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潮裏乘風破浪!

字數:5214   加入書籤

A+A-


    吟夏的房間內堆滿了收花的化肥口袋。
    簡單整理了一會兒後,她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父親給自己用木頭搭的床上。
    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
    她的身上可還背著近一千塊的債。
    說起這債,吟夏微微歎了口氣。
    自國家倡導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人抓住了機會,選擇下海經商並且賺了大錢。
    吟夏也想抓住這個機會,於是在大學畢業後,帶著一腔熱血踏上了去廣東的火車。
    結果可想而知,生意失敗了。
    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無奈之下,她隻得選擇回家。
    不過吟夏雖然離開了廣東,但這並不代表著她放棄了。
    已經九零年了,再不抓住機會就晚了!
    好在,她還有辦法!
    “花……”她看向窗外,那是一片花地。
    花!
    雲南盛產什麽?
    她不知道。
    但她家有什麽?
    除了這棟通過鋦碗賺來的一間平房外,便是外麵那一畝花田了。
    一開始這是菜地,但後來母親喜歡花,於是在角落種了些玫瑰,而後又突發奇想拿去賣,最後發現……
    很賺錢!
    他們主業靠著父親到處鋦碗討生活,菜地的作用雖大但也不至於影響吃飯。
    父親保守,母親衝闖。
    兩人一商議,便幹脆將這菜地漸漸變為花田,以此來看能不能賺錢。
    結果可想而知。
    能!
    於是,整片菜地都變成了花田。
    往日裏母親便將這些花兒拉去賣,賺的錢用來補貼家用,有時間了再做點手工活。
    一家人日子別提有多美了。
    隻可惜在改革開放後,家家戶戶收入越來越高了,瓷碗的價格相對來說也不高,買得起,所以鋦碗生意就越來越差。
    反而花田的生意越來越好。
    直到如今,即將拆遷了!
    而吟夏目前能想到的一個創業方向,便是鮮花!
    在廣東闖蕩這些日子裏,她看得多、聽得多,於是也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一定要去做大家做的事才能賺錢的,也就是說不是市場大才賺錢。
    做擅長的事、做沒人做的事、做有人需要的事……
    就像外麵的花田。
    若是當初不嚐試,或許她們家就不知道種花也能賺錢。
    就如同她在大學裏學的……
    有需求,沒供給,就是商機!
    她之前早已經打算好了,一定要回來看看有沒有鮮花的生意可以做。
    在廣東那邊糕點十分受歡迎,樣式也多。
    但吟夏現在還沒見過用鮮花作為主食材的。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將從廣東帶回來的那些貨物賣了再說……吟夏雖說不分家裏的拆遷款,但她並非沒有其他路子來錢。
    貨物!
    不鏽鋼盆、不鏽鋼碗、不鏽鋼鍋、不鏽鋼水杯……
    一大堆東西被她雇人從廣東運過來,算算日子理應和她差不多到。
    隻不過這一路山高路遠,再加上盜匪橫行,吟夏估摸著那大車估計要明後天才能抵達。
    抵達之後立馬就去賣了貨物,然後拿著本金來創業!
    沒錯,吟夏不打算先還債,而是先創業。
    再拿創業賺的錢來還債!
    他若是沒有野心隻想還債,隻需要賣這些鍋碗瓢盆就能還債,而且還能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吟夏是有野心的!
    她已經見過大世麵了,知道品牌效應有多重要,當然不甘心做點小本生意。
    她要創立自己的品牌!
    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即使做成品牌,那也不會成為世界頂尖品牌。
    因為這些東西製作難度太低、技術壁壘並不高,而且也不容易形成固定客戶群。
    她要做的,要麽就是技術壁壘高的,要麽就是容易形成固定客戶群的。
    簡單來說,便是認定了保時捷是高級車,就會接受這個品牌帶來的品牌溢價。
    原本性能相同的兩輛車,可以做到憑借品牌不同而帶來不同的價格,這便是品牌溢價。
    一個包包,香奈兒這個標誌印上去就是比普通包包要貴,即使同樣做工和材料,最終也會因為品牌而產生不同。
    吟夏要做的就是品牌。
    品牌,也需要有合適的載體。
    鍋碗瓢盆在她看來並不適合成為載體,一是這些東西並非快消品,二是技術、銷售方麵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
    要做品牌,還需要從其他方麵入手才是。
    至於為什麽要做品牌?
    這就和理想有關了。
    在沿海地區,遍地都是外國牌子。
    而那裏的人總因為“外國貨”這三個字而願意給予貨物溢價,仿佛是因為外國貨就一定比中國貨好一樣。
    她自己其實內心也覺得這合理,畢竟外國發達。
    但……心裏不舒服。
    憑什麽外國人能因為品牌名字就溢價那麽多?
    她外國人是比中國人多雙眼睛還是多個鼻子?
    先前在沿海,吟夏的店鋪便是被外國人打砸的,那些人看她形單影隻,抱團欺負她。
    每每想起自己的鋪子,吟夏都憋著一口氣在胸口。
    不蒸饅頭爭口氣。
    她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同時,她也清楚。
    仰望星空可以,但也要腳踏實地。
    想當將軍可以,但也需要從士兵踏踏實實幹起。
    “創業,創業……”
    吟夏思索,花田到底能幹什麽?
    若光是栽花種花,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這是很難做成品牌的。
    正如老師教的那樣,工業化代表了規模化,規模化代表了可複製和可量產。
    想要做品牌,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
    隻有生產足夠,才能讓品牌為人所知。
    而且光考慮生產還不夠,還要考慮需求。
    隻有大眾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賣得出去。
    不然你生產再多,也不會有人買單。
    “或許應該弄食品……”吟夏深思。
    鮮花餅!
    雲南昆明這邊四季如春,鮮花更是產量驚人。
    在這種情況下,不賣鮮花,就賣鮮花的產品最為合適。
    正好雲南這邊的鮮花從來都不隻具備觀賞價值,還存在食用價值,大家都不會排斥食用鮮花。
    而且吟夏從小就很自立,大哥和父親出去鋦碗,母親出去賣花,她就在家裏做好飯菜等,動手能力不弱。
    再加上小時候她阿婆是地主家的女兒,手很巧,經常做鮮花餅給她們吃。
    吟夏回憶了一下,雲南這邊有賣鮮花餅的,但都沒有做成一個成熟的品牌。
    所以,不管從市場方麵和生產方麵來說,都可以嚐試做一做鮮花餅。
    “有壓力才有動力,我一定要創辦出自己的企業!”
    “要想報效祖國,就需要在時代浪潮裏找到自己的踏板,而後在昆明這座春城中、在春潮裏……”
    “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