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江家助力!團寵的專屬後盾
字數:2790 加入書籤
清晨的陽光剛漫過南鑼鼓巷的青磚黛瓦,蘇晚晚就被手機裏接連彈出的消息震醒。點開一看,全是江家眾人的關心——大哥江辰發來“抄襲維權律師函已備好,隨時可啟動”,二哥江嶼甩來一串品牌合作名單,三哥江燃直接表示“宣傳推廣包在我身上,熱搜管夠”。
她笑著回複“謝謝哥哥們”,剛放下手機,就聽見院子裏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推開門,江硯正站在晨光裏,手裏拎著兩個保溫桶,身後跟著拎著大包小包的張媽。“醒了?”江硯走上前,自然地幫她理了理額前的碎發,“張媽做了你愛吃的水晶蝦餃和養胃粥,快趁熱吃。”
張媽笑眯眯地把東西往屋裏搬,嘴裏不停念叨:“晚晚這孩子太拚了,昨天直播到那麽晚,肯定累壞了。”她打開一個精致的食盒,裏麵是剛燉好的燕窩,“這是特意給你燉的,補補身子,女孩子可不能熬夜太多。”
蘇晚晚心裏暖暖的,眼眶微微發熱。上一世她孤苦無依,從未感受過這樣的關懷。如今有江家眾人寵著,有江硯陪著,她仿佛擁有了全世界。
正吃著早餐,江老爺子的電話打了過來,聲音洪亮又親切:“晚晚啊,聽說有人欺負你?爺爺已經讓人把顧氏那小子的合作渠道封了一半,看他還敢不敢囂張!”
“爺爺,謝謝您,不過不用這麽麻煩的。”蘇晚晚連忙說道,她不想因為自己的事讓江家大動幹戈。
“這怎麽是麻煩?”江老爺子不讚同地說,“我們江家的孩子,絕不能受這種委屈!你安心籌備開業,剩下的事交給爺爺。”說完,便掛了電話。
江硯看著她無奈又感動的模樣,笑著解釋:“爺爺最疼你,知道你受了委屈,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不過你放心,我們有分寸,不會太過火。”
話音剛落,二哥江嶼的電話也打了過來,語氣帶著幾分炫耀:“晚晚,哥幫你談了幾個大合作,把顧氏原本定下的幾個流量代言都搶了過來,還聯係了幾個頂流明星幫你宣傳文創店開業。”
蘇晚晚連忙道謝,心裏充滿了感激。江家的助力如同及時雨,不僅幫她化解了抄襲風波的後續影響,還為文創店的開業增添了不少助力。
吃過早餐,江硯陪蘇晚晚去店鋪查看裝修進度。剛走到巷口,就看到不少粉絲拿著相機在店鋪門口打卡,嘴裏還念叨著:“這就是晚晚的文創店嗎?好有特色!”“開業一定要來支持!”
蘇晚晚沒想到自己的文創店還沒開業就有了這麽高的關注度,心裏既驚喜又感動。走進店鋪,裝修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木質展示架已經安裝完畢,牆上掛著京繡紋樣的裝飾畫,院子裏的花草也已經種好,整個店鋪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韻味。
“再過幾天就能完工了。”裝修負責人笑著說道,“江先生特意交代,所有材料都要用最好的,一定要達到蘇小姐的預期。”
蘇晚晚看向江硯,眼神裏滿是感激。江硯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隻要你喜歡就好。”
兩人在店鋪裏待了一上午,一起核對裝修細節,討論產品陳列。中午,江硯帶蘇晚晚去吃她愛吃的私房菜。吃飯時,蘇晚晚突然想起什麽,從包裏拿出一個小小的錦盒,遞給江硯:“給你的。”
江硯好奇地打開,裏麵是一枚用紫檀木雕刻的小令牌,上麵刻著他的名字,邊緣還鑲嵌著細小的京繡紋樣,精致又特別。“這是我親手做的,”蘇晚晚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謝謝你一直這麽照顧我。”
江硯拿著令牌,指尖輕輕摩挲著上麵的紋路,眼底滿是溫柔:“我很喜歡,會一直戴著。”他把令牌放進貼身的口袋裏,仿佛珍藏著世間最珍貴的寶貝。
下午,蘇晚晚去見了張老師,查看京繡產品的製作進度。張老師拿出已經做好的幾件京繡銀飾,銀飾上的纏枝蓮栩栩如生,針腳細膩,蘇晚晚看了愛不釋手。“剩下的我們會抓緊時間趕製,保證開業前全部完成。”張老師笑著說。
離開張老師的工作室,蘇晚晚接到了顧南枝的電話,電話裏傳來她興奮的聲音:“晚晚,我幫你扒到顧景琛的黑料了!他之前就有過抄襲其他設計師作品的前科,隻是被他用錢壓下去了。”
蘇晚晚心裏一喜,連忙讓顧南枝把證據發給她。有了這些證據,就算顧景琛再想耍手段,也無從下手。
回到江家別墅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別墅裏燈火通明,江家眾人都在等著她吃飯。餐桌上擺滿了她愛吃的菜,江老爺子不停地給她夾菜,叮囑她要多吃點。
飯桌上,江家兄長們輪流給她出主意,幫她規劃文創店的後續發展。大哥江辰建議她拓展線上渠道,二哥江嶼表示可以幫她對接國際資源,三哥江燃說要帶賽車圈的朋友來捧場,四哥江澈則承諾會幫她開發文創店的線上小程序。
蘇晚晚看著眼前熱熱鬧鬧的一家人,心裏充滿了幸福感。她知道,有江家這個強大的後盾,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她都能勇敢麵對。
夜深了,蘇晚晚躺在床上,想起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嘴角忍不住上揚。雖然開店的路上充滿了挑戰,但有這麽多人支持她,她充滿了信心。她相信,她的非遺文創店一定會越來越好。
而此刻,顧景琛的辦公室裏,他看著助理遞上來的報告,臉色陰沉得可怕。報告上寫著,他的合作渠道被封,流量代言被搶,甚至連之前的黑料都被扒了出來。“蘇晚晚,江硯,你們給我等著!”顧景琛一拳砸在辦公桌上,眼神裏滿是狠厲,“開業那天,我一定要讓你們付出代價!”
一場新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但蘇晚晚對此一無所知,她正沉浸在開業前的期待中,憧憬著屬於自己的非遺文創事業。
