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大秦治理能力的體現

字數:4477   加入書籤

A+A-


    “為什麽明明是喝水?”
    “他們的表演,也很到位啊!怎麽九個同學,隻有兩名答對?”
    東漢,陰麗華對這個遊戲最後表現出來的結果,也稍稍震驚了,疑惑的目光看著劉秀。
    “皇後……這很簡單,每一個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到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林嘯這個小遊戲……竟然能直觀的展現郡縣製的缺點……”
    劉秀算是看出來遊戲要表達的東西了。
    這已經到具體的治理案例了。
    “啊……可是……喝水那麽簡單啊?”
    陰麗華依舊不明白:“這,遊戲,能展現郡縣製的缺點?”
    她腦子感覺不夠用了,畢竟沒有親身下去治理管理。
    “怎麽說呢……皇後,你想想後宮吧……你有些時候的命令,下麵的人,確定能執行到位?”劉秀找了一個例子。
    “啊,這樣嗎?”陰麗華一下子懂了。
    “是的,林嘯搞的這個遊戲,表麵上就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政令了。譬如喝水……”
    “可以具象到,我們大漢某地發生旱災了,朕下令讓當地的縣令門優先保證老百姓喝水,可執行下去的話,不一定就會變形成什麽樣子……”
    “這可能就是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的具象化吧。”
    劉秀盯著天幕上的林嘯,一臉佩服:“林嘯竟然可以用這麽簡單的遊戲,說清楚這麽複雜的事情。朕當年,怎麽沒有遇到這麽好的老師?”
    說著,他盯著七年級三班的同學們,難掩羨慕。
    “父皇……”
    “這就是郡縣製的缺點嗎?”
    大秦,扶蘇通過這個小遊戲,也直觀的看到了郡縣製運行的情況,看明白了很多東西。
    “是啊!林嘯這種解釋……的確是郡縣製運行的問題,政令層層傳遞後,下麵的縣令,他們不一定執行得很好,所以,寡人才要時不時下去巡視天下。”
    劉秀都明白了,秦始皇就更加不用說了,幾乎一下子看明白了林嘯表達的意思。
    “那……林嘯老師他一下子把一個縣裏,變成三個縣令,又是什麽意思?”
    “是不是他在暗示,我們郡縣製下,一個縣令太少了。”
    扶蘇又迫切想要知道遊戲之中表達的其他意思。
    “太子殿下,可能林嘯老師他想要表達的是……第一輪遊戲,是我們大秦統一六國前郡縣製的樣子,第二輪遊戲,就是統一後郡縣製的樣子……”
    李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啊,第二輪遊戲,還有這種意思?”
    扶蘇長大嘴巴,真沒想到第二層意思,忍不住看向林嘯,越發感覺林嘯高深莫測。
    ……
    “老師,再來一輪!”
    “這一輪不算,我們沒有發揮好!”
    七年級三班,同學們似乎完全沉浸遊戲,還沒有覺察出遊戲的深意,想要比拚出勝負。
    “大家安靜……遊戲沒有了,下課你們自己玩吧。”
    “現在,回到課堂……你們大家先站著別動,剛剛這遊戲就是我想要告訴你們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是什麽。”
    “你們剛剛的表演,就是郡縣製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的具體表現……”
    林嘯自然沒有遂同學們意願,而是趁此機會,回歸課堂。
    “嗯……這是治理能力,治理體係的表現?”
    同學們更是訝異無比,一個個充滿迷茫,置身遊戲,他們真沒看出來。
    “秦政同學,你看出來了什麽不……如果你是秦始皇,對剛剛的丞相、州牧、或者縣令,有什麽評價?”
    “是我們哪一層級或者哪位官員,出了問題,才導致傳到下麵出現了錯誤?”
    林嘯不看學生們,反而轉身問秦政。
    “老師……第一輪遊戲之中,朱小章這個丞相,表演過於浮誇,可能導致魏本霞這個州牧,理解出現了問題,所以才導致趙星野同學沒答對……”
    “第二輪遊戲之中……大家問題都很多,但具體的,好像出現在縣令一級……州牧一級的表演,可能都到位了……但每一個縣令,似乎理解有問題。”
    秦政盡可能回憶遊戲經過,說出的點評,也頗有點帝王的味道。
    說完,他自己都陷入沉思。
    “嗬嗬……”
    “同學們,看出來什麽沒有?”
    林嘯笑了,再次看向同學們。
    “沒有……老師,完全沒看出來!我覺得還是秦政第一個表演都沒到位,他要表演好了,我會傳錯?八大奇跡,他不應該說更長一點的那個麽……”朱小章很是不滿抗議。
    “哈哈……看!秦始皇陛下,你的丞相都在質疑你政令傳達不精準了呢!”
    對此,林嘯隻是微微一笑,稍稍點撥。
    朱小章傻眼,下意識道:“不是……我丞相哪敢質疑陛下啊!”
    “所以……政令傳遞,還有寡人的問題?”
    秦始皇毫無疑問,直接陷入沉思,忍不住看向李斯馮去疾,卻也不得不承認,丞相和丞相不一樣。
    馮去疾可能就沒有李斯能夠理解他。但能怪馮去疾嗎?
    “行了!我就不再延伸了……”
    “就從治理能力來講……”
    課堂上,林嘯直接再次回歸主題,剖析遊戲帶來的本質。
    “剛剛兩輪遊戲之中,同學們應該能夠輕易看到,信息傳達是否準確,其實……跟皇帝、丞相、州牧這一級都有關係……”
    “古代,尤其是秦國的時候……”
    “天高皇帝遠……尤其是六國文字還沒有統一的時候,可能始皇的政令傳遞下來,都會失真。可能丞相一級的官員,是老秦人,他們能看懂秦篆,州一級的,也勉強能懂……”
    “但從丞相到州牧這一級,少了什麽……州牧很難親自麵對皇帝,所以,得到的信息,又帶了一點丞相的意誌,到了縣令這一級,就更加不用說了……每一個縣令,都認識秦篆嗎?”
    “然後……到了在六國舊地任職的縣令,天高皇帝遠……他們下麵執行的小吏們,又能充分理解秦始皇的意思嗎?”
    “如何把行政命令,不折不扣的傳遞到郡縣級,確保行政命令不失真,這就是治理能力體現!”
    “在這方麵,始皇統一了文字……但,38歲統一六國,50歲不到,就死了……十年,他能確保到,他大秦三十六郡的郡守縣令這些人,都能認識秦篆嗎?”
    “他們還用竹簡,寫的也是古文……要通過短短的竹簡和寥寥幾個古文,理解完整的行政指令,不亞於剛剛大家背對著信息傳遞。”
    “這能確保能精準的把行政命令,傳遞到地方嗎?”
    “這就是治理能力體現!”
    “還有……同學們剛剛應該也看出了一點,隨著層級變多,信息傳遞越離譜!如果需要保證信息傳遞的正確,就需要每一級的同學,表演能力很到位,理解能力也到位。”
    “對表演同學能力的要求,也是治理能力的一種體現!”
    林嘯盡可能的讓同學們理解,一邊結合實際,一邊又剖析大秦:“大秦能確保每一級的官員,都能有丞相這樣的理解能力,都能見到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