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分配糧草起矛盾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晨霧剛漫過青溪鎮的糧倉,議事堂內的氣氛就陡然緊張起來。趙玥坐在主位上,手中捏著一本攤開的糧草賬簿,指尖在 “宜興義軍四百二十人” 的數字上反複摩挲 —— 按照聯盟製定的 “按人數分糧” 規則,宜興義軍應得的糧草是三百一十石,可張毅此刻正站在堂下,雙手按在桌案上,語氣帶著幾分急切:“殿下,不是張某不講規矩,實在是弟兄們這兩個月太苦了!上次守宜興,咱們折了三十多個弟兄,糧草也燒了不少,這次繳獲的糧草多,能不能多給咱們五十石?就當是補之前的虧空!”
    堂內瞬間安靜下來,其他首領的目光都落在張毅身上。無錫的陳奎皺了皺眉,先開了口:“張首領,按規矩來才好。咱們聯盟剛成立,要是這次破例多給宜興分糧,下次其他義軍有難處,是不是也得破例?到時候糧草不夠分,豈不是要鬧矛盾?”
    “陳首領這話就不對了!” 張毅立刻轉頭反駁,聲音提高了幾分,“宜興義軍人數本就比你們無錫多一百多,之前守善卷洞,咱們天天吃摻麩皮的餅子,護宋軍支援的五十石大米,大部分都分給了受傷的弟兄。這次奪回三鎮,咱們宜興義軍衝在最前麵,殺的金兵最多,多拿五十石糧草怎麽了?”
    鎮江的馬武抱著胳膊,靠在椅背上,嘴角帶著一絲看熱鬧的笑意:“依我看,分糧這事確實得按規矩來,可張首領說的也有道理。畢竟人家死人多,出力也多,一點不補償,確實說不過去。” 他這話看似公允,實則是想看看趙玥怎麽處理 —— 若是處理不好,聯盟剛建立的信任怕是要動搖。
    趙玥放下賬簿,目光掃過堂內的首領們,最後落在張毅身上。她知道張毅不是貪心,宜興義軍上次守宜興時,確實損失慘重,糧草也被金兵燒了大半,弟兄們這些日子過得確實苦。可聯盟的規矩剛定下來,若是第一次分糧就破例,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規矩就成了擺設,聯盟早晚會因為分贓不均而散夥。
    “張首領,你的難處我知道,宜興義軍的功勞,聯盟也記在心裏。” 趙玥的聲音平靜卻堅定,“上次守宜興,你帶領弟兄們擋住了金兵的三次進攻,保住了善卷洞的百姓和糧草,這份功勞,我和各位首領都看在眼裏。可聯盟的規矩,是咱們五支義軍一起定的,‘按人數分糧,戰功另算’,這是咱們當初一致同意的,不能因為一次特殊情況就破例。”
    她讓周峰把另一本賬簿遞到張毅麵前,翻開其中一頁:“你看,這是聯盟專門設立的‘戰功簿’。上次守宜興,宜興義軍斬殺金兵一百二十人,按戰功,每斬殺一名金兵獎勵半石糧食,你們應得六十石戰功糧。加上按人數分的三百一十石,一共是三百七十石,比之前多了六十石,這算不算補償你們的虧空?”
