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芬特島最終篇:真相與回程
字數:6090 加入書籤
清冷的月光如同水銀般傾瀉在海灘上,將細軟的沙粒染成一片朦朧的銀白。篝火依舊在寧靜地燃燒,橘紅色的火焰跳躍著,驅散著海風的微涼,也在一老一少兩個身影上投下溫暖而搖曳的光暈。
老者雙手搭在膝前,平靜地看著麵前的芙,輕聲講述著天空族的興衰,以及他們一直期待著的——曆史的真相。
......
天空族與燧鐵族的戰爭,還要從那次沐雨典禮開始。所謂“沐雨典禮”,即是為新生兒的誕生所準備的歡慶典禮。天空族雖然長壽,但繁育能力卻十分低下,孕期也比其他種族要長很多。所以天空族的人民對於這一典禮十分注重,對於新生的矮精靈也倍感嗬護。
“而芙,你正是那次典禮的主角...”老者操著早已變形的天空族語言緩緩開口,雙手輕輕摩挲著手中的魚竿。
“我?”芙微微一怔,同樣用著混雜著地域通用語的天空族語言開口,“我對沐雨典禮的認識...全都是從跟在身上的卷軸得來的,其他的...我不記得...”
“因為在大陷落之前,你也才不到二十歲。”老者輕笑著擺了擺手,“對於我們天空族,還是個嬰兒呢。”
“所以...典禮當時的情況到底是什麽?”芙疑惑地發問,“我們...真的殺死了燧鐵族的使者?”
“...他們的使者強行闖入了我們神聖的沐雨典禮,要求天空族給予他們足夠的資源與土地。”老者沒有回答芙的疑問,隻是緩緩陳述著曆史。
天空族的族民對此萬分憤怒,他們強烈要求來自燧鐵族的使者離開宴會,否則不僅不會答應他們提出的請求,還會收回過去提供給他們的礦洞開采權。
但麵對民眾們的要求,燧鐵族的使者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將矛頭轉向“收回開采權”,對天空族進行了抨擊。
於是,忍無可忍的天空族展開了對燧鐵族使者的反擊。幾個正值壯年的天空族人民主動請纓,合力將使者誘騙至後台準備的簡單牢房中。
“因為典禮不能中斷...這可是我們種族最為神聖的節日!”老者說罷,笑著拉起衣袖,露出一塊黑色的疤痕,“我當時就是第一個衝上去把它控製的人!哈哈哈!”
“是麽...”芙露出一絲輕笑,隨即話鋒一轉,對上老者的視線,“那使者最後是怎麽死的?”
“服毒自殺。”老者淡淡地開口。
使者在牢籠中服毒自殺後,天空族立刻對此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也很快得出,使者在典禮進行時,偷走了一株將用於裝飾的紫羅蘭。這種紫羅蘭顏色更鮮豔,花瓣更多樣,香味也比普通的更濃鬱,但同時,它具備著普通紫羅蘭沒有的性質——劇毒。
天空族很快便將使者死去的真相告知了燧鐵族的上層人員,並且割讓了一部分土地進行了賠償,但卻收回了他們的礦洞開采權。
“於是...戰爭就開始了?”芙看著老者,緩聲開口道。
“沒錯...燧鐵族的高層對現實進行了篡改,讓他們的民眾認為——我們殺死了使者,並且無理的回收了礦脈。”老者微微頷首,回答道。
“那...影族呢?”火光在芙的眼瞳中微微閃爍,“燧鐵族發明了奇怪的儀器迫害他們,對麽?”
“沒錯...一種恐怖的、能夠控製強大影族的儀器。”老者的聲音微微顫抖,過去的記憶依舊能讓他感受到深深的恐懼。他沉默片刻,才緩緩補充上:“但這也同樣是結束戰爭的最終兵器。”
“最終兵器...”芙眉頭微蹙,搭在膝蓋上的雙手攥緊成拳,緩緩開口,“這是什麽意思...?”
