什麽名字?”林嘯料到了這種情況。
    “呂藝!”女同學回答。
    “那你何必要讓自己叫武則天呢,你可以查一下有沒有姓呂的著名太後或者皇後之類的,你可以當太後,皇後,給你一個建議,大漢呂後,呂雉!”林嘯微笑建議。
    “啊……老師,呂藝叫呂雉,難道我就要叫戚夫人?”
    另外一位女同學也提出了抗議,顯然也熟知這段曆史。
    “嗬嗬,戚這個姓,倒是比較少見。如果你不想叫戚夫人的話,可以並不局限於我們華夏曆史,可以擴散到國外,叫葉卡捷琳娜、伊麗莎白等也行……”
    “這樣也可以啊!”
    這個提議一出,學生們更是思維發散。
    “那老師,我姓華,我叫華盛頓可以嗎?”一個姓華的學生,立即興奮舉手。
    “對,老師,我姓路,根本找不到姓路的皇帝,我叫路易十六可以嗎?”
    另外一個學生也受到了啟發。
    “當然可以……路易十六,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美利堅國父,我的曆史課,到時候會重點結合美利堅曆史,因為……誰叫他們是世界老大,我也希望大家從曆史的角度好好看看,他們短短二百多年的曆史,拿什麽跟我們比!”
    林嘯通通給與鼓勵:“我們要打敗他們,也需要比他們更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