    張毅看著賬簿上清晰的記錄,臉上的急切漸漸褪去。他之前隻想著按人數分糧的基數,卻忘了聯盟還定了 “戰功獎勵” 的規矩。六十石糧食,雖然比他要求的五十石多,卻也正好能補上之前的虧空,弟兄們這個月也能吃上幾頓飽飯。
    “可…… 可其他義軍要是也有戰功,糧草夠分嗎?” 張毅還是有些猶豫,他擔心要是戰功糧分多了,聯盟的戰備糧會不夠。
    “這一點你放心。” 趙玥笑著說道,“這次奪回三鎮,咱們繳獲了八百石糧草,除了按人數分的六百五十石和戰功糧兩百石,還剩下一百五十石作為戰備糧,足夠應對突發情況。而且,蘇州的陸首領已經答應,下個月會從蘇州調兩百石糧來,補充聯盟的儲備。”
    陸明立刻點頭附和:“沒錯,蘇州的糧商們已經答應,每月給聯盟供應兩百石大米,價格比市價低兩成。另外,蘇州的紡織坊也會給聯盟提供兩百匹粗布,用來給弟兄們做冬衣。”
    陳奎也說道:“無錫的漁民們也說了,以後每月給聯盟送五百斤魚,讓弟兄們改善夥食。咱們聯盟現在有百姓支持,有繳獲的糧草,根本不用愁糧草不夠分的問題。”
    張毅看著各位首領真誠的眼神,又看了看賬簿上的數字,終於鬆了口氣。他走上前,對著趙玥拱了拱手:“殿下,是張某糊塗,差點壞了聯盟的規矩。三百七十石糧草,足夠宜興義軍用了,張某沒意見。”
    趙玥笑著點頭:“張首領能理解就好。聯盟是咱們五支義軍的家,有難處大家一起想辦法,有好處大家一起分,這樣聯盟才能長久。以後要是宜興義軍再遇到困難,不用你開口,我和各位首領也會主動幫忙。”
    堂內的氣氛重新緩和下來,馬武也收起了看熱鬧的心思,笑著說道:“還是殿下考慮得周全。按規矩分糧,按戰功獎勵,既公平又合理,這樣誰也不會有意見。以後咱們聯盟就按這個規矩來,保證不會因為糧草的事鬧矛盾。”
    接下來,各位首領按照 “人數 + 戰功” 的規則,順利分完了糧草。無錫義軍分得兩百四十石,江陰義軍分得兩百一十石,鎮江義軍分得兩百八十石,蘇州義軍分得一百八十石(蘇州義軍主要負責後勤,人數較少),加上宜興義軍的三百七十石,正好分完了六百五十石基礎糧和兩百石戰功糧,剩下的一百五十石戰備糧則鎖進了糧倉,鑰匙由五支義軍各派一人共同保管。
    分糧結束後,張毅特意留下來,找到趙玥,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殿下,今天這事,多虧了你和各位首領的理解。以後宜興義軍一定聽候聯盟調度,絕不拖聯盟的後腿。”
    趙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咱們都是抗金的弟兄,不用這麽客氣。以後有什麽難處,盡管跟我說,跟聯盟說。隻要咱們團結一心,別說糧草問題,就算是金兵再派幾萬人來,咱們也能擋住!”
    張毅重重點頭,轉身離開議事堂,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不少。趙玥看著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桌上的糧草賬簿,心中漸漸踏實。她知道,聯盟的根基,不僅在於打勝仗,更在於處理好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 —— 是每一粒糧食的公平分配,是每一次戰功的如實記錄,是每一個首領的相互理解,這些才是聯盟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
    當天下午,各支義軍的糧草陸續被運走。趙玥和周峰一起,在糧倉外看著士兵們搬運糧草,心中滿是感慨。她想起三個月前,護宋軍還在為一頓飽飯發愁,如今卻能帶領聯盟,公平分配八百石糧草,這不僅是護宋軍的成長,更是聯盟的成長。
    “殿下,您看,百姓們又來送糧食了。” 周峰指著遠處的小路,隻見一群百姓推著小車,車上裝滿了大米和紅薯,正朝著糧倉的方向走來。
    趙玥笑著迎上去,為首的正是青溪鎮的裏正。裏正看到趙玥,立刻笑著說道:“殿下,這是鎮上百姓們湊的五十石糧食,雖然不多,也是咱們的一點心意。聽說聯盟要給弟兄們發糧草,俺們也想幫襯一把,讓弟兄們能吃飽飯,好打金兵!”
    趙玥接過裏正遞來的糧食清單,眼眶微微發熱。她知道,聯盟能有今天的局麵,不僅是因為五支義軍的團結,更因為有千千萬萬支持他們的百姓。這些百姓,才是聯盟最堅實的後盾,是他們能在江南站穩腳跟的根本。
    夕陽西下,糧倉外的百姓漸漸散去,士兵們也完成了糧草的搬運。趙玥獨自站在糧倉前,看著鎖在倉門的五把鑰匙,心中充滿了堅定。她知道,聯盟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 可能是糧草分配的矛盾,可能是戰術調度的分歧,也可能是金兵的大規模進攻。但隻要他們能守住 “公平” 二字,能團結一心,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打不贏的仗。
    夜深人靜時,趙玥坐在議事堂內,翻開父皇的遺詔。昏黃的燈光下,“以百姓為念,以義軍為援” 幾個字格外醒目。她輕輕撫摸著遺詔,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後,聯盟已經度過了第一次危機。女兒一定會帶領聯盟,守住江南,趕走金兵,完成您的遺願,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每一寸山河之上。”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灑在議事堂內,也灑在桌上的糧草賬簿上。趙玥知道,未來的路依舊漫長,依舊充滿挑戰,但她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帶領聯盟走向勝利,走向大宋複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