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首領質疑能力

字數:4073   加入書籤

A+A-


    晨霧剛散,青溪鎮議事堂內的氣氛卻像結了冰。趙玥身著鎧甲,腰間的白玉佩在晨光下泛著冷光,她看著堂下坐著的五位義軍首領,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 —— 方才提出由護宋軍主導聯盟日常調度時,無錫的陳奎和蘇州的陸明雖未明說,眼神裏卻藏著猶豫,而新加入的鎮江義軍首領馬武,更是直接皺起了眉。
    “趙首領,不是馬某不給麵子。” 馬武率先打破沉默,他身材魁梧,手臂上一道長刀疤從肘延伸到腕,一看就是常年廝殺的老將,“您年紀輕輕,護宋軍成立也不過半年,就算打贏了幾場伏擊戰,可真要主導聯盟,怕是壓不住陣。咱們聯盟裏,陳烈將軍是禁軍老將,張毅首領守宜興三年,哪個不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論經驗,怎麽也輪不到您吧?”
    這話像一塊石頭砸進水麵,陳奎立刻附和:“馬首領說得在理。上次奪回兩鎮,確實打得漂亮,可那是金兵輕敵。真要是遇上完顏兀術的主力,咱們聯盟能不能扛住還兩說。趙首領年輕,想法多是好事,但主導聯盟需要穩,還是得有經驗的人來牽頭。”
    陸明雖沒開口,卻輕輕點了點頭,目光落在陳烈身上 —— 顯然,在他心裏,這位曾以三千騎兵擊潰兩萬金兵的老將,才是聯盟主導者的不二人選。
    趙玥握著劍柄的手緊了緊,卻沒有立刻反駁。她看向站在一旁的陳烈,老將軍眼中沒有意外,反而帶著一絲鼓勵,仿佛在說 “別急,先聽聽他們的顧慮”。她深吸一口氣,放緩語氣:“馬首領、陳首領,我明白你們的顧慮。論年歲,我比在座各位都小;論實戰經驗,我確實不如陳將軍和張首領。可聯盟需要的‘主導’,不是看誰的刀疤多,是誰的資曆老,而是看誰能讓聯盟擰成一股繩,讓弟兄們有飯吃、能打勝仗,讓百姓能安穩過日子,對嗎?”
    馬武冷笑一聲:“說得倒好聽。安穩日子不是靠嘴說的,是靠刀槍拚出來的!您知道完顏兀術的騎兵有多厲害嗎?當年我帶三百弟兄在淮河抵抗,不到一個時辰就被衝垮,若不是跑得快,早就成了刀下鬼!您沒跟金兵主力交過手,怎麽知道該怎麽打?”
    “我是沒跟金兵主力交過手,但我知道怎麽用咱們的優勢。” 趙玥走到堂中央的地形圖前,指尖落在鎮江與常州之間的 “丁卯橋”,“馬首領,您說的淮河之戰,是因為金兵騎兵在平原上占盡優勢。可江南多水多山,金兵的騎兵根本展不開。就像丁卯橋,橋麵窄隻能容兩匹馬並行,咱們隻要在橋兩側設伏,用滾石和火油,就算是完顏兀術的精銳騎兵,也衝不過來。”
    她又指向無錫城外的太湖支流:“陳首領,您的義軍擅長水戰,上次截了金兵的運糧船,卻因為沒有步兵接應,讓金兵跑了不少。若是聯盟主導調度,您的水軍負責在水上攔截,護宋軍的步兵在岸邊設伏,裏應外合,金兵一個也跑不了。這就是主導調度的意義 —— 讓每支義軍的優勢都能用上,而不是各自為戰。”
    陳奎張了張嘴,卻沒說出反駁的話 —— 上次的遺憾他一直記在心裏,若是真能有步兵配合,那次繳獲的糧草至少能多一倍。
    馬武卻依舊不服:“就算您會用地形,會調度,可聯盟的糧草、兵器怎麽分?各支義軍人數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萬一分不均,鬧了矛盾,聯盟豈不是要散?您年輕,怕是鎮不住這些事。”
    “糧草和兵器的分配,我早就有了章程。” 趙玥讓周峰把早已準備好的賬簿遞到各位首領麵前,“大家請看,這是護宋軍近三個月的糧草收支明細,每一筆都有記錄,包括百姓捐贈和繳獲的數量。聯盟成立後,我建議設立‘後勤監’,由每支義軍各派一人組成,糧草按人數分配,作戰時額外補充;兵器按各支義軍的特長分配,水軍多配弓箭,步兵多配長槍,每一筆分配都要登記在冊,公開透明,誰也不能多拿,誰也不會少得。”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鄭重:“我知道,大家質疑我,不是針對我個人,是怕聯盟走彎路,怕弟兄們白白送命。我趙玥在這裏承諾,若是因為我的調度失誤,讓聯盟吃了敗仗,讓弟兄們受了損失,我立刻辭去主導之位,任憑各位處置!但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也給聯盟一個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一起,在江南打出一片天地。”