“影族的首領,麵對燧鐵族的宴會邀約,選擇帶著他最信任的一批子民欣然赴約。但那是一個陷阱......”老者輕眯雙眼,聲音帶著深切的諷刺和悲哀,“那場華麗的宴席,每一道珍饈美酒中...都浸透了特質的毒藥——一種強效催眠劑。”
“而等待他們的,是燧鐵族提前準備好的牢房。”老者平靜地敘述著,“燧鐵族的‘學者’...那些披著研究外衣的屠夫,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解剖、分析...然後,是改造。”
“這種改造...”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厭惡,“徹底扭曲了他們的本質。自我被抹殺,意識被狂暴的能量蠶食。被改造的影族...徹底變成了一隻隻剩下殺戮本能、不知疼痛、不懼死亡的...扭曲怪物。他們的形態變得猙獰可怖,力量被強行增幅放大,卻完全失控,隻為破壞而存在。”
“而當所有人...包括我們天空族,最終意識到燧鐵族做了什麽的時候...一切都太遲了。我們的領土被占領,企圖反抗的族人被殺害,就連...那些僥未被改造、試圖喚醒或阻止它們的同族影族...都被他們毫不猶豫地撕裂。”
“在那些不死怪物的協助下,燧鐵族幾乎踏平了整座島嶼。他們攫取了絕大部分的領土,豐富的礦脈。”老者聲音略顯沉重,“而我們為了活下去,隻能躲進暗無天日的洞窟之中祈求那一絲的生存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他們從來沒有停止對天空族以及其他種族的迫害,很快洞窟之中也不再安全——燧鐵族想要進一步開發火山,以及......”
“徹底鏟除對他們野心有威脅的事物——包括躲藏起來的天空族殘部,包括那些僥幸逃脫改造、試圖反抗的影族。”
篝火的光芒在他眼中跳動,映照出那段至暗歲月裏僅存的一線微光:“洞窟不再安全,我們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與縮減。名為死亡的蠕蟲正在一點點地蠶食著我們的意誌與藏身的縫隙。”
“而在我們幾乎快要放棄希望之時,那些同樣在掙紮著求生的影族找到了我們。他們給天空族血脈的延續,提供了最後的一線生機。”
芙聽著他的話語呼吸一滯,青色的雙眸緊緊地盯著老者。影族?是影族救了我們...?
“不用懷疑...事實就是如此。”老者似乎看透了芙的心思,緩聲開口,“那些最早陷入滅族危機,卻依舊幸存的影族,一直在暗地中準備著逃離的計劃。”
“他們積累了很多很多年,找到了一條理論上可行的、能避開燧鐵族海上封鎖的隱秘航道,並耗盡心力修複了一艘勉強能用的舊船。”
“他們...願意援助我們?!”芙身軀一顫,難以置信地叫道。
“這並非無償,而且也不是針對天空族的整個殘部,孩子。”老者緩聲開口,“我們為其提供了在航行中足夠生存的資源,為了取得那唯一的、延續天空族血脈的機會——帶走一個人...一個孩子。一個承載著天空族最後純淨血脈、代表著我們未來唯一可能性的...幼童。”
芙聽到這句話時,感受到來自內心深處的某塊柔軟的區域,被猛地攥緊。她似乎預料到了什麽,嬌小的身體開始止不住地顫抖。
“那個被選中的人...天空族群殘部中唯一的孩子,正是你...”
“芙。”
轟然一聲,芙感受到整個世界都在天旋地轉。眼前的篝火也不再清晰,變得模糊不清。從遠處的海浪、到眼底燃燒得劈啪作響的火堆,這些種種雜音全被過濾而出。內心的所有疑惑與不解、痛苦與迷茫在此刻全部煙消雲散。
“所以...我帶在身上的卷軸...”芙為雙唇微微打顫。
“是我們天空族最後的遺產。”老者輕輕閉上雙眼,沙啞的嗓音略顯哽咽,“是...交托給你的...血脈與文明的憑證。我們...將一切能壓縮的知識,關於語言、曆史、魔法...全部刻錄在那些小小的卷軸裏。希望你能在安全的地方...記住你來自何方,記住我們是誰...無論那真相多麽不堪。”
“...大部分的卷軸,都在我流浪的時候...”芙微微垂眸,帶著哭腔地小聲低語。
“遺失並不可怕...”老者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搭在芙低垂的頭頂,“可怕的...是徹底的遺忘。”
溫熱的眼淚再次無聲地滑落,滴入身下微涼的沙粒,洇開小小的深色印記。“我...不會忘的...”芙的聲音低啞,卻透露著堅決,“永遠...都不會忘記...”
......
不知過了多久,篝火的餘燼早已冷卻,隻剩下幾縷倔強的白煙,在微涼的空氣中嫋嫋飄散,最終融入淡青色的天幕。月光悄然褪去,天際的雲層被初升的朝陽撕開一道金紅色的縫隙。
沉重的真相已然揭開,血脈的延續在晨光中靜靜呼吸。芬特島重新迎來了黎明,而承載著過去與未來的道路,也在這片被遺忘的海岸線上,悄然延伸向未知的遠方。
熄滅的火堆不遠處,一艘漁船正靜靜地停泊在海麵。澤塔等人來到老者的住處——坐落在樹林中的小木屋前。
“我要回去了...”芙看著站在木門前的老者,麵露一絲輕笑,“你要繼續待在這裏?”
“作為長命種的我們,一旦接受了故土,就很難做出改變。”老者笑著開口道,“這對你來說也是一樣的。”
“我明白...”芙微微點頭,回眸看向不遠處等待著自己的三人,臉上露出一絲輕笑,“那...是時候離開了呢!”
“嗯。”老者笑著點頭,用一種開玩笑般的語氣補充道:“可別忘了啊,我們高貴的天空族,最終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活下去。”
“嗯?”芙疑惑地看向他。
老者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抬起手指在空中輕晃:“作為長命種...時光漫長,旅途寂寞。合適的感情...可要牢牢抓住了。”
“唔...?!”芙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瞬間理解了老者的暗示。她下意識地順著老者的視線飛快地瞥了一眼澤塔,卻正好對上了他投來的目光。
“你這話什麽意思啊!臭老頭!”芙的臉頰和耳尖微微泛紅。她羞惱地大叫一聲,猛地背過身去。
然而,在背對著老者的瞬間,她的視線再次不自主地投向不遠處沙灘上等待著自己的身影,嘴角也不由得悄悄揚起。
“不過...那是肯定的...”
芙細弱的話語在海浪聲中淹沒,消散在清新的空氣之中。她衝老者豎起無名指,隨即快步來到海岸邊的三人身旁。
“小芙,終於續完舊了?”塞拉菲夢雙手抱胸,輕笑著開口。
“當然,而且...你們想要知道的‘真相’。”芙伸出食指,帶著一絲小小的得意,輕輕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可都在這裏麵。”
“哦?那我們的回程之旅可就沒那麽無聊了呢!”塞拉菲夢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轉身朝著漁船的方向邁開腳步。而一旁的瑟拉見狀,跟芙簡單的聊了幾句便跟了上去。
“呼...完美完成任務了呢。”澤塔回眸對上芙的目光,臉上帶著笑意。
“嗯哼~”芙用力地點點頭,臉上洋溢著一種卸下重擔後的輕鬆。她忽然伸出小手,無比自然地牽住了澤塔的手。
“我們快走吧——”她不等澤塔反應,便牽著他,朝著漁船的方向小跑起來。
兩人的腳步踩在淺灘清澈的海水中,濺起層層晶瑩剔透的水花。奔跑的顛簸中,芙忽然回眸,對著被她牽著、臉上帶著一絲無奈又縱容笑意的澤塔,露出一絲燦爛的笑容:
“我還有很多事,想要跟你講呢!”
喜歡非自然研究所請大家收藏:()非自然研究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