    堂內陷入沉默,隻有窗外的風偶爾吹動旗幟,發出 “獵獵” 聲。張毅看著趙玥堅定的眼神,忽然站起身:“我信趙首領!護宋軍從三百人發展到現在,打了多少勝仗,救了多少百姓,大家都看在眼裏。上次宜興被圍,若是沒有趙首領帶著護宋軍支援,我張毅的兩百弟兄早就沒了!我願意讓護宋軍主導聯盟,我宜興義軍,聽候調度!”
    陳烈也緩緩開口:“老臣追隨先帝時,曾見過不少年輕將領,有的空有資曆卻畏敵如虎,有的年紀輕輕卻膽識過人。趙首領不僅有謀略,更有一顆護民之心 —— 上次有士兵占了百姓便宜,她當即讓士兵雙倍賠償,還在全軍麵前檢討。聯盟要的,就是這樣有原則、有擔當的人。老臣支持趙首領,願輔佐她調度聯盟事務。”
    陸明看著賬簿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又想起蘇州百姓對護宋軍的稱讚,終於點了點頭:“趙首領的坦誠和章程,確實讓陸某佩服。蘇州義軍雖擅長後勤,卻也明白,沒有統一調度,再好的後勤也跟不上戰場。陸某願意支持趙首領,若是後續有需要,蘇州的糧草和藥材,優先供應聯盟。”
    馬武看著身邊三位首領都表了態,又想起自己帶來的鎮江義軍 —— 人數雖有四百,卻缺糧草少兵器,若是真能融入聯盟,得到統一調度,或許真能打幾場像樣的勝仗。他皺了皺眉,最終還是鬆了口氣:“罷了,馬某就信您一次!若是真能讓聯盟打勝仗,讓弟兄們有飯吃,馬某服您!但若是您出了差錯,馬某第一個不答應!”
    趙玥看著五位首領眼中的疑慮漸漸散去,心中終於鬆了口氣。她知道,這份信任不是靠嘴說出來的,是靠一場場勝仗,一次次為百姓著想換來的。她走到堂前,對著五位首領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各位首領信任!趙玥定不辜負大家,定不讓聯盟的弟兄們失望,定不讓江南的百姓失望!”
    當天下午,聯盟召開第一次調度會議。趙玥根據各支義軍的特長,製定了初步的防禦計劃:
    ?護宋軍和宜興義軍駐守常州、宜興一線,依托落馬坡、善卷洞等地形,構建陸地防線,防止金兵從陸路進攻;
    ?無錫義軍和江陰義軍駐守太湖及周邊支流,組建 “水上巡邏隊”,每天沿湖巡邏,攔截金兵的運糧船和戰船;
    ?鎮江義軍駐守鎮江東部的丁卯橋,利用橋梁狹窄的地形,設置滾石和火油,阻擋金兵南下;
    ?蘇州義軍負責聯盟的後勤供應,在蘇州設立 “糧草中轉站”,將百姓捐贈和繳獲的糧草集中存放,及時運往各防線。
    會議結束後,馬武找到趙玥,手裏拿著一張鎮江的地形圖,語氣比上午緩和了不少:“趙首領,這是丁卯橋附近的詳細地形,上麵標了金兵常走的小路。之前我沒跟您說實話,其實鎮江的金兵最近在偷偷增兵,估計是想從丁卯橋南下。您要是有需要,隨時調遣鎮江義軍,馬某絕不含糊。”
    趙玥接過地形圖,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心中滿是感動。她知道,馬武的轉變,不是因為她的口才,是因為他真正相信,聯盟能給鎮江義軍帶來希望。她笑著說道:“馬首領,多謝您的信任。丁卯橋的防禦,還需要您多費心。若是金兵真的進攻,我會讓護宋軍的騎兵從側麵支援,咱們前後夾擊,定能打退金兵。”
    馬武點點頭,轉身離開時,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不少。趙玥看著他的背影,又看向窗外飄揚的 “江南抗金聯盟” 旗幟,心中充滿了堅定。她知道,質疑的聲音或許還會有,聯盟的路也不會一帆風順,但隻要各位首領能放下成見,隻要弟兄們能團結一心,就沒有打不贏的金兵,沒有守不住的江南。
    夜深人靜時,趙玥獨自坐在議事堂內,翻開父皇的遺詔。昏黃的燈光下,“大宋之希望,在民心,在團結” 幾個字格外醒目。她輕輕撫摸著遺詔,在心中默念:“父皇,女兒沒有讓您失望。聯盟已經成立,弟兄們也願意團結在一起。女兒一定會帶領聯盟,守住江南,守住大宋,完成您的遺願。”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賬簿和地形圖上,也灑在趙玥的身上。她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挑戰,但她不再孤單 —— 她有聯盟的弟兄,有支持她的百姓,還有父皇的遺願和腰間的白玉佩,這些,都是她前進的力量。隻要堅持下去,勝利就一定屬於他們,屬